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浦东新区总规发布,浦东离“卓越的全球城市”还有多远?

 莫神星能源环境 2020-04-23

《上海市浦东新区总体规划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7——2035)》(简称《规划》)草案公示结束。从《规划》中可以看出,浦东聚焦发展模式、发展能级、发展空间和发展品质等重点问题,实现从增量到存量、从速度到价值、从离散到协调、从粗放到精细的转变。本文就《规划》中公共服务设施部分,阐述浦东新区的展开方式。

2018年1月,《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对外发布,并对上海市的发展目标定位作出了明确指示——“卓越的全球城市,令人向往的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浦东新区是上海乃至全国的商业与金融中心,经济实力雄厚,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甚至超过部分省会城市,同时也是上海市人口最多的区域,拥有着近上海市1/4的人口。浦东新区的发展牵动着上海市整体的城市品质,承载着上海发展的核心目标。

依托《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的发展愿景,《规划》希冀到2035年,浦东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示范区,上海‘五个中心’的核心承载区,全球科技创新的策源地,世界级文化交流和旅游度假目的地,彰显卓越全球城市吸引力、创造力、竞争力的标杆区域。”科技和文化缺一不可。

城市是什么?虽然我们大致判断出一个区域是城市还是农村,却不能准确说出他们的定义。刘易斯·芒福德这样定义:城市是一个地理集合体、一种经济组织、一个制度进程、一做社会活动的剧场和集体创造的美学象征。城市与城市之间相互区别,是因为文化,塑造了城市的软实力,成为城市发展的内在引擎。

一、便捷、高品质的公共文化服务,浦东助力上海构建卓越全球城市

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区,浦东是变化的浦东,是发展的浦东。构建便捷、高品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积极应对城市发展和变化的时代要求。

《规划》中提到,浦东将“预留公共服务设施保障能力,高等级文化、医疗、教育、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及水、能源、环境保障、交通等基础设施,按照更大区域内人群的需求予以配置。建立定期评估及动态调控机制,按照常住人口调控目标,及时进行政策调控。”以此积极应对人口变化。

从人口来看,2017年末,浦东新区常住人口为552.84万人。其中,户籍人口总数为298.96万人,增加3.18万人,增长1.1%;户籍人口中,老年人口91.39万人,首次突破户籍人口总数的30%,老龄化态势凸显。《规划》中提出,到2035年,浦东新区人口将发展至558万左右,人才结构向高精尖化迈进。

总的来说,不论是从宏观的人口结构、中观的文化设施和场所,还是微观的市民个人文化需求,构建便捷、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浦东实现自身的发展目标定位,助力上海成为卓越全球城市的必要条件。

位于浦东新区上海世博园内的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

二、依托世界级城市标准,构建国际水准的高等级优质公共服务体系

近年来,东方明珠电视塔、上海科技馆、东方艺术中心、浦东图书馆等标志性文化设施先后投入使用,丰富了浦东市民的文化生活。基本建成覆盖区、街镇、居(村)的三级文化设施网络体系。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为浦东新区提供了强有力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保障。

但与伦敦、巴黎、东京等国际大都市相比,上海市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还有不足。据纽约、伦敦等世界级文化都市的发展经验可知,当下都市的公共中心功能已经发生变化,这也成为现代大都市功能更新演变的重要一环,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由单一商业功能向多元专业功能发展。它不再仅仅是为城市内部居民提供生活服务的职能空间,而且正由商务和金融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功能向商务和金融服务业,以及创意产业、旅游产业、文化产业等多种产业并进的经济多元化格局转变;同时,各类专业中心(如会展、信息)也不断地涌现和发展。

2. 成为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区域。随着国际大都市公共中心功能的发展演变,其所承担的作用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成为其面对外部竞争、确保自身主导地位的核心区域。

3. 成为引导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的核心地区。城市空间布局发展规律大致可以总结为“中心—副中心—多中心”网络格局。

《规划》中也体现出了这样的认识上的变化。如将文化设施定义为高等级公共服务设施,相应地,在空间上也将在主城区和多个副中心围绕文化创意、文化旅游等业态进行布局。《规划》中提出,形成“2条文化发展轴线、11个文化集聚区”的文化空间发展格局”,重点打造浦江东岸文化发展轴线和城市东西向文化发展轴线,建设陆家嘴、世博、前滩、花木-龙阳路、张江、金桥、国际旅游度假区、浦东枢纽、南汇新城国际未来城等文化集聚区。支持多方参与,积极鼓励社会主体参与建设各类文化设施。同时新增9处城市级文化设施,新增26处区级文化设施,并鼓励在主城区结合城市更新设置专业文化设施。

三、公共文化服务的扎根:基于社区场景,营造文化生活圈

如何向市民提供公共文化服务,通过什么样的路径能够提升市民公共文化服务的获得效率,这一直是考验政府治理能力的一大难题。2018年1月公示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中就提出以生活圈为单位组织社区生活,而《河北雄安新区总体规划纲要》中同样将不同层级的生活圈作为组织生活空间的重点。这不禁让我们思考,“圈”的概念是否将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答案。

浦东新区在《规划》中提出了“15分钟服务圈”的概念,即以社区为单位,以居(村)委为起点,按照“城市化地区”“城镇化拓展区”“远郊地区”的人口密度分类,结合现状交通路网,在15分钟慢行可达范围内,形成“5+3+X”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规划》提出:“至2035年,规划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文化、教育、体育、医疗、养老)15分钟步行可达率达100%。”其中,“5”是指配置教育、卫生、养老、文化及体育等社会事业5个领域、21项基本公共服务设施;“3”是指形成相关工作机制、标准和成熟的经验做法后,逐步统筹商业、公园绿地、交通设施等3个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领域的设施布局;“X”是鼓励各街镇结合自身区域特点,着眼于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适当配置特色公共服务设施(X) 。

基于浦东特点,《规划》提出了全面建设“家门口”服务站这一举措。浦东新区自2017年起,便探索把7大类147个民生服务项目下沉到居(村)委,通过以“家”为配置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中心,构建形成与全球城市核心区相匹配的“体系健全、便利优质、城乡一体、全民惠及”的公共服务体系。

15分钟服务圈的开展意味着这将极大程度上增强文化生活圈的营造,有利于差异化配置社区文化设施,加强配置社区图书馆、影剧院、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文化设施。正如规划中所提到的:“以社区服务圈为单位,每5-10万人配置1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鼓励各街镇根据人口特征和区位属性,以公共交通为支撑,差异化配置社区文化设施,引导产业社区型服务圈加强配置社区图书馆、影剧院等,城镇型服务圈加强配置社区图书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推动浦东新区的文化氛围营造迈进新阶段。

此外,在《规划》第十三章中,将历史文化保护在城市设计当中的作用单独作为一节来说明,突出体现了它与总体城市设计的关联性。雷宁格( Leighninger) 将城市公共空间中的文化遗产也定义为城市的文化基础设施,而城市设施当中的原生文化要素,也是城市历史文化的在地化彰显。《规划》中提到,要“充分挖掘和保护各类历史文化资源,创新完善保护制度和机制;强化对历史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继承和发扬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彰显浦东新区的历史发展脉络和地域文化特征,形成具有历史特色与时代特点的浦东文化精神。”

结语

在此次《规划》当中,浦东新区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建设呈现出诸多鲜明特点,这离不开政府的重视,也充分体现了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在政府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希望上海浦东在未来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建设中能够传递更多宝贵的经验和智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