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23,世界读书日,天下大同时

 昵称535749 2020-04-23

2020-04-23 16:44

华人号:华人国学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
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书籍承载的是知识,知识改变命运。 书籍承载的是思想,思想改变世界。 书籍承载的是文明,文明属于我们,是万丈光芒,也是千钧责任。
世界读书日全称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又称“世界图书日”,时间为每年公历4月23日。
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4月23日都是一个尤其值得铭记的日子。


1200年4月23日,中国思想家、文学家、教育家,理学圣人朱子(朱熹)逝世。
1452年4月23日,意大利画家达芬奇诞生。
1616年4月23日,西班牙作家 塞万提斯 、英国作家、戏剧家莎士比亚逝世。


1794年4月23日,中国思想家、文学家魏源诞生。
1858年4月23日,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诞生。
1946年4月23日,中国作家、教育家夏丏尊逝世。
……


1945年4月23日,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在陕西延安召开。
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在江苏泰县成立。
1956年4月23日,第一架国产喷气式歼击机试制成功。喷气式歼击机
1960年4月23日,中国第一艘万吨轮船下水。
……
科教兴国,礼义兴邦。科学与教育,道德与礼义的背后,是书籍,是思想,是智慧,是文化,是文明。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发出了"走向阅读社会"的号召,要求社会成员人人读书,让读书成为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1995年正式确定每年4月23日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设立目的是推动更多的人去阅读和写作,希望所有人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保护知识产权。


关于4.23世界读书日,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在西班牙,有一位美丽的公主被恶龙困于深山,4月23日,勇士乔治只身战胜恶龙,解救了公主,而公主回赠给乔治的礼物是一本书。从此书成为胆识和力量的象征,4月23日成为"圣乔治节"。节日期间,当地的居民有赠送玫瑰和图书给亲友的习俗。


以世界读书日为契机,希望散居在全球各地的人们:
无论你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你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作出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都能保护 知识产权


读书志趣有了,读什么书,怎么读书,这依然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无道则不德,无理则不礼。任何伟大的文学艺术,其核心都是精深的思想与道德。读片面的书,浅显的书,走马观花,浮光掠影,小不过调剂心情,打发时光,甚则是坏乱心智,误入歧途,误人子弟,贻害无穷。
非圣书,摒勿视。
读书,先经典以修道德,再文学以养性情,后礼乐以济浮生。


与好学者共读圣贤书,让经典生活化;携良善人同行万里路,让生活经典化。
坚持每天一点,深读国学经典,培养君子人格、淑女气质,构建书香门第、富贵之家,涵养民族精神,促进天下文明,世界和谐。

世界读书日,我们推荐您读《国学经典素讲丛书》。
一部《礼行天下》,堪称经典中的经典。编者从《论语》《大学》《中庸》《孟子》《道德经》《礼记》《荀子》《易经》《孙子兵法》《尚书》《诗经》《春秋》等十多部中华古圣先贤经典著作中,撷取精华章句进行译疏,按礼的概述、立志于道、言语艺术、思想境界、举止风度、朋友之道、饮食之礼、礼尚往来、孝道精神、教育思想、治国之道、诚实信用、观人之妙这十三个方面,系统阐释了中华经典中的“礼”,为读者展现了璀璨的中华文化中的人生大智慧与诗情画意,旨在使读者了解历史演变过程中,历经考验、沉淀下来的中华精神与文化精髓,并能与当代生活相融合,践行“经典生活化,生活经典化”。

世界读书日,我们推荐您听文儒书院千聊课程。
这里有系统的国学经典诵读、导读课程,这里有丰富的传统文化主题讲座。
拜圣贤为师,与经典为伴。阅读,遇见美丽的世界;深读,遇见优秀的自己。

世界读书日,福州市文儒书院山长,孔子第75世孙,我们的孔海钦老师还为大家特别准备了 “中国教育思想之《礼记·学记》” 专题讲座。    
课程直播初定4月23日20:00开始,您可以长按末尾图片识别二维码进入文儒书院千聊直播间,也可以在公众号菜单栏点击“线上课程”进入。
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我们不见不散哦~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全世界的人类,是经济的共同体,是政治的共同体,是文化的共同体,更是命运的共同体。
世界读书日,天下大同时。
愿你我一起努力,共饮思想文化之源头活水,同寻道德礼义之不朽真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