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鸿寿(1768-1822),中国清代篆刻家。字子恭,号曼生、曼龚、曼公、恭寿、翼盦、胥溪渔隐、种榆仙吏、种榆仙客、夹谷亭长、老曼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曾任溧阳知县、江南海防同知。陈鸿寿于艺术涉猎广泛,而且造诣极高,工诗文、书画,善制宜兴紫砂壶,人称其壶为曼生壶。书法长于行、草、篆、隶诸体。篆刻师法秦汉玺印,旁涉丁敬、黄易等人,印文笔画方折,用刀大胆,自然随意,锋棱显露,古拙恣肆,苍茫浑厚。为西泠八家之一。有《种榆仙馆摹印》、《种榆仙馆印谱》行世,并著有《种榆仙馆诗集》、《桑连理馆集》。嘉庆二十一年为周春撰著的《佛尔雅》提写序跋。 度索山光醉月华,碧空无际染朝霞。东风得意乘消息,变作夭桃世上花。曼生。 酷热无可消遣,因写佳果盈筐,慰我所思。陈鸿寿。 月下海棠红更娇。曼生。 拟刘寀落花游鱼图。鸿寿。 暂易道家服,非无向日心。陈鸿寿。 略师冬心雪里芭蕉意。子恭。 梧桐直不甘凋谢,数叶迎风尚有声。散花滩农。 温日观与僧仲仁皆得法于花果,而变化处各有不同。曼道人。 一团茆草乱蓬蓬,蓦地烧天蓦地空。争似暖炉煨榾柮,漫腾腾地暖烘烘。满炉误书暖炉。陈鸿寿。 娇红媚紫。仿伍廷节。曼寿。 拟文待诏“两枝月露,满袖天香”图意。曼生。 嘉庆丁丑长夏,戏作于桑连理馆。钱唐陈鸿寿子恭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