分享

《唐诗鉴赏辞典》第二百四十七首《越中览古》(李白)

 高山仙人掌 2020-04-23

 【篇目】

 【作品介绍】

 【注释】

 【译文】

 【作者介绍】

 【赏析一~~赏析三

 【古风泊客一席谈】

  越中览古

     【盛唐·李白·七言绝句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乡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拼音版:

yuè wánɡ ɡōu jiàn pò wú ɡuī , yì shì huán xiānɡ jìn jǐn yī 。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乡尽锦衣。

ɡōnɡ nǚ rú huā mǎn chūn diàn , zhǐ jīn wéi yǒu zhè ɡū fēi 。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作品介绍]

《越中览古》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怀古之作。此诗首句点明题意,说明所怀古迹的具体内容;二、三两句分写战士还家、越王勾践还宫的情况;结句突然一转,说过去曾经存在过的一切如今所剩下的只是几只鹧鸪在飞。全诗通过昔时的繁盛和眼前的凄凉的对比,表现人事变化和盛衰无常的主题。

[注释]

⑴越中:指会稽,春秋时代越国曾建都于此。故址在今浙江省绍兴市。

⑵勾践破吴:春秋时期吴、越两国争霸。越王勾践于公元前494年,被吴王夫差打败,回到国内,卧薪尝胆,誓报此仇。公元前473年,他果然把吴国灭了。

⑶还家:一作“还乡”。锦衣:华丽的衣服。《史记·项羽本纪》:“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后来演化成“衣锦还乡”一语。

⑷春殿:宫殿。

⑸鹧鸪:鸟名。形似母鸡,头如鹑,胸有白圆点如珍珠,背毛有紫赤浪纹。叫声凄厉,音如“行不得也哥哥”。

  [译文]

越王勾践灭掉吴国后凯旋,六千义士都衣锦封官。

当初满殿的宫女如花似玉,而今只有鹧鸪飞落在断壁残垣。

  [作者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自称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西域碎叶(唐时属安西都护府,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少年即显露才华,吟诗作赋,博学广览,并好行侠。从25岁起离川,长期在各地漫游,对社会生活多所体验。公元742年(天宝元年)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唐玄宗所赏识,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视,又遭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公元744年(天宝三载),在洛阳与杜甫结交。安史之乱爆发后,他怀着平乱的志愿,于公元756年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因受永王争夺帝位失败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中途遇赦东还。晚年漂泊东南一带,卒于当涂(今属安徽)。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李白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赏析

此诗当是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年)李白游览越中(唐越州,治所在今浙江绍兴)时所作。作为一首怀古诗,所涉及的历史事件是春秋时期的吴越争霸。

整体赏析

这是一首怀古之作。诗歌不是历史小说,绝句又不同于长篇古诗,所以诗人只能选取这一历史事件中他感受得最深的某一部分来写。他选取的不是这场斗争的漫长过程中的某一片断,而是在吴败越胜,越王班师回国以后的两个镜头。

首句点明题意,说明所怀古迹的具体内容。在吴越兴亡史中,以越王“十年生聚”卧薪尝胆的事件最为著名。诗中却没有去追述这个为人热衷的题材,而是换了一个角度,以“归”统领全诗,来写灭吴后班师回朝的越王及其将士。接下一句是对回师那个欢悦气氛的描绘。诗中只抓住一点,写了战士的锦衣还故乡,可留给人们想象的却是一个浩大的,热闹非凡的场面:旌旗如林,锣鼓喧天,勾践置酒文台之上,大宴群臣,满脸得意而又显赫的光辉。举城到处可见受了赏赐,脱去铠甲,穿着锦衣的战士,二十年的耻辱,一朝终于洗净,胜利的欢欣与胜利的沉醉同时流露出来。一个“尽”字,便暗示了越王以后的生活图景。果然,王宫里开始回荡起歌功颂德的乐曲伴以柔曼的舞姿,越王左右美女如云,缤纷落绎,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二、三两句是诗人在越国历史画卷中有意摄取的两个镜头,浓缩了越国称霸一方后的繁盛、威风,其中更有深味可嚼。昔日,吴败越后,越王采纳大夫文种的建议,把苎萝山女子西施献于吴王,于是迷恋声色的吴王沉溺其中,不能自拔,终日轻歌曼舞,纵情享乐,对世仇越国不再防范,使得越军趁势攻入,最后亡国自尽。吴国灭亡的道理越王哪里不知,可他如今走的又是一条什么样的路呢?当年忍辱负重,卧薪尝胆,食不加肉,衣不纹饰,精励图治的英雄本色,随着良辰美景,江山在握都丢得干干净净了。那么这样的繁盛又会存在多久呢?至于越国的命运,诗人不去写了,一切道理已尽在不言之中,而是急转一笔,写了眼前的景色:几只鹧鸪在荒草蔓生的故都废墟上,旁若无人的飞来飞去,好不寂寞凄凉。这一句写人事的变化,盛衰的无常,以慨叹出之。过去的统治者莫不希望他们的富贵荣华是子孙万世之业,而诗篇却如实地指出了这种希望的破灭,这就是它的积极意义。

诗篇将昔时的繁盛和今日的凄凉,通过具体的景物,作了鲜明的对比,使读者感受特别深切。一般地说,直接描写某种环境,是比较难于突出的,而通过对比,则获致的效果往往能够大大地加强。所以,通过热闹的场面来描写凄凉,就更觉凄凉之可叹。如此诗前面所写过去的繁华与后面所写现在的冷落,对照极为强烈,前面写得愈着力,后面转得也就愈有力。为了充分地表达主题思想,诗人对这篇诗的艺术结构也作出了不同于一般七绝的安排。一般的七绝,转折点都安排在第三句里,而它的前三句却一气直下,直到第四句才突然转到反面,就显得格外有力量,有神采。这种写法,不是笔力雄健的诗人,是难以挥洒自如的。

李白另有一首怀古诗《苏台览古》。两首诗都是览古之作,主题相同,题材近似,但越中一首,着重在明写昔日之繁华,以四分之三的篇幅竭力渲染,而以结句写今日之荒凉抹杀之,转出主意。苏台一首则着重写今日之荒凉,以暗示昔日之繁华,以今古常新的自然景物来衬托变幻无常的人事,见出今昔盛衰之感,所以其表现手段又各自不同。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诗人变化多端的艺术技巧。

历史评价

《优古堂诗话》:唐窦巩有《南游感兴》诗:“伤心欲问当时事,惟见江流去不回。日暮东风春草绿,鹧鸪飞上越王台。”盖用李太白《览古》诗意也。

《唐诗绝句类选》:吊古诸作,大得风人之体。……《越中览古》诗,前三句赋昔日之豪华,末一句咏今之凄凉。大抵唐人吊古之作,多以今昔盛衰构意,而纵横变化,存乎体裁。

《唐诗广选》:今世反成怀古等题一套子矣(末句下)。

《唐诗训解》:敖子发曰:此与韩退之《游曲江寄白舍人》、元微之《刘阮天台》三诗,皆以落句转合,有抑扬,有开合。此格,唐诗中亦不多得。

《唐音审体》:三句直下,句转出,此格奇甚。

《古唐诗合解》:此“只今惟有”四字用在合句,各尽其妙。

《唐诗别裁》:三句说盛,一句说衰,其格独创。

《唐宋诗醇》:前《苏台览古》,通首言其萧索,而末一语兜转其盛;此首从盛时说起,而末句转人荒凉,此立格之异也。

《唐诗笺注》:《苏台览古》……是由今溯古也。此首从越王破吴说起。雄图伯业,奕奕声光,追出“鹧鸪”一句结局,是吊古伤今也。体局各异。古人炼局之法,于此可见。

《诗法易简录》:前三句极写其盛,末一句始用转笔以写其衰,格法奇矫。

《唐人万首绝句选评》:极力振宕一句,感叹怀古,转有余味。

《诗式》:首句冒,二句承,三句转,均言越王之豪王。而三句美女如花,且满春殿。后则寂无所见,惟有鹧鸪飞而已,所谓开与合相关也。而此首“只今惟有”四字,与前首用法大异。前用之于开,而此用之干合也。(品)悲壮。

《论文杂言》:杜公“蓬莱宫阙对南山”,六句开,两句合;太白“越王句践破吴归”,三句开,一句合,皆律绝中创调。

《诗境浅说续编》:咏句践平吴事,振笔疾书,其异于平铺直叙者,以真有古茂之致;且末句以“惟有”二字,力绾全篇,诗格尤高。前三句言平吴归后,越王固粉黛三千,宫花春满;战士亦功成解甲,昼锦荣归。曾几何时,而霸业烟消,所余者惟三两鹧鸪,飞鸣原野,与夕阳相映耳。

《李太白诗醇》:潘稼堂曰:上三句何等喧热,下一句何等悲感,但用“只今”二字一转,真有绘云汉而暖、绘北风而寒之事。

《唐人绝句精华》:两诗(指《越中览古》与《苏台览占》)皆吊古之作。前首从今月说到古宫人,后首从古宫人说到今鹧鸪,皆以见今昔盛衰不同,令人览之而生感慨、而荣华无常之戒即寓其中。

佚名

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大体和《苏台览古》相同,也同是李白在以湖北安陆为生活中心时漫游吴、越所作。但两首诗中,诗人怀古的审美意象和思想结 构各有不同,因之,艺术表现的手法也各有不同。这首诗中,李白是从古写 到今,从人事写到景物; 而《苏台览古》恰恰与此相反,是从当前的旧苑荒 台写到昔时的吴王宫殿,从柳色、菱歌写到历史兴废。

作为诗的开头的古事,是春秋后期有名的吴越之争。勾践曾遭吴国侵 略。后来刻苦自励,卧薪尝胆,发愤图强,志图恢复,终于报仇雪耻,灭了 吴国。说来两国间的关系和战争的源源本本,内容纷繁,可到了李白诗中,只 是锤炼成这样雄健浑凝、气象万千的两句: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 锦衣。”越军凯旋以后,勇敢的战士都脱了战袍,一起换上了因功受赏的锦 衣了。衣锦而兼还乡,这已经表现出越国胜利氛围的洋溢,更何况又加上一 个“尽”字,就更渲染出“义士”之多,功勋之大,实际也无异表现出越国 胜利的威风凛凛。

 越国的兴盛,写到这里,应该说是写足了。一般七绝诗的转折点多是安 排在第三句,按理说写到这里,就可以掉转笔锋,改写由兴而废了。可我们 这位脱略町畦、纵笔自如、不拘一格的浪漫主义诗人,偏偏不拘牵于常法,而 喜为突破。原来越国凯旋景象在诗人浮想中是如此:美丽如花的宫女在越王 宫殿里是那样轻盈曼妙地载歌载舞,殿中的欢乐气氛是那样春意盎然。宫女 如花,宫殿生春,越王的志得意满该又是如何呢?这样,最后的由盛转衰就 更显得水到渠成了。和吴宫一样,历史的大潮淘尽了越中的多少繁华! 过去 的欢欣、热闹,一切的美好气氛,包括复国的成功,凯旋的得意,征人还家 时的自豪,王宫里的喜气洋洋,终于都化为泡影。特别是统摄全诗的越王—— 这位吃大苦、报大仇、灭大敌、以“卧薪尝胆”传名后世的国王,这一个在 诗一开头就出台的人物形象,实际上成为了凄凉结尾的最主要的反衬。诚一 世之雄也,可现在呢,越王和他统属的一切都杳然无踪了,唯一能见到的只 是在“春殿”故址,还有鹧鸪鸟在飞翔。……

人们憧憬的某种事物幻灭了,代之而起的却是另一种事物,一时意想不 到的,同幻灭事物有某些内在联系从而有可能引起人们对幻灭事物更多的萦 念和缅想的,这就更富有诗情画意和味外之味,也就更引起人们对宇宙的变 化的哲理思考了,比如说,在刘禹锡笔下,煊赫异常的“王谢堂前”诚然连 断壁也已难寻,可眼前恰飞来了燕子,那也许是曾经在这些贵族人家梁上栖 身过的燕子吧。韦庄的《金陵图》诗中,六代豪华诚然如梦,但亲眼看过六 代豪华的台城柳色,不是还依旧烟笼于十里长堤之上吗?鹧鸪,燕子,杨柳, 是一组; 越王台,王、谢堂前,六朝,又是一组。这一对参照系,形成了 “存在”和“幻灭”的对比,并以眼前存在着的事物的萧瑟气氛,烘托出 “幻灭”的封建王朝曾经一味贪恋繁华而最后落得如梦如烟的空虚之感。

佚名

赏析

这是一首怀古之作,诗人选取了越王勾践报仇雪耻、凯旋之后君臣腐化的一段史实,抒发了时移世变、富贵难久的感慨,对那些被胜利冲昏头脑而骄奢淫逸起来的统治者提出警戒。

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三个特点。

一、通篇叙事写景,不着一字议论。

首句,直接叙事,写越王勾践灭吴而还。一个“破”字,概括了越国军队的威武无比、取胜神速。二、三两句分写战士还家、勾践还宫的情况。只“尽锦衣”三字,就将越王及其战士得意归来、充满了胜利者的喜悦和骄傲的神情烘托出来。“如花”,形容宫女非常漂亮、俊俏,“满宫殿”,极言美女之多。第一句虽未正面写越王,却通过对宫女的描写从侧面烘托了越王的骄奢淫逸。末一句,由以上遐想回到现实,写眼前所见实景。全诗虽未着一字议论,在形象生动的描述之中,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二、以乐写哀,形成对比,倍增其哀。

前三句着重渲染昔日的繁华,末句以今日的凄凉反衬,以乐写哀,今昔对比,愈增其哀。

三、在结构上,打破绝句定规,别具一格。

全诗一改绝句起承转合之定规,前三句一气直下,末句忽然转折,显得格外有力量,有神采。这种写法,在结构上独具匠心。

佚名


《越中览古》   [盛唐·李白·七绝]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 

越王勾践灭掉吴国归来,战士们都是衣锦还乡。

越中:指会稽,春秋时代越国曾建都于此。故址在今浙江省绍兴市。勾践破吴:春秋时期吴、越两国争霸。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践为吴王夫差所败,此后他卧薪尝胆20年,于公元前473年灭吴。还家:一作“还”。锦衣:华丽的衣服。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zhè)鸪(gū)飞。 

曾经满殿的宫女如花似玉,可惜如今只有几只鹧鸪在荒草蔓生的故都废墟上飞来飞去。

春殿:宫殿。鹧鸪:鸟名。

《越中览古》。此诗是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年)李白出蜀后,游览越中(唐越州,治所在今浙江绍兴)时所作的一首怀古诗。

春秋时代,吴越争霸,成为世仇。从公元前510年吴正式兴兵伐越起,到笠泽战役,于公元前478年(周敬王四十二年,吴王夫差十八年,越王勾践十八年),前后历经六年时间,越国彻底灭亡了吴国。而越国通过此次吞并吴国国力大增盛极一时,而越王勾践也成为了春秋最后一位霸主。卧薪尝胆、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等就是有关吴越争霸的成语。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越王勾践灭掉吴国归来,战士们都是衣锦还乡。

越中:指会稽,春秋时代越国曾建都于此。故址在今浙江省绍兴市。勾践破吴:春秋时期吴、越两国争霸。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践为吴王夫差所败,此后他卧薪尝胆20年,于公元前473年灭吴。锦衣:华丽的衣服。含有衣锦还乡之意。

首句不写吴越如何争霸,勾践如何卧薪尝胆击败吴国夫差,而是截取了勾践胜利返国的场面。想象得出当时越国举国上下一片欢腾的的场景。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曾经满殿的宫女如花似玉,可惜如今只有几只鹧鸪在荒草蔓生的故都废墟上飞来飞去。

春殿:宫殿。鹧鸪:鸟名。鹧鸪,产于我国南部,形似雌雉,体大如鸠。其鸣为'钩辀格磔',俗以为极似'行不得也哥哥',故古人常借其声以抒写逐客流人之情。

但尾句却是大诗人当时凭吊的场景。尽管越国勾践是春秋的一代霸主,但是时移世易,昔日繁华宫殿已是杂草丛生,鹧鸪乱飞了。卧薪尝胆的勾践也步了被他击败的骄蛮奢华的吴国夫差被灭国的后尘,由不得人不嗟叹。

《越中览古》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通过昔时的繁盛和眼前的凄凉的对比,表现时代更替和盛衰无常的主题。也对当时统治者提出了警醒。


点击辑期图标,畅游古诗文世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