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国实力高出北魏一截,为何北魏能制服柔然,而金却降不住蒙古?

 思明居士 2020-04-23

“有魏始基代朔,廓平南夏,辟壤经世,咸以威武为业,文教之事,所未遑也。”这是《魏书》中对于孝文帝的评价。北魏从此以后欣欣向荣,在南北朝时期占据着一席之地。而柔然则是鲜卑别部,还经常南下劫掠北魏的粮草。

金国实力高出北魏一截,为何北魏能制服柔然,而金却降不住蒙古?

北魏因此腹背受敌,北面有柔然,南面有刘宋。“斩首五万级,降者万余人,戎马器械不可称计”。北魏九次出击,柔然开始“遣使纳贡”,北患从此杜绝。

(一)、北魏与金,两相对比

金国在全盛时期,其实力要远远高于北魏。不论是控制的领土面积,还是军事力量都要略胜一筹。它甚至直接击溃了中原王朝北宋,由此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而南宋偏安政权,在一定程度上也无法与金国抗衡。而就是这么一个强大的帝国,崩塌却在顷刻之间。

1. 蒙古自立,遂即崛起

《蒙古秘史》记载,铁木真统一蒙古高原各部,并且于斡难河源头召开誓师大会,宣布成立大蒙古国。也有人将它称之为,蒙古帝国。其版图横跨欧亚大陆,而铁木真本人也被欧洲人与阿提拉一起称为“上帝之鞭”。

因为女真人对蒙古各部的残暴统治,所以他们奋起反抗。蒙金战争长达二十四年之久,当然这期间蒙古在对金作战的同时,还不断的向西扩张领土。金国曾经一度打到居庸关,胡沙虎发动政变。从此金国放弃了北方地区,迁都开封。

蒙古骑兵于长城内外盘旋,杀戮了大量的金国士兵。木华黎父子,再次攻金,山东地界全部归于蒙古之手。随后窝阔台继位,决议亲征。制定了联宋灭金的政策,金哀宗自杀,而金末帝完颜承麟被杀。自此,盛极一时的金国彻底覆灭。

金国实力高出北魏一截,为何北魏能制服柔然,而金却降不住蒙古?

2. 魏金两国,皆有异同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北魏与金国,两个国家都是来自于白山黑水之间的关外。而且都曾经统治了中原地区,且旷日持久。他们面对的敌人,同样是来自蒙古高原。而柔然是鲜卑的支部,蒙古则原先归属于金国。

还有,就是都是在南北对立中生存的。北魏所处的南北朝时期,最强劲的敌人是刘宋。而金国的敌人,则是赵宋。在这方面金国还占有一定的优势,就是绍兴和议以后,赵构还承认了自己是金国的属臣,所以后世还戏谑的称之为“完颜构。”

柔然和蒙古,都是来自北方的敌人。柔然在崛起之时的实力,还要高于蒙古。但是北魏却能一鼓作气,打的柔然毫无还手之力。金国却节节败退,先是放弃了首都,而后又在铁蹄下逐步的割让或者放弃土地。

(二)、胜败得失,皆有缘由

在集权时代,统治者便是一个政权的核心。他的各种决策,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前线的战事。所以,具不不具备前瞻性还有影响力是对外作战问题能否取胜的关键。显然,在这方面北魏的君主,要比金国的君王有优势的多。

1. 君父策略,成功关键

金国实力高出北魏一截,为何北魏能制服柔然,而金却降不住蒙古?

蒙古崛起之时,金国早已不是那个“搜山检海捉赵构”的强权国家。此时其内部出现了纷乱,卫绍王完颜永济懦弱无能,但是总在金章宗面前装作一副老成持重的模样。而且他是过继之子,内部有许多人不服其统治。

而对抗柔然的北魏君主,则是拓跋焘。他心怀大志,坚信要“廓定四表,混一戎华”。所以,每每作战之时总是亲自上阵。而其本人在统治阶层,也非常有威望,“手下之人,竟无一不服者”。而他的继任者,更是鼎鼎有名的孝文帝拓跋元弘。

他们面对的敌人首脑也不相同,柔然的首领不过只是想侵扰边境,劫掠货物。但是成吉思汗却不一样,他不仅仅将目光放在了金国身上,还有中亚、西亚和欧洲以及整个西伯利亚高原。完颜永济比起拓跋焘,两人简直不在一个层次。

当时的北魏正处于国力上升期,而金国则正在国运下降期。金国的统治者没有决心,也没有勇气与蒙古决一死战。金宣宗继位后,将燕云十六州抛给了河北区域的九公管理。而且还命令仆散安贞与南宋交战,以获得存在感。

2. 魏同仇敌忾,金内忧外患

北魏鲜卑族进入中原以后,一直与汉人交好,不断的实行通婚政策想要融入进来。但是金国则不同,他们的残暴统治引发了辖区内各民族极大的不满。于是,在山东和河北地区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也就是红袄军。

金国实力高出北魏一截,为何北魏能制服柔然,而金却降不住蒙古?

红袄军起义,少则几万人,多则数十万人。这对于金国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北边有刚刚兴起的蒙古虎视眈眈,而南边则有南宋政权不断的窥探。现在其内部,又爆发了农民起义。虽然仆散安贞很快将其平定,但是对金国的国力的影响非常之大。

而且胡沙虎政变以后,金宣宗对于手下的武将也是十分的忌惮。所以,在军事行动方面处处掣肘。为了保持自己宗主国的形象,他还派了仆散安贞去攻打南宋。虽然南宋以战败告终,但是这却激起了他们反抗金国的强烈意愿。这也为后来的宋蒙联合抗金,埋下了伏笔。

反观北魏方面,则没有出现这种情况。拓跋焘凡是亲力亲为,领兵作战极大的鼓舞了士气。孝文帝继位以后,虽然不愿打仗但是“以有未宾之虏故也。今朕承太平之业,奈何无故动兵革乎”他积极地实行通婚政策。

“得民心者,得天下”。北魏没有分割开鲜卑与汉人的区别,也没有将自己本民族的地位故意抬高。但是金国却总是以奴隶主的形象自封,中原百姓自然不愿服从其统治。更何况,它实行的猛安谋克制度,导致士兵的战斗力极度下滑。正所谓“之所以忍受黑暗,是因为没见过光明”。

(三)、民族矛盾,不容小觑

柔然与鲜卑,同根同源基本上没有很大的矛盾。但是金国的民族政策,有悖人伦,蒙古与其有世仇。金国在蒙古高原各部,实行减丁政策。就是为了防止他们崛起,每年都会去各部族中杀死成年的男丁,以削弱其士兵来源。

而且,他们对蒙古也是颐指气使,认为这只是几个小的部落,并不会对自己构成威胁。

1. 相对重视与过分轻视

金国实力高出北魏一截,为何北魏能制服柔然,而金却降不住蒙古?

“蒙古如一掬沙,而金国则是汪洋大海”。这是卫绍王在位时,所说之言。从中可以看出,金国的统治者们并不认为蒙古各部会对自己构成威胁。所以,在战略战术方面,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而北魏则不同,虽然柔然只是侵扰边境,拓跋焘却高瞻远瞩。正所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他决心不能再继续忍受腹背受敌之策,所以在安定好南方的战事,确保刘宋不会趁机发动攻击才御驾亲征,追至蒙古高原。

蒙古人反抗金国的意识是非常强烈的,他们将这种仇恨完美的与战斗力融合在一起。正所谓“不成功,则成仁”。他们想的是要为自己死去的亲人复仇,而且一旦失败则会死无葬身之地甚至亡国灭种。

正是这种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复仇精神,激励着他们在战场上奋勇杀敌。而金国内部则矛盾重重,大多数人不愿意服从卫绍王的统治。所以,不断地向蒙古军队投降。更何况,金国的迁都使所有人都对其失去了信心。

2.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北魏积极的实行民族融合的政策,所以北方的繁荣程度要远远高于南方。更何况,南方连年战乱虽然气吞万里如虎的刘裕灭掉了东晋,但是还有许多割据政权。所以,北魏的统治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算是众望所归。

更何况,鲜卑的人口基数要远远大于金国。而金国虽然要比蒙古强大的多,但是兵不在多,而在精。蒙古的轻重骑兵,都是精兵。金国的士兵,则大都以汉人为主。他们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同胞所受苦难,肯定也不会愿意继续为其抛头颅,洒热血。

金国实力高出北魏一截,为何北魏能制服柔然,而金却降不住蒙古?

金宣宗对于领兵的将领们充满着不信任,否则也不会有金版岳飞“仆散安贞”的事件。但是蒙古军中的大将云集,他们的怯薛军也是天下无敌。金国的将军们看到了安贞的下场以后,纷纷都对自己的未来产生担忧。

女真人的军队,在一开始也是以一当十。但是享受了中原的荣华富贵之后,人人都变得惜命。更何况,猛安谋克制度让他们全部变成了地主。谁也不愿意轻易放弃,自己好不容易才得来的财富。而北魏,则没有这种情况的出现。他们的君王每次都是冲锋在前,为其起到了很好的榜样,极大的鼓舞了士气。

结语:

北魏与金国的相似之处很多,但是归根结底还是金国的统治不得人心。自从靖康之变以后,很多中原人都对其非常不满。更何况它残暴的民族政策,也使得大多数百姓敢怒不敢言。再加上其统治者的执政能力非常有限,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对抗国运上升期的蒙古,在自然是难以匹敌。

参考文献:

《魏书》

《金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