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河与河南地名

 老刘tdrhg 2020-04-23

摘要:

黄河与河南地名有密切关系,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自然区域地名向行政区划的转变, 如三河地区;由于与黄河的地理位置关系、环境变化而得名的历史地名与现存地名;因为黄河的改道、决口等导致行政区治所的迁移与行政区划归属的变动。

关键词:黄河;河南地名;行政区划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对我国的历史、地理、文化与社会等各方面都有巨大的影响。如邹逸麟先生所言:“要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 就必须首先了解黄河流域的历史, 而要了解黄河流域的历史, 自然也就离不开黄河的历史。”河南作为黄河流域的重要省份, 在诸多方面都深受黄河的影响, 地名正是这种影响的浓缩反映。其影响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地名的来源

河在古代是黄河的专称, 河南之省名, 得自于大部分辖区位于黄河之南 。古代曾有九州之说, 《尚书·禹贡》中描述豫州是“荆河惟豫州 ”, 即黄河以南 、荆山以北的地方是豫州, 今天河南省的辖境大部分位于黄河以南, 简称 “豫 ”正是由此而来。

在地名学上,“河南”一词有一个从自然区域向行政区名的转变过程。古代依黄河的流向与相对位置, 将中原地区大致分为三河地区:河南、河内与河东,均为中国文明的重要发源地, “昔唐(夏 )人都河东, 殷人都河内, 周人都河南 。三河在天下之中, 若鼎足, 王者所更居也, ……土地小狭, 民人众。”其中河南、河内都在今河南境内。黄河过潼关后折而向东至荥阳附近,大致呈东西走向, 其南岸以洛阳中心的地域即被称为 “河南” 。秦代在这里置三川郡, 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 )更名河南郡。自此, “河南”长期是洛阳及其周围地区的行政区名。唐太宗贞观元年( 627年 ), 分全国置十道,玄宗开元年间分置十五道, 河南道均为其中之一, 辖境约相当于今河南、山东两省黄河以南、淮河以北的广大地区。元代至元五年( 1268年 ), 立河南行省, 二十八年( 1291年 )立河南江北行中书省, 管辖黄河以南 、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 治所在汴梁(开封 ) 。从此, “河南 ”一词在行政区划层面上扩大为省级行政区域。明初将黄河以北部分地区划入,大致形成今日河南省的范围。清因之不改, 直至今日, 仍为省级行政区名。与河南相应,古代黄河在荥阳以东, 折向东北流经天津附近入渤海, 今河南北部太行山以东的地域,枕山面河,四面似围,故称为河内。该地区春秋时属卫, 亦称西河,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所载 “子夏居西河教授 ”即是此地,今汤阴县东三十五里尚有西河村。汉代置河内郡,治所先在武陟, 后迁沁阳, “河内”也由自然区域地名成为行政地名。隋唐改怀州,元置怀庆路,明清为怀庆府。但河内县之名不变,常为县政区的治所。民国二年( 1913年 )改河内县为沁阳,从此河内成为历史名词。三河之外,还有 “河朔 ”之称, 泛指黄河以北地区, 《三国志 · 袁绍传》中描述袁绍: “振一郡之卒, 撮冀州之众, 威震河朔, 名重天下 。”在地域范围上与 “河内 ”有一定的重叠, 但要略大。

此外, 也有一些县级政区得名与黄河有关, 其中既有现存地名, 也有历史地名 。

(一 )现存地名

内黄。传说 “三皇五帝 ”中的颛顼、帝喾二帝曾在这一带活动。战国属魏地,当时称黄河以北为内, 以南为外, 有内黄 、外黄和小黄。关于这一组地名,于史有证。五代时李珽从朱温北征, “过内黄, 因侍立于行厩, (梁)太祖顾曰:`此何故名 内黄?'珽曰 :`河南有外黄、小黄, 故此有内黄 。' 又曰:`外黄、小黄在何处?'对曰:`秦有外黄都尉, 理外黄, 有故墉, 今在雍丘。小黄为高齐所废, 其故墉今在陈留。'”内黄自汉高祖九年(公元前198年)置县, 沿袭至今, 是一个千年古县, 而外黄、小黄早已在历史上频繁的行政区划变动中湮没。

浚县。历史时期黄河流经于此, 古名黎阳, 以黎国君臣寓居,县治南有黄河,故名。东汉应劭论其得名 :“黎山在其南, 河水经其东, 其山上碑云: 县取山之名, 取水之阳以为名 。”西汉高祖初年置黎阳县, 北宋政和五年(1115年 ), 升为浚州 。明洪武二年(1369年 ) 州降为县, 始称浚县。浚县也是河南省七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一座县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延津。位于黄河以北,春秋置廪延邑,以境内有虚廪堆延绵不断而得名。公元前242年以境内多棘,置酸枣县。北宋政和七年(1117年) , 以境内有黄河渡口改称延津县 。由于黄河的改道, 延津的位置从黄河南岸变为了黄河以北。孟津、孟县。两地隔河相望,均以古黄河渡口得名。《尚书·禹贡》注 :“孟为地名, 在孟置津(即渡口), 谓之孟津。”一名盟津, 传说商朝末年,周武王起兵伐纣, 渡过黄河时与八百诸侯会盟于此,故名。两地在历史时期还有过其他地名。孟津地区,秦置平阴县,三国魏置河阴县,唐代更为河清县, 金熙宗天眷三年(1140年 ), 改为孟津县,至今未变。今孟县之地,秦置河雍县。汉武置河阳县, 历代多因之。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年(1377年) 改州为县, 始称孟县 。1996年改称孟州市。

三门峡。黄河过潼关后折向东,切穿晋豫之间的山地,由于地质条件的差异, 河道中由鬼石和神石将河道分成三流,如同有三座门,依水流情况被称为 “人门 ”、“神门” 、“鬼门 ”, 三门峡由此得名,象征中华民族精神的中流砥柱也位于此地。自秦孝公十年(公元前390年)置陕县, 长期为县级政区不变。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 )改升陕州直隶州。随着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大坝的建设, 于1957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省辖地级市,1962年改为县级市,1986年1月又调整为地级市。其变化过程正反映了从自然地名向行政地名的转变 。

(二 )历史地名

河阳县。古人以山南水北为阳, 山北水南为阴 。在历史上, 曾因此设立过河阳与河阴两县。河阳位于黄河以北孟县境内,春秋时晋国有河阳邑,《春秋·僖公二十八年》云“天王狩于河阳 ”指的就是这里 。秦置河雍县, 汉改河阳县, 历代因之 。唐代大诗人杜甫《石壕吏》诗云 “急应河阳役, 犹得备晨炊 ”, 亦指此地。唐武宗会昌三年( 843年), 升为孟州, 明洪武十年(1377年 )降为孟县。自此河阳从行政地名中消失。

河阴县。唐开元二十二年(734 ), 为便利东南漕运, 在古汴河口修筑河阴仓, 并析汜水、武涉、荥泽三县地置河阴县。以县置于黄河之南而得名,其地在今荥阳市东北。五代、宋属河南府。治所屡有迁移,皆在今荥阳市东北一带。明洪武二年(1369年)由广武山北大峪口徙治广武山南黄店街(今广武镇 ), 属郑州。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 省入荥泽县。1913年复置河阴县, 1931年与荥泽合并为广武县, 1949年并入成皋县, 1954年入荥阳县。河清县 。黄河之名, 得于其水之浑浊,早在西汉时代就有“一石水、六斗泥”之说。现代科技测量黄河多年平均输沙量为16亿吨, 多年平均含沙量约35公斤/立方米, 其浑浊可想而知。黄河浑浊,几乎是人们的常识。古人曰, “俟河之清, 人寿几何 ”, “丹丘千年一烧, 黄河千年一清”, “黄河清, 圣人生”, 似乎黄河永无澄清的可能。然而值得关注的是, 历史上确实有数十次关于“河清”的记载。在一些特殊时期尤其是上中游地区长期干旱之时,支流来沙减少,黄河也会出现较为清澈的时候。这在古代社会被视为祥瑞,甚至对政治活动也会有影响。唐太宗贞观年间, 曾在今济源境内置河清县, “以县界黄河清, 因以为名。”后废。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 ), 为避讳改大基县为河清县。北宋年间迁治今孟津县城东北十五里,至今当地仍名河清村。北齐武成帝高湛曾以河清为年号,历时3年(562年—565年 ), 关于其原因,《北齐书 ·武成帝纪》载 :“乙巳,青州刺史上言, 今月庚寅河、济清。以河、济清, 改大宁二年为河清, 降罪人各有差。”直到今天, 河清海晏一词还用来形容天下太平 。

河平军。宋金时期, 黄河流经今卫辉地区, 多次泛滥造成灾害。故金代曾在此置有河平军, 其命名之意自然是希望河患平息 。可惜未能如意, 河平军治所还曾因河患而迁移过。《金史》记载:“卫州,下,河平军节度。明昌三年升为河平军节度, 治汲县, 以滑州为支郡。大定二十六年( 1186年)八月以避河患, 徙于共城。二十八年( 1188年 )复旧治。”

鸿沟。鸿沟是中国古代最早沟通黄河和淮河的人工运河。战国魏惠王十年(公元前360年 ) 开始兴建。它在今河南省荥阳北引黄河水, 东经过中牟入圃田泽, 经开封北而后折向南部, 经过尉氏东、太康西 、淮阳, 汇入淮河, 形成黄淮间的水运交通网。元代以后, 逐渐淤塞 。今荥阳县城西尚有鸿沟村,当是古鸿沟流经之处。鸿沟虽已经成为历史名词, 但却留下了深远的影响。秦末项羽与刘邦争夺天下, 曾以鸿沟为界, “ 项王乃与汉约, 中分天下, 割鸿沟以西者为汉, 鸿沟而东者为楚。” 成为流传至今的 “楚河汉界 ”, 直到今天, 人们还在使用 “判若鸿沟”一词。

二、行政区划的归属变动

历史上黄河以 “善淤、善决、善徙 ”著称,据文献资料记载,从先秦时期到解放前约三千年间, 黄河下游决口泛滥达1593次, 平均三年两次决口, 重要的改道26次。这些决口、改道中,有三分之二以上发生在河南境内。其影响的波及范围,大致在今京广铁路以东、淮河以北的广大地区 。由于古代建筑、交通等技术手段较为落后, 黄河是阻隔两岸的天堑, 也往往是行政区划的边界。因此, 黄河的决口、泛滥与改道, 除了给两岸地区带来深重的灾害,也往往导致该地区与黄河的相对位置的变化, 由此, 进而导致黄河沿岸地区政区的治所发生迁移,有时也会导致行政区划归属的变化。

(一 )治所的迁徙

清丰。唐代大历七年(772年)置县, 以县界有孝子张清丰门阙, 魏州田承嗣请为县名。治所在今县西北十八里, 宋代庆历年间迁至县南五里故城,嘉祐年间避黄河水患迁县西南十五里故城。南乐。西汉置乐昌县,西晋改为昌乐县, 后唐庄宗避祖李国昌之讳, 改为南乐。县治在今县治西谷村一带。北宋元丰四年(1081年), 县治迁今地。时黄河泛滥,南乐等县城在大河堤岸之内,形势危急,大臣李立之奏言:“北京南乐、馆陶、宗城 、魏县, 浅口、永济、延安镇, 瀛州景城镇,在大河两堤之间,乞相度迁于堤外。”北宋中后期, 河患频繁, 当时由此而迁移的治所政区数量不在少数。范县。西汉置,县治在今河南省范县张庄乡旧城村。明洪武十三年( 1380年)因黄河泛滥, 范县县城倾圮, 被迫从旧城迁往今山东莘县古城镇。之后由于河南、山东两省的行政区划变动与水利争端,1956年范县县城再由古城镇迁往今范县老城。

台前。西汉置寿良县, 东汉改寿张, 刘宋改东昌。因黄河泛滥,金代迁县治于县西竹口镇,明洪武元年(1368年)迁于梁山东,十三年(1380年), 复迁于王陵店, 后又迁于凤凰山北(今南台子 ) 。

长垣。战国魏地。秦置县, 在今县城东北三十五里, 隋置匡城县, 治司家 、坡, 金、泰和四年(1204年) 因黄河改道, 迁柳家 。明洪武二年(1369年), 因黄河水灾迁蒲城 (今县城)。

孟津。金改河阴为孟津, 县治从黄河北岸白坡镇迁至孟津渡。元代县城西移二里,在永安堤上,明嘉靖十七年(1538年)县治又向西移二十五里,迁孟津老城。这几次迁移均是由于黄河水患 。

孟县。汉置河阳县, 金世宗大定年间, 河冲河阳城, 州治向东北高区迁移, 新治称上孟州, 后故城修复迁回, 称下孟州 。元初迁治于上孟州, 即今孟州市区。

虞城。古虞国, 秦置县, 当时县城在今治西南三里。元、明、清时期黄河曾长期流经县境, 河患频繁, 明世宗嘉靖九年(1530 ), 因黄河水患移今治。以上所言是现存县城的迁移情况, 还有一些历史上存在、现已废弃的政区,治所也曾因为河患而迁移。

考城县。乾隆年间, 由于 “黄河漫堤, 城没于水。”乾隆四十七年( 1782年 )迁治, 志书中特别记载, 县治迁至 “黄河北岸张村集偏东高 埠宽阔处。”

荥泽县。康熙三十六年( 1697年 ), 由于 “黄河南侵, 逼近城垣”, 严重威胁到县城的安全。次年, 迁移县治。

仪封厅。由于黄河河道迁徙, 仪封厅也于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迁移治所。咸丰十年(1860年 ), 由于黄河改道北流, 仪封厅也被废, 并入兰考县。

(二)行政区划归属的变动

考城。考城县原本位于黄河北岸, 属归德府管辖,因来往交通不便, 乾隆四十八年( 1783年 ) 改属卫辉府。但万万没有想到的是, 咸丰五年(1855年), 黄河改道北流, 使得考城县在地理上回到黄河以南, 而卫辉府其余各县仍在河北。原本为了便利的行政区划,反而形成了新的地理阻隔。为此,又不得不于光绪元年(1875年), 将考城县重新改隶归德府。

原武、延津。两县都位于黄河以北,原属开封府管辖。雍正二年 (1724年 ), 原武改隶怀庆府, 延津改隶卫辉府。

阳武、封丘。与前述诸县的情况相类似, 乾隆四十八年( 1783年 ), 位于黄河以北, 原属开封府的阳武县改属怀庆府,封丘县改属卫辉府。只是后来的黄河改道没有改变后面这几个县的地理位置, 其行政区划归属关系也未再有变化。

以上简要论述了黄河对河南地名的影响。今天的黄河, 由于两岸堤防的不断修筑, 以及三门峡、小浪底等一系列水利工程的建成, 黄河已然安流六十余载, “今日长缨在手, 何时缚住苍龙”的愿望也已经实现;黄河上的各类桥梁、现代化的渡口也大大便利了两岸的交通。因此黄河对于沿岸地区的影响也大大减弱,由此引发的中高级地名变动与迁移现象也基本消失。但在黄河两岸堤防之内的滩区,由于河道的变迁不定,还会存在“落河村”这样的底层地名变动与迁移,黄河沿岸各级行政区对于滩地资源的争夺也日益激烈,黄河的影响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仍将继续存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