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锁骨骨折可以采用保守治疗方法,但是,任何一种治疗方法都不应该是一个“全有或全无”的方法,应着眼于患者情况的不同,提供个性化治疗。今天,就来了解一下锁骨骨折的相关治疗技巧。 锁骨骨折的治疗方案 非手术治疗包括使用前臂吊带。我们很少使用8字形绷带,因为其会造成患者的不适且缺乏有效的证据。 手术治疗通常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用钢板和螺钉或髓内针固定。外固定支架也有报道,但除特殊情况外,很少使用。手术治疗相对适应证见下表: 表1:锁骨骨折切开复位的相对适应证 钢板和螺钉固定 随着固定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预弯板在保持强度的同时,允许更高精确的贴附。然而,用3.5mm重建钢板引起并发症发生时有报道,这种钢板塑形较易,但对于维持复位可能太弱了。 为了既能精确贴附,又不减弱内固定力度,目前最常用的技术是上方放置钢板,但如果骨折形态允许,我们喜欢在前下方放置钢板,因为这样螺钉通道更安全,内固定激惹反应更少。 无论采用何种钢板放置技术,需要注意的是,必须保护骨膜,避免损伤锁骨下血管和肺部,而且应尽可能使用拉力螺钉固定。 锁骨骨折的切开复位内固定 ( Collinge等改良) 前下方钢板和螺钉固定
▲ 切口
▲ 钢板依照解剖形态塑形
▲ 螺钉向后向上 上方固定
▲ 锁骨骨折 ▲ 上部钢板固定 术后处理
髓内固定 锁骨骨折髓内钉固定已有50多年的历史,用过各种装置,包括Rockwood钉,点氏针、Küntscher钉和Rush钉。 ▲ 锁骨骨折 ▲ 髓内固定治疗 髓内固定的优势包括:皮肤切口小,骨膜剥离少,骨痂形成得相对稳定,但常见的并发症,如胸腔内迁移,螺钉断裂及损害锁骨下结构,限制了这种技术的使用。 有一项生物力学研究对3.5mm钢板和3.8mm或4.5mm髓内钉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钢板稳定结构在抵抗骨折移位方面更有优势。 使用带尾帽远端有螺纹的髓内钉固定 (Rockwood锁骨钉)
▲ 提起锁骨内侧端
▲ 钻通近端髓腔
▲ 用丝锥进行髓内腔攻丝
▲ 髓腔内攻丝
▲ 钻通远端髓腔
▲ 钻穿远端锁骨的后外侧皮质
▲ 髓内钉顶端切口
▲ 牵引髓内钉复位骨折块
▲ 髓内钉最终的置入位置 术后处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