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杜甫想念李白写下一首诗《春日忆李白》,开篇就是千古名句,还诞生了一个成语

 qiangk4kzk8us4 2020-04-23

有人喜欢李白的浪漫潇洒,也有人喜欢杜甫的沉郁顿挫,关于两人谁是“诗坛一哥”的争论,千年来都没有定论。

虽然后世经常有人为这两位争吵不休,但是在杜甫的心中,李白一直是他的偶像。

李白比杜甫年长11岁,两人第一次在洛阳相遇时,李白已经是天下闻名懂得大诗人,而杜甫还是默默无闻的小青年。

后来两人在梁宋和齐鲁又见了两次面,游山玩水,炼丹求仙,此后再也没见过面。

尽管他们就见了三次面,相处的时间也不过几个月,但却让杜甫一生都难以忘怀。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每一首都是深情告白,千年来感动多少人。

公元747年,也就是在他们分别后的第三年,杜甫又一次想起了李白,写下一首诗,开篇就是千古名句,还诞生了一个成语。

这首诗名为《春日忆李白》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当时的唐玄宗为了招揽人来,下令让天下“通一艺者”到长安应试,杜甫怀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来到了长安,参加了这次考试。

可惜的是因为奸相李林甫的干预,所有应试的士子全都落榜了。

满腹才华的杜甫不甘心就这样放弃,不得不在高门权贵中游走,希望得到他们的帮助,即便如此,依然没有结果。

就这样,他在长安困守了整整10年。

在这10年里,他常常想起他的老大哥李白,这首《春日忆李白》就是写于这段时间,道尽了他对李白的思念和景仰,有情有义有水平,堪称千古绝唱。

诗歌首联便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杜甫对李白的推崇。

诗人连用“无敌”、“不群”两个词,毫无保留地写出了他对李白的景仰,在他心中李白的诗歌冠绝当代,无与伦比。

他在另一首《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也曾高度赞扬了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可见对于杜甫而言,李白就是那座不可逾越的高峰。

接着的颔联他连用两个人物,点出李白诗歌的风格特点,进一步深化他对李白的赞美。

在他看来,李白的诗歌既有庾信的清新之气,又有鲍照的飘逸之风。

庾信和鲍照是南北朝诗人,虽然我们如今看来这两人没啥名气,但是在李杜那个年代,鲍照和庾信还是很出名的。

后人常常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来评价李白的诗歌,而杜甫这里也强调了“清新”二字,可见他对李白也是知之甚深。

接下来的颈联两句表面写景,实际道尽了他对李白的深切怀念。

当时的他们一个在长安,独自对着春天的树木;一个在江东遥望着日暮薄云。

这两句拆开来看,并无特殊之处,写的不过是渭北和江东的风景。

但是合在一处,便有一种说不出的味道,他们天各一方,相见无日,连“春树”和“暮云”也染上了思念的色彩。

也许杜甫在长安望着树木想到了远方的李白;而李白看着天边的云卷云舒,也想到了杜甫。

这两句看似写景,实际是写两人的互相思念。

后来李商隐的“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用的也是这种手法,以“嵩云秦树”来寄托相思之意。

尾联的“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直抒胸臆,进一步突出了他对李白的思念之情。

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再相聚,像从前一样饮酒写诗呢?

“何时”这两个字将杜甫希望早日团聚的急切心情写到了极致,足见他是有多么想念李白。

可惜的是他们自从齐鲁一别后,再无交集。

全诗既写出了诗人对李白连绵不绝的景仰,也道尽了他对李白深厚无比的思念之情。

尤其是“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两句,融情于景,历来为人所称道。

后来还诞生了一个成语“春树暮云”,人们常用此来表达对远方朋友的思念。

读了杜甫这首诗,才明白原来思念也可以这么美。

注:本文转载自网络,不代表本平台立场,仅供读者参考,著作权属归原创者所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