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负能量的源头,有可能是你的父母!

 陈小姐的小房 2020-04-23

01

小时候只会哭,但不知道为什么会疼。

长大回想才知道,我们小时候竟然有那么多痛苦。

喜欢和大家聊天,所以,也经常会在公众号后台和你们互动,也会经常回复你们的留言。

难过的时候可以找我这个树洞和我聊一聊,我也一直有把微信放在后台的右下角,只要你想。

当然,收到大家的私信,成为你的树洞,是很幸运的。

有时候,我事情多,可能会回的慢一些,但是我都会回,因为我知道,有时候,别人无意的冷漠,可能就是压垮这个人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是前一阵子有盆友的留言。

事情是这样的,她是一个大二的学生,很想暑假去参加一些客栈义工或者夏令营的活动,于是她便报名了,但是还没有通过出结果,和父母提前讲了一下。

就这样,本来只是很开心的和父母交流自己最近的生活,到最后变成了交流互不理解的痛苦。

当我们和外人相处的时候,我们都知道一个很简单的道理。

对方说的事情,哪怕我们不懂,不理解,但是至少不能全盘否定,这样简单的道理,在最亲近的人之间,却不在了。

能感受的出来她是一个很温柔的女孩,但和父母的交流让她充满了无形的压迫和道不出来的无力感。

02

我当然明白她现在的心情,这种无力感,在我小时候,也常伴我左右。

我父亲在我小时候的印象里是一个爱抱怨的人。

至此我到现在,都极其厌恶,整天把抱怨放在嘴上的人,因为我看到有人在抱怨的话,就仿佛能把我拉到小时候被父亲抱怨责怪的黑暗日子里。

当然,他爱抱怨这和他小时候从小被宠到大的生长环境,还有成年人生活的压力离不开。

虽然有原因,但因此的影响不会因为事出有因,而改变走向。

因为其中一方的抱怨,使得父母经常会争吵,当然也会殃及到我。

抱怨让他们急躁,他们急躁时就会潜意识的责怪我,怎么又在玩,怎么不去学习,怎么不打扫卫生等等等等。

小时候不喜欢这种感觉,听到他们的争吵我是痛苦的,但我不知道怎么说。

直到,当我稍大一点,我和他们发生意见不和想要沟通的时候,他们是拒绝的。

他们会想,我都是为了你好,你这个孩子怎么不懂呢,这种一贯的自以为的偏爱,使的沟通无效。

他们觉的我是在对你好,你就得听我的,你只是个孩子,什么都不懂。

他们忽略的是,孩子可能早已经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且在面对,这个不断变化社会当中的新事物,往往比他们更敏感。

我养你这么大,你却在和我抬杠。

这也是我们时常能听到从老一辈父母口中会说到的话。

这是上一辈人传他们的老招数了。

当他们无力时,会用中国传统的孝道,用这种压迫,让我们无话可说,可越是这样,孩子的心里,只会越痛苦。

他们是爱我们的,我们深信不疑。

但是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这爱是畸形的。

这爱是用他们的缺点呈现的,并且用自身的缺点将这份爱展现的淋漓尽致。

并十分乐观的压迫到孩子身上,甚至还会觉得,为孩子好。

没有比这种乐观更糟糕的事情了。

03

家庭对我们的影响,远比我们想象的严重。

小时候身边人爱抱怨这件事对我的影响很大,我会潜意识远离爱抱怨的人。

当我自己有时候很累,抱怨了一句的时候,就会很嫌弃自己,以便来极其的克制自己,并且在前两年,特别容易烦躁。

更会因为他们时常的打压,训斥,小时候会有轻微社交恐惧,和自卑。

虽然现在已经好多了,但这件事确实在我心里会有阴影,看到烦躁的人就会想到那个充满抱怨和负能量压抑的童年。

虽然家庭对我们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我们和父母沟通起来也很困难。

但我总会想有没有什么是,是除了和父母争吵发泄之外,更好的解决办法。

其实我们之所以痛苦,是因为我们总想着去是不是可以改变他们。

可是父母他们的三观或者是性格,是他们一辈子的产物,根本不可能轻易被我们的几句话,或者几次争吵而改变。

我们也只能改变自己,去做一个内心强大的人。

不止如此,其实,

理性是抱怨和情绪很好宣泄口。

当发生一些事情,我们能够,理性的看待背后的原因,理性分析之后,了解他为什么会客观存在,了解之后,我们便不需要,再矛盾纠结自己。

比如父母和我们的观念不同,这是有时代背景,还有他们的生长环境,等等影响的。

所以并不只是他们的原因,说到底,他们也是不良观念的受害者。

也许父母他们小时候,也没有人教给他如何更好的去面对自己的情绪,他们只会也只能做到这样。

再或者因为他们那个时代,信息的不够发达,他们本身驾驭和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包括人际交往的能力本来就不高。

暴躁也许是因为成年人的生活里有太多想控制却无法控制的事情,所以他们也是因为心底有太多的委屈无法释放。

这让他们的内心充满了负能量,从而形成了只爱挑毛病的习惯,所以行成了对孩子的伤害。

他们自身也很难学会换位思考和理解别人,当我们作为孩子,去指责他们的时候,他们没有办法为我们着想,最后导致沟通失败。

我们想清楚这些原因,似乎就会对他们多一些宽容。

04

这几年,我发现他们更像孩子。

相比年轻人这些东西,他们可能不知道的有很多,所以在产生意见分歧和争吵的时候,他们就像孩子,这个时候,我确实会把他们当成老小孩,不会很认真的和他们吵。

他们会没事给我打电话,关心我,问,钱够不够花,最近有没有什么烦心事等等,偶尔还会说想我。

可能大家每个家庭,都会有不好的点影响着我们,我们会下意识的放大这些,但其实另一面的温柔也毫不会比这面少。

我们既然理所应当的接受家庭里的温暖,其实我们也该学学,如何接受和处理与家里之间的矛盾。

我相信大家都看到前一阵子男生和母亲生争吵后跳河的新闻。

希望大家能够面对我们自己的情绪,强大起来,我们再难过,绝对不要去做偏激的事情。

他们终归是爱我们的那个父母。

多点宽容,让自己,学着去用理性解决矛盾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