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门集镇变迁史(家谱里的旧地名)

 秦王888 2020-04-23

海门集镇几经变迁,最终成为了现在的模样,然而他们的过往你是否全数知悉?以文字的形式,让我们去感受一下那些神秘感十足的曾经,也许你会对你从小生活的地方有更深的认识…

1海门镇

海门镇:清康熙末年,一茅姓人家在自家墙边设几张“踏子板”交易荤素菜,逐步形成集镇,人们称之为茅家镇。乾隆三十九年(1774),为海门厅署所在地。民国时期,为县政府所在地。有一横一竖两条主街道。民国23年后,以引线弄为界,东部为文成镇,西部为武成镇。民国35年合称文武示范镇。民国37年复称茅家镇。1965年改称海门镇。民国38年2月至2008年,为海门县(市)党委、政府所在地。茅家镇政府(公社)、海门镇政府机关驻地。

吴家镇:位于今开发区建南村,形成于清乾隆初年。集镇以吴姓为主,得名吴家镇。1976年,开挖海门河,集镇废弃。

富民镇:位于现开发区富三村,形成于清乾隆初年。因集镇所在地原称富民沙,得名富民镇。镇内有海宁寺,寺内有一棵200多年的银杏树,是当时长江航行标志。1958年,建东风居民点,关帝庙被拆,集镇废弃。

黄利生店:位于民生河西、通沙河南,形成于抗日战争时期。原为黄利生开设的路边小店。1957年至2000年3月为江滨乡政府驻地,后融入海门城区。

通源镇:位于今通源市场,形成于清乾隆初年。乾隆三十三年(1768),海门设厅时,初为厅署所在地。1994年后,融入海门城区。

大脚镇:位于现大脚河南,形成于清嘉庆初年,因大脚河得名大脚镇,1951年坍入长江。

搭连镇:位于今振帮村,形成于清光绪初年。因镇形酷似背小孩用的褡裢,故名褡裢镇,后称搭连镇。20世纪80年代,因紧靠新兴的北电灌站,集镇废弃。

上张家镇:位于大千市场北侧,形成于清光绪末年。镇上以张姓人家居多,得名张家镇。后因德胜镇也有张家镇,民间称其上张家镇。1975年在样板片建设中废弃。

圩角镇:形成于民国初年,因紧靠圩角港得名圩角镇,60年代初坍入长江。

大桥镇:形成于清康熙末年,位于青西河南中海村。当时,有一艘装满垦荒者的船只北上,翻沉于此,幸存者在此定居,以船形状建成此镇,初名船形镇,后更名大桥镇。2008年,集镇的古石街上,有3间清代厅堂建筑,旧式排门板,留存着古镇痕迹,列县级文物保护名录。

横沙镇:位于今沙东村,形成于民国初年。因江南横沙岛一批垦荒者到此定居、摆摊,故名横沙镇。1958年,圩角河开直,集镇搬迁至河东,形成新横沙镇。1958—1992年,为秀山乡政府(公社)机关驻地。2008年,集镇仍在。

史家镇:位于今高店村,形成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因“洽记”鱼行老板史小山得名史家镇。民国初年,张謇在此兴办实业,一度热闹。新中国成立初,江坍,集镇北迁2公里,形成新史家镇。2008年,新史家镇有5家小店、1个农贸集市。

北电灌站:位于今城兴村,1960年形成集镇,因北电灌站而得名。1960年8月至1992年,为新海乡政府(公社)机关驻地。2000年后,集镇融入海门城区。

还有陈三和桥、木棚镇等小集镇,形成来历无考。

2三和镇

上三和镇:位于三南公路、通海公路交会处。清乾隆年间(1736—1795),徐、杜、沈3家在此开店设铺渐成集镇,称三和镇。后因境内东部地区也有“三和镇”,遂改称上三和镇。1957—2008年,为三和镇(乡、公社)机关驻地。

小三和镇:位于上三和镇西500米处。抗日战争期间,当地人陆元高开办染布店和收花部,生意红火。后建起一座庙宇,取名陆家观音堂。每到出会之日,求神拜佛的人络绎不绝,其热闹如同上三和镇一般,故称小三和镇。20世纪50年代,染坊、花部停业,庙宇改建为红星民办初级小学,集镇废弃。

大兴镇:位于今大兴村,清乾隆年间(1736—1795)形成,该镇分别通向南通和牛洪港,车水马龙,十分兴旺,得名大兴镇。镇上有座东岳庙,农历三月廿八,庙会时,生意人云集,赶集、观热闹的有千人以上。2008年,该镇成为三和镇的交通枢纽。

宋季镇:位于今岸角村,形成于清乾隆末年,河东是季家小店,河西是宋家小店,取名宋季镇。民国35年(1946),国民党在宋季镇设乡公所。2008年,宋季镇有一家便民小店。

通海镇:位于今兄弟村,形成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因连接通州、海门,取名通海镇。街道由不规则石块铺成,两侧商行大小百余个,一度繁荣。2008年,碎石铺成的老街仍然完好,百年老镇的遗迹依然可见。

牛洪港镇:位于今三南村,清嘉庆年间(1796—1820)形成,因紧靠牛洪港,初名牛洪港镇。为方便港东港西行人来往,后在津口处建长桥,取名津桥,牛洪港镇更名津桥镇。民国23年(1934),江堤不断坍失,港口北移,津桥镇分成南镇、北镇。60年代,南镇居民迁往三江村,只留下北镇。2008年,北镇有商店、早市场、肉铺、药店等。

3天补镇

天补镇:相传清乾隆年间的一天,正在修筑的江堤被海浪冲开一个缺口,海潮冲向堤内。后来,缺口被一只烧盐大铁锅补住。人们见了,认为天意,视作“天补”。乾隆末年,形成集镇,取名天补镇。天补镇老街分东西街,东街成元宝形,称元宝街,西街较短,称为七寸街。1957—2008年,该镇为天补镇(乡、公社)机关驻地。1961—1987年为天补区机关驻地。

湾头镇:位于今补南村,形成于清乾隆末年。因紧靠通沙河湾头处,得名湾头镇。20世纪70年代,因交通条件改变集镇废弃。

桃源镇:位于今广丰村,形成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集镇形成时,周边有7座小砖窑,得名“窑头镇”。后窑业败落,周围农民栽种桃树,桃园连片,改名桃园镇,后又更名桃源镇。70年代,因区域经济发展演变集镇废弃。

兴隆镇:位于今光荣村,形成于清末民初。民国后期,集镇废弃。

顾大成镇:位于今新安村,形成于清嘉庆年间(1796—1820)。初期,崇明人顾大成在此开一爿杂货店,逐渐形成集镇,人们称之顾大成镇。60年代,因交通条件改变集镇废弃。

4三星镇

老三星镇:位于今镇南村。清乾隆年间(1736—1795),陈、杨、周三姓人家在此开店设摊,渐成集镇,初名“三姓镇”。清咸丰三年(1853),更名为三星镇,意为福、禄、寿三星高照。1957年至1975年3月,为三星乡(公社)机关驻地。2008年,该镇仍在。

新三星镇:位于浒通河北闸处。1975年,三星公社行政机关迁至该处,逐渐形成集镇,得名新三星镇。1975年4月至2008年,该镇为三星镇(公社、乡)行政机关驻地。

汇通镇:位于今益民村,建于清嘉庆年间(1796—1820),因横跨汇通河而得名。抗日战争期间,是新四军根据地。2008年老街仍在,有2个个体商店。

新镇:位于今林西村。清道光年间(1821—1850),有人在此开小店,渐成集镇,当地人称之为新镇。民国初年,镇上有染坊、油坊、药房及多家酒店。民国26年,开设薄荷油店。20世纪80年代,因区域经济发展演变集镇废弃。

蚌壳镇:位于今益民村,形成于清乾隆年间。镇上有两个相邻的商店,形似张开的蚌壳,取名蚌壳镇。民国初期废弃。

5德胜镇

德胜镇:位于今新凤村3组。20世纪80年代中期形成。1987—2008年,为德胜镇(乡)机关驻地。

坝头镇:位于今贤高村,形成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因紧靠圩角河的坝头,得名坝头镇。1958—1986年,为德胜乡(公社)机关驻地。2008年,镇上有一些商业店面。

磨框镇:位于今瑞祥村。形成于清乾隆中叶。因镇的形状像磨面用的磨框,得名磨框镇。1957—2000年,为瑞祥镇(乡、公社)机关驻地。2008年,有农贸市场、邮电、电信、用电站,4个超市、2个饭店和小商品一条街。

连元镇:位于今李彬村。形成于清乾隆中叶。紧靠连元沙河,得名连元镇。解放初,连元镇为连元乡、连元区机关所在地。2008年,还存有清末建成的石街、石牌楼和石桥,石牌楼即“双节坊”,为表彰婆媳俩终身守节而建。

朝阳镇:位于今银才村。形成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1954年,圩角河拓宽加深,朝阳镇大部分商店被拆迁。2008年,朝阳镇有商店和农贸集市。

双豆腐店:位于今新凤村。民国初年形成。因镇上有两家豆腐店而得名。2008年,有商店、生产资料门市、农贸市场、建材市场等。

定兴桥:位于今瑞北村。民国初年形成。因紧靠定兴桥而得名,当地人亦称海界河镇。2008年,有3个商店、1个豆腐摊和1张肉台。

下张家镇:位于今金锁村。形成于清末民初。因镇上开店的多数姓张,得名张家镇。后因海门镇也有张家镇,民间称其为上张家镇。此镇改称下张家镇。50年代,因交通条件改变逐渐衰落,90年代初废弃。

八字桥:位于今文俊村。民国初年形成。因紧靠斜横河上的两条八字形小桥而得名。2008年,镇上石街仍在,有商店、理发店、药店、午市等。

添旺镇:位于今瑞北村。清道光年间(1821—1850)形成。初期,有一个叫蔡存元的,学得一手好拳术,不畏强暴,保护百姓利益,人称“八天皇”。为纪念“八天皇”,老百姓把此镇称为“天皇镇”,后为避讳,改为“添旺镇”。80年代,因区域经济发展演变废弃。

还有麸皮镇(位于今文俊村)、复兴镇(位于今新凤村)、桃源镇(位于今平山村)等,均废弃。

6三厂镇

三厂镇:民国初年形成,因大生三厂得名三厂镇。1949年1月至2008年,为三厂镇(公社)机关驻地,1961—1987年为三厂区机关驻地。

泰兴镇:位于今为民村11组。清嘉庆初年形成。相传镇上石神庙建成后,江岸不坍,人民生活安泰,生意兴隆,遂将集镇定名为泰兴镇。1976年,因江坍搬至丰顺村18组。2008年,有农贸市场。

袁家河头镇:位于今新丰村12组。清嘉庆年间(1796—1820)形成。因一袁姓人家在河边开店而得名。1976年,因区域经济发展演变集镇废弃。

汤家镇 位于今鹤丰村33组。清乾隆年间(1736—1795)形成。因一汤姓人家在大新港(初称海洪港)河边开设小店而得名。清宣统元年(1909),中国现代著名诗人、翻译家卞之琳出生该镇。1958年3月至2000年4月,为汤家乡(公社)机关驻地。2008年,物业齐全,市场兴旺。

浒通镇:位于今汤西村33组南。清光绪年间(1875—1908)形成。因水路畅通得名浒通镇。1969年坍入长江。

崇海镇:位于汤西村2组南。清道光年间(1821—1850)形成。该镇与崇明隔江相对,取用崇明、海门两个地名首字为镇名。1950年,坍入长江。

倪家镇:位于今丁陆村26组,清同治年间(1862—1874)形成,因倪姓大地主出资建镇,得名倪家镇。抗日战争初期,为崇明县政府所在地。2008年,有粮油交易、理发、车辆维修等服务业。

虹桥镇:位于今中兴村1组南。清道光初年形成。因镇西有座似彩虹的拱桥得名虹桥镇。1951年坍入长江。

大洪镇:位于今大洪村13组。清嘉庆年间(1796—1820)形成。集镇形成时地处大洪沙得名大洪镇。2008年,有农贸市场1个。

骨殖甏镇:位于今大洪村20组南。清道光年间(1821—1950)形成。集镇形成时,袁氏兄弟将镇边乱坟场上歪斜的骨殖甏搬到一起埋入地下,人们称赞袁氏兄弟的义举,便将此地称为骨殖甏镇。1953年坍入长江。

中兴镇:位于今厂南村10组与镇西村17组交界处。清嘉庆年间(1796—1820)形成。是青龙港与三厂镇中间兴起的集镇,遂称中兴镇。1958年,因区域经济发展演变废弃。

长圈镇:位于今青龙港村28组南。清嘉庆年间(1796—1820)形成。因紧靠长圈港河得名长圈镇。1952年坍入长江。

邢家镇:位于今青龙港村南。清光绪年间(1875—1908)形成。因邢家埭而得名。1953年坍入长江。

老和尚店:位于今大洪村9组。民国8年(1919)形成。因徐和尚开的纸香蜡烛店而得名。民国27年废弃。

凉帽店(原称海星镇):位于今孝威村7组。清同治末年形成。因专营凉帽而得名。1958年建县化肥厂,凉帽店北移1.5公里。1983年,因区域经济发展演变废弃。

青龙港镇:位于今青龙港村。清嘉庆年间(1796—1820)形成。由于江坍多次北移至此。1984年7月至1992年11月,为青龙港镇政府驻地。2008年,仅有几个商店。

7常乐镇

常乐镇:形成于清雍正年间(1723—1735)。受江海变迁之苦的移民,祈望子孙后代长安乐业,遂取名为长乐镇。咸丰三年(1853),清末状元张謇出生于此。光绪二十年(1894),张謇赴京应考,中甲午恩科第一甲第一名(状元)。光绪二十九年(1903),建扶海宅(状元府)。1949年,长乐镇更名为常乐镇。1949年2月至2008年,该镇为常乐镇(乡、公社)机关驻地。

二匡镇:位于今培才村。形成于清雍正年间(1723—1735)。原称长安镇,后因镇西侧新开二匡河,以河为名,改称二匡镇,是海门早期共产党活动地之一。2008年,有1个农贸市场、6个小超市、2个农资门市部、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

山海镇:位于今常中村。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原是一个无名小镇。30年代初遭两次火灾后,取名“山海镇”,以示烧不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是新四军、民兵游击队活动地之一。1958年,因交通条件改变废弃。

长兴镇:位于青龙河上的长安桥头。形成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原称胡陆镇。清嘉庆年间(1796—1820),为祈求长久兴旺,更名长兴镇。1957—2000年,长兴镇为平山公社、乡行政机关驻地。2008年,有2条商业街。

常来镇:位于今常来村。形成于19世纪末期。50—60年代,是当地有名的交易场所。2008年,有1个综合市场和各类商铺30多个。

汇源镇:位于今文明村。形成于清嘉庆年间(1796—1820)。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是新四军、民兵游击队活动的根据地之一。50年代初,因交通条件改变废弃。

8麒麟镇

麒麟镇: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崇明富翁沈大成在东洪沙买田开荒,疏通港汊,开挖转河,引水入江,铸造1只独角神兽麒麟,镇治水妖,建房屋150余间,各地客商云集,逐渐形成集镇,取名麒麟镇。1949年2月至2008年,麒麟镇是新南区、麒麟区、麒麟镇(乡、公社)机关驻地。

草棚镇:位于今双河村、广南村交界处。清咸丰五年(1855),崇明人范达元在此建房3间,开设茶馆,人称长安镇。后镇上有酒店、商店、布店等,因房屋都是草屋,即改名草棚镇。民国31年(1942)后,草棚镇店铺拆搬殆尽,集镇废弃。

狮子镇:位于今麒北村。形成于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因镇西端有石狮子一对,遂称狮子镇。民国28年,狮子镇废弃。

长春镇:位于今长胜村。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集镇逐渐形成,定名长春镇。镇上有酒店、茶馆、中西药房、茶食店、花行、肉庄、客栈等,市面兴旺。1958年开挖海启河,全部拆除。

彭家仓:位于麒麟镇北1500米,是地主老宅。民国38年1月25日重建解放区海门县政府时,县治设在彭家仓,是年2月6日,县治迁往茅家镇。

头匡镇:位于今麒麟村。形成于民国初年。因紧靠头匡河得名头匡镇。解放初因交通条件改变废弃。

另有大悲殿、八匡河头等小集镇。

9悦来镇

南悦来镇:位于今悦南村。清乾隆年间(1736—1795),杨悦来在此开店经商,形成集镇,取名悦来镇。清咸丰元年(1851),改称南悦来镇。1956年,因交通条件改变废弃。

悦来镇:形成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杨悦来后人去北边3.5公里处开店,后形成集镇,取名北悦来镇。1956年,改称悦来镇。1957—2008年,悦来镇为悦来镇(乡、公社)机关驻地。1961—1987年为悦来区机关驻地。

锉刀镇:位于今悦合村。清同治、光绪年间(1862—1908)形成。形成初期,镇上一恶霸敲诈勒索,活像一把锉刀,人们称该镇为“锉刀镇”。解放前夕,该镇废弃。

十二匡镇:位于今悦南村。清乾隆年间(1736—1795)形成。紧靠十二匡河得名十二匡镇。兴盛于清末民初,解放战争期间为海南区机关驻地。1956年后,市面渐趋萧条废弃。

十匡镇:位于今信民村。形成于清同治年间(1862—1874)。解放初期,因交通条件改变废弃。

六匡镇:位于今安庄村。清咸丰三年(1853),开拓河道造田二十匡,该镇在第六匡,取名六匡镇。1957—1980年,为六匡乡(公社)机关驻地。1980年,乡机关迁至三条桥,该镇随之冷落。

三条桥:位于今安庄村。清同治年间(1862—1874),和尚施艮六在通沙河与四匡河交汇的十字河口连续建造三条石桥,因集镇依桥畔形成得名。1980年至2000年4月为六匡镇(公社、乡)机关驻地。2008年,该镇占地10公顷,有工厂、学校、自来水厂、医院、敬老院、集贸市场等。

扒网镇:位于今悦来、凤阳、松林3村交界处。形成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该镇形成初期,野外是一片白茫茫的茅柴花,当地人称该镇为“白茫镇”。后因其名不雅,以“白茫”的谐音改称“扒网”镇。民国27年废弃。

雁行桥:位于今松林村,形成于清咸丰年间(1851—1861)。因集镇紧靠雁行桥(该桥建成时,恰逢一行大雁飞过,人们称此桥为雁行桥)得名。20世纪50年代,因交通条件改变废弃。

10三阳镇

三阳镇:清乾隆中叶,扬州商人到该地设姚洪泰酒坊,宁波商人开大生堂药店,徽州商人办时亨烟纸杂货店。形成小集镇后,3大商家协商镇名,以“三”和向阳门第春常在的“阳”,组成“三阳”,定名三阳镇。革命战争年代,该镇为海启地区中心集镇,发生多次战斗。1957—2008年,该镇为三阳镇(乡、公社)机关驻地。

南星镇:位于今鲜行村。建于清咸丰年间(1851—1861)。抗日战争期间,为海中区主要游击根据地之一。解放战争时期市容萧条,解放后有所恢复。20世纪80年代逐渐缩小。2008年有几个小商店。

卷边桥镇:位于今普新村。清乾隆末年,大有港向北的青东河上有座大木桥,外来商船通过该桥都要捐税,船商说,通过该桥银圆要卷掉一个边,卷边桥由此得名。之后,卷边桥头形成集镇,称卷边桥镇。80年代后,集市逐步缩小。2008年有2个小商店。

合福镇:位于今同善村,建于清末,解放前夕废弃。

庙桥镇:位于今汉兴村,建于清末,因镇上有崇海寺、崇海桥得名庙桥镇。80年代后,市容逐步缩小。2008年,仅存几个店铺。

11临江镇

临江镇:位于灵甸镇北800米的通启公路两侧。20世纪70年代形成。1972—2008年,为临江镇(公社、乡)机关驻地。

灵甸镇:位于灵殿港。形成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因集镇北距牌位镇1.5公里,当地人把它比作灵位的殿堂,取名“灵殿镇”,后更名为灵甸镇(亦称老灵甸镇)。民国36年5月,人民武装攻打驻灵甸镇的国民党军队,歼敌520余人,得到华东军区首长嘉奖。1957—1971年,该镇为临江乡(公社)机关驻地。1974年7月,灵甸港船闸倒塌,该镇逐渐冷落。1990年废弃。

牌位镇:位于今介云村。清乾隆年间(1736—1795)形成。那时,家家把牌位放在家里,人们把集镇称为牌位镇。民国时期废弃。

汲浜镇:位于今阳应村。清乾隆年间(1736—1795)形成。建有300米长石街,早期有茶馆、酒店、布店、花行、豆腐作坊、铁店等。1990年,因交通条件改变废弃。

普济镇:位于今普济村。清代形成。当地人为感念普济寺和尚的善行,取名普济镇。普济镇街道弯曲,有150米石街,西街在海门地界,东街在启东地界。初期有茶馆、酒店、布店、杂货店等。50—70年代有供销社、粮站等。1985年,因交通条件改变废弃。

庙港镇:位于今介云村。清朝末年形成。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是客、货运送必经之镇。1990年,因区域经济发展演变废弃。

悦和镇:位于今希圣村与启东市交界处,已废。

12四甲镇

四甲镇: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余中场运盐新河经过疏浚,渐有居民傍河聚居。雍正年间(1723—1735),运盐新河四甲地段筑坝,称四甲坝。各地商人到此开店设铺,渐成集镇,四甲坝由此得名。在革命战争年代,是兵家必争之地。新中国成立后,四甲坝改称四甲镇。1957—2008年,为四甲镇(乡、公社)机关驻地。1961—1987年为四甲区机关驻地。

通源镇:位于四甲镇区东南角。形成于宋至和年间(1054—1056)。集镇地处通盐发源地,遂名通源镇。清代为缉私盐隘口之一。东街有东岳庙、东渐书院,西街有西岳庙,中街有望江楼,南街有布庄数爿。乾隆年间(1736—1795),四甲坝开始兴盛,通源镇日渐衰落。新中国成立后,融入四甲镇区。

四杨坝:位于今四杨村。清光绪三十年(1904),张謇与三兄张詧在四桥渡与唐家渡之间开河筑坝,设大咸官盐分栈,驻缉私营1个分队,缉拿私盐。后形成集镇,取名私盐坝。后因张謇在此栽插杨树4棵,遂更名为四杨坝。20世纪30至50年代,是县内主要物资中转、集散地之一。1970年6月,四甲套闸建成,四杨坝渐废。

八索镇:位于今八索村。形成于清咸丰年间(1851—1861)。民国初年设绅董办事处、警察支局。战争年代有过多次战斗。60年代后,因区域经济发展演变废弃。

合兴镇:位于今合兴村。清乾隆元年(1736),如皋富商祝某向陈家仓(合兴村8组)租用土地合资兴办乾元吉油坊,后形成集镇。为纪念合资兴办油坊,取名合兴镇。60年代,油坊迁移,集镇渐废。

二桥镇:位于今二桥村。形成于1957年。因靠近运盐河第二座桥,取名二桥镇。1957年至2000年3月,该镇为国强镇(乡、公社)机关驻地。2008年,有商业街、学校、卫生院和工业集中区。

余中街:位于今余合村。形成于元末明初。因隶属余中场,得名余中街。明正德九年(1514)至嘉靖二十四年(1545),是县治所在地。50年代,交通条件改变,余中街废弃。

四甲镇境内还有头桥镇(位于头桥村)、仙人镇(位于四杨村)、二甲镇新市场、丁坎坎(丕岩村),均废。

13货隆镇

货隆镇:位于通吕公路、掘青公路交会处,南距老货隆镇1.5公里。20世纪60年代,通吕河上架起一座公路大桥,称货隆桥。不久,南通地区商业局在此办起肉联厂,随后逐步形成集贸市场,后建起供销商业门市、饭店、旅社等。因靠近县第十六电灌车口,得名十六车口。90年代初,更名为新货隆镇。1992年12月至2008年,为货隆镇机关驻地。

老货隆镇:位于今货隆村西。形成于清乾隆末年。由挑货郎担的浙江人开店发展起来。抗日战争时期,镇上有一茶馆店是中共地下组织的情报站。60年代初,随着交通闭塞,集镇渐废。

新街:位于今新街村掘青公路西侧。形成于清光绪年间(1875—1908)。镇上以朱姓为多,得名朱姓镇。民国34年夏,中共地方武装在朱姓镇智袭日本侵略军饷车成功。3天后,盘踞在四甲镇的日本侵略军大批出动,到朱姓镇烧杀报复。镇上男人有的被杀,有的外逃,因此,人们称为寡妇镇,新中国成立后更名为新街。1957—1992年,是新建乡(公社)、货隆镇机关驻地。2008年,有1条商业街和3个工厂。

草蓬镇:位于今货隆村东。形成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街道两侧全是草房,取名草蓬镇。30年代是通东地区工农红军根据地。60年代初,随着交通闭塞集镇废弃。

石头镇:位于今货隆村中部。建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形成初期,有一“义贼”专门劫富济贫,人们把该镇称为“贼猴镇”,后因其名不雅,改为石头镇。30年代,有酒店、茶馆、百货店、肉铺、油坊、染坊等。1952年7月至1954年6月,该镇为新安区机关驻地。60年代初,随着交通闭塞,集镇渐废。

14王浩镇

岸头镇:形成于清光绪初年。因地处范公堤与沈公堤接头处,得名岸头镇。新中国成立后,岸头镇3次搬迁。1959年由原址东移百余米;1973年搬至通吕河北岸边;1996年北移至现镇区。1957年11月至2008年,该镇为王浩镇(乡、公社)机关驻地。

王灶河镇:位于今王灶河村。形成于清道光末年。因王灶河穿镇而过而得名。民国5年,王灶河镇设大达轮船码头,集镇十分热闹。20世纪30年代,该镇有20多位仁人志士走上革命道路。70年代起,因交通条件改变逐渐成为废镇。

15余东镇

余东镇:北宋太平兴国年间(976—984),该地盐业兴旺,苏、皖、浙、晋等地商贾相继到此开店经营,渐成集市。明洪武四年(1371),信国公汤和奉命在此建城。虽无城墙,但城河环绕,建有东西南北4个门楼(东门魁星楼,南门三义楼,西门火神楼,北门真武楼)。余东城总体格局形似凤凰,故又名凤城。清代,余东是淮南的一个盐业集散地,又是古通州的工商业重镇。革命战争年代,为通东战略要地,苏中四分区部队、地方武装与驻扎该镇的日伪军、国民党军队,进行过多次武装斗争。许多无名革命烈士长眠在该镇土地上,每年农历七月,当地人民都要举行仪式,悼念这些无名烈士。新中国成立后,古街、古庙、古井、古桥、小巷、民居等大都保存完整。2008年,为国家历史文化名镇。1957年11月—2008年,该镇是余东镇(乡、公社)机关驻地。

五里墩:北宋末年,成陆时形成的土墩,西距余东镇五里,故名五里墩,又称八角亭,有百货店、药店、酒店、茶馆、肉铺、染坊等。20世纪50—60年代,有城镇居民200多人,隶属余东镇启凤街居委会管辖。90年代,因区域经济发展演变渐废。

木桩港:位于今木桩港村。形成于北宋末年。因紧靠木桩港得名。曾有百货店、药店、理发店等。2008年,有集贸市场、工厂等。

16树勋镇

新河镇:位于今新河村,形成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因紧靠新河(通向海界的竖河)取名新河镇。1957年11月至2008年,为树勋镇(乡、公社)机关驻地。

凤凰桥镇:位于今凤凰村。清乾隆年间(1736—1795),翰林陈廉在海界河上造木桥,桥边建小店,渐成集镇。光绪二十八年(1902),陈廉后裔陈儒珩将木桥改为石桥,相传改石桥后凤凰在桥上栖息过,遂取名凤凰桥,集镇由此得名。1971年11月至1972年1月,开挖通启河,凤凰桥镇被拦腰截断,南北向街道改为东西向街道。2008年,有农贸市场、商业超市等。

土地堂:位于今和平村。清乾隆年间(1736—1795)形成,因紧靠土地堂得名。20世纪90年代后期,该镇向五泰公路西侧迁移,建起商业超市、农贸市场、商住楼。2008年,常住人口600多人。

富安镇:位于今新富村。清乾隆年间(1736—1795)形成。人们祈求富裕平安,取名富安镇。革命战争年代,发生过多次战斗。2008年,镇上有超市、各种店铺几十个,居民700多人。

癞疤镇:位于今启勇村。清咸丰年间(1851—1861),一麻脸婆在此开店经商,为人和善,人们称该店为癞疤店,后店铺逐渐增多形成集镇,得名癞疤镇。民国20年(1931),是中共启海县委所在地。1966年,因区域经济发展演变集镇废弃。

17包场镇

包场镇:清嘉庆年间(1796—1820),镇江人在此开设义记、颜记盐店,逐步形成集镇,始称盐包场,后更名包场镇,镇上有大、小店铺60余个。1957—2008年,该镇为包场镇(乡、公社)机关驻地。1961—1987年,为包场区机关驻地。

十甲街:位于今包场村。形成于清光绪年间(1875—1908)。因地处十甲墩称为十甲街。20世纪60年代末,废弃。

新余镇:位于今河塘村。民国23年,地主陆仁为、陆善元出资建房,卖给外来商人开店设铺,逐渐形成集镇,称为新余镇。1963—1964年,是新余公社机关驻地。1965年起,随着公社机关迁移,集镇渐废。

长兴工场:位于今幸福村(原长兴村)。50年代初,东兴农具厂在此设铁、木、竹器加工点,称长兴工场。至50年代末形成集镇。1965—1992年,是新余公社(乡)机关驻地。2008年,有农贸市场、超市等,设有市公交公司班车起讫站。

18正余镇

大岸桥镇:位于现镇区。清道光年间(1821—1850)形成。因紧靠大岸桥得名。1957—2008年,该镇为正余镇(乡、公社)机关驻地。

19万年镇

下三和镇:清嘉庆年间(1796—1820),沈三和由崇明迁此开店,称三和小店。后形成集镇,称三和镇,因县境西部有三和镇,根据西上、东下的习惯,称下三和镇。1957年11月至2008年,下三和镇为万年镇(乡、公社)机关驻地。

义兴镇:位于今廷奎村。清乾隆末年,浙江宁波人严建福到此开天和堂药店,对新来者给予接济、借贷、帮助,使店越开越多,逐渐形成集镇。当地人认为,集镇是靠义气兴隆起来的,遂取名义兴镇。2008年,义兴镇街长近100米。

虞家店:位于今中圩村。清嘉庆年间(1796—1820)形成。镇上商家以虞姓为主,得名虞家店镇。1958年,因交通条件改变开始萎缩,20世纪80年代废弃。

陈家镇:位于今百荣村。清末形成。镇内有一陈家宅,取名陈家镇。解放战争时期废弃。

庙角镇:位于今中圩村与小圩村交界处。清末形成。因靠近大庙,人们称之庙角镇。50年代,因交通条件改变废弃。

九房仓:清末,陈朝玉的第九房子孙在耀昌村地段建有中、东、西三个大宅院,号称九房仓。抗日战争期间,海门中学下校迁驻九房仓。抗日战争后,九房仓是中共海中区委驻地。2008年,遗址尚存。

20刘浩镇

六甲镇:成于宋代,古称吴陵。民国2年春,民国政府从头甲向西编十个甲,吴陵地处六甲,更名六甲镇。1957—2008年,六甲镇是六甲乡、刘浩乡(公社)、镇机关驻地。

江家镇:位于今林英村。形成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原名永兴镇,后更名为江家镇。民国28年,为省民众抗日自卫队独立第二支队驻地。是年,日本侵略军进犯海门,国民海门县政府迁此办公。民国29年11月,为县抗日民主政府所在地。1957—2000年,为江家乡(公社)、海洪乡机关驻地。2008年,江家镇商贸业仍较繁荣。

池鹏镇:位于今凤飞村。形成于清嘉庆年间(1796—1820)。原名池棚镇,解放时更名为池鹏镇。2008年,有农贸市场、超市等。

头甲镇:又称头甲海,位于今头甲村。清嘉庆年间(1796—1820)形成。20世纪90年代,建起两排商住楼。2008年,有农贸市场、商业店铺。

轧煞镇:位于今轧西村。形成于清嘉庆年间(1796—1820),原称圩忠镇。该镇东有池鹏镇,西有义兴镇,南有永兴镇(江家镇),小镇“轧”在其中,当地人戏称“轧刹镇”,此后便出了名。2008年,轧煞镇仍有菜市场。

拳头镇:位于今福良村与启东市交界处。形成于清嘉庆年间(1796—1820)。50年代,因区域经济发展演变废弃。

骑岸镇:位于今福良村。形成于清朝末年。50年代,因交通条件改变废弃。

二甲镇:位于今头甲村。清嘉庆年间(1796—1820)形成。有徐氏杂货店、毛富面店、茶馆店和肉铺。50年代,因交通条件改变废弃。

21东灶港镇

三门闸镇:新中国成立时,三门闸闸口有一家商店。20世纪50年代,闸口建成渔货市场,供销社、商店、饭店、旅馆等应运而生,渐成集镇,称三门闸镇。1958年10月至2000年3月,为东兴公社、乡机关驻地。

东灶港镇:80年代,东灶港附近形成集镇,称东灶港镇。2000年4月至2008年,该镇为东灶港镇、滨海新区机关驻地。

22海永镇

永隆镇:1970年,建永隆沙良种场部,后逐渐形成集镇,称永隆镇。1970年至1992年11月,为永隆沙良种场场部。1992年11月至2008年,为海永乡机关驻地。

时代车轮滚滚向前,上述的乡镇很多名字也已经没了。

2012年12月16日,海门市宣布《省政府关于调整海门市行政区划的批复》,海门行政区划将由原来的20个乡镇(其中镇19个、乡1个)缩减为3个街道、9个乡镇(其中镇8个、乡1个)。

也就是说,近一半的乡镇没了。

也许你出生的村落名字没有了,有的只是留在你脑海里的记忆。所以,关于这段历史我们要记录下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