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顺手买个万能险,挺合适

 新用户84259150 2020-04-23

 20191119  首发于公众号<无趣的Dora> 


“理财保险”三大神兽之
万能险
本文不评价香港保险及境外保险哦





晚上好,我是Dora。按原定计划执行,我们今天来说万能险。

万能险的运作机理相对复杂,今天文章不短,但是仍然不能面面俱到,谢谢大家的理解和耐心。

内容主要分为下面几个部分:

1、万能险的来源,从70年代美国说起
2、目前国内万能险形态与运作机理
3、选购指南:关注4个数字
4、使用指南:注意4个方面
5、总结

老规矩,着急的同学拉到最后看结论。不过,万能险的由来很有意思,我个人建议你从头看。




1、从70年代美国讲起

万能险最早出现在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

当时的形态是万能寿险,英文名字叫Universal Life。Universal这个词译为“普遍的、广泛适用的”,可以看出,它的诞生被寄予了厚望。

最普通的寿险是whole Life,也就是定额的终身寿险。交多少钱、买多少保额、一辈子都是如此,简单清晰——然而我们也知道,人的一生面临的场景丰富多了。

需求的保额,并非一成不变;而人的手头嘛,也是有松有紧。比如当代年轻人,过完双十一手头就紧一些,发完年终奖又原地复活……而生意人,由于有各种付款收款的账期,更是如此。

那么,能不能发明这样一种产品呢:

我可以自己调整保额,想要多少就调整到多少;交保费呢,也宽松一些,有钱时我就多交点,没钱时我就少交点,反正有钱我就交,你们保险公司自己扣就行——另外,我钱放在你们公司,你是不是要给我利息啊?

精算师说,满足你的需求。于是,万能寿险出现了。

比如说,还是一份终身寿,身故依然会赔。但是现在,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灵活调整。调整低了,保费是不是就低了?那多出来的保费,保险公司拿去帮你做投资。觉得保险公司投资效益好?你还可以追加保费——当然,要交一部分管理费。

又有灵活的保障,又能理财,还挺好的是不是?也许也是基于这样的原因,universal life引入国内时,翻译成了“万能险”。私以为,翻译成“万能”的人是个天才。

不过时至今日,国内的万能险和原始万能险差异已经很大了。



2、目前国内万能险形态与运作机理


我们顺着刚才的思路:

一笔保费交给保险公司,其实被分成了两部分:

保障部分  &  投资理财部分

当保费总量一定时,两者显然是此消彼长的关系:保障的多了、投资理财就少;反之,保障的少了,投资理财就多了。

我们推到极限,如果几乎没有保障的部分,是不是近似可以认为,完全是投资理财?

这就是目前市场上,万能险的状态:保障功能大幅下降,万能险更多地作为理财手段出现。

仍然以万能型寿险为例,下图截取自某产品责任:

黄色框内标出了身故保额

18周岁~41周岁,身故赔付160%已交保费;41~61周岁,赔付140%已交保费等等,杠杆并不高。不能说万能寿险没有保障责任,但保障力度确实有限。而你所交的更多的保费,会进入保险公司的投资账户累积生息、获得收益。

为了方便理解,我给大家做了一张万能险运营示意图。请把手机横过来:


这张图花了好大精力!一定要收藏!

我们从消费者和保险公司两个层面来看:

对保险公司:

每一个万能险,保险公司都会设立对应的投资账户(可能是几款产品共用一个账户),在扣除初始费用后,保费进入了投资账户进行投资。扣除风险保费后,剩余保费在账户里进行投资、获得收益。

每一个万能险,保险公司也会给投保人保证一个最低收益率。

如果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高于保证收益,那么以实际投资收益给客户结算;如果比保证给客户的低,那么就以保证收益给客户结算。投资收益和给客户收益差的那部分,保司会注资补窟窿。

以上,是万能险的运营机制。

那么对客户来说,就非常简单了:

如果你买了万能险,在扣掉初始费用和风险保费后,保险公司拿着你的钱去投资。保险公司承诺,“多赚多分,赚少了按照保证的给你分”。你交的保费,就一直在账户里累积生息,直到永远……

要获得收益、落袋为安,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部分退保,也就是领一部分钱出来。
第二种,全额退保。

以上这两种情况,都要交部分费用。

万能险基本是这个形态。实话实说,万能险和“保险”关系已经不大了,更多地是一种理财手段。什么样的万能险好,要怎么挑、用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给大家3个小建议:


3、选购指南:4个核心指标


1、看清4个核心指标

如果单纯把万能险当成理财手段,那我们只用关心收益率和费用率就可以,也就是给我们多少利息、扣我们多少钱。

收益部分:

万能险普遍会约定一个保证利率,也就是保底利率。实际结算时,如果投资收益高于保底利率,就以实际利率结算;低于保底利率,就以保底利率结算。

所以,你看到的万能险,都会给你做不同档位的利率演示,高的能到5%甚至6%。

目前利率下行、投资环境不佳,建议各位以稳健为主,不要过分关注预期收益。未来的事说不好,有保底3%的先抓住,不要选保底2.5%的。

扣除部分:

万能险会扣三个费用:初始费用、部分领取费和退保费。

其中后两个全行业基本一致,只会在保单前5年收取,按照下面的比例:


交保费都会扣除初始费用,不论是一次性缴费、分期缴费还是追加保费,都会扣。这一点各家公司不一样,最低的公司是1%左右。

买万能,建议选保证利率较高、初始费用较低的产品。


2、结算方式复利较优。


万能险的实际结算利率,一般一个月公布一次;公布后,当月就按照公布的利率结算。

结算方式也分日结算和月结算,现在大多数产品都是按日结算。这里请注意,保险公司有两种累积方法:

日复利  &  日单利

这两种方式会在条款上注明。下面这个就是日单利:


这份是日复利:



你猜那种方式好?我们不妨算一算。

假设当月公布的年化收益率是5%,那么,平均到每一天的日利率就是:
5%/365≈0.014%。
假设当月是30天,那么两种方式的累积利益会有区别:

日复利:(1+0.014%)^30=1.004117

日单利:1+5%/365×30=1.004109

我们只算了一个月的累积比例,看起来数字很小,但当总保费较高、天长日久累积时,差异会越来越明显。

结论:有日复利结算的,不要选单利结算。


4、使用指南:


有保底收益,实际结算可能更高,还能随时提取,万能险做理财好像很不错!的确是这样,在利率下行的趋势下,万能险的确很有诱惑。

下面,我们说说万能险的用法。

第一种,和年金搭售。

万能险通常和年金一起搭售,作为一个补充产品。

有些年金很早就开始给客户返钱了,那笔钱你可能用,也可能不用;如果不用,可以直接转入万能账户去,继续累积生息

我们刚才不是说前5年退保会有损失吗?巧了,年金险最早也要5年之后才会返钱,刚好避开领取、退保会扣费的前5年。

所以,返还早的年金搭配万能,还不错。

第二种,有的同学可能就是想买个万能险做理财。也是个不错的想法,不过我建议你调整下预期,因为,万能险可能也没有你想象得那么好。

第一,门槛高不高?

其他产品连带着万能险购买时,很便宜;单独购买时,往往保费偏高。比如如意享连带着买万能,10块钱就能上车,单独买要一次性缴费4万。

花个几十几百还行,花4万块上这个车,我就觉得有点贵了。

第二,万能险没有想象中灵活。

我们刚才说过,买万能险要扣风险保费,还要扣费用。

部分领取或者退保时,要扣手续费,一般在前5年,比例基本上与下表一致:


如果你不想损失手续费的话,至少要锁定5年,也就是5年不能退保。

所以,万能险也没有想象中那么灵活。 

第三,算账:扣除费用和风险保费的实际收益还划算吗?

接着说费用。

初始费用都要交,市场最低1%,费用率高的有3%,我还见过5%的初始费用;每交进去的一块钱,都会收取初始费用。

另外,万能险还有一点保障,要扣风险保费,这也相当于损失一部分本金。

那么就要算账了,抛出扣掉的费用,收益部分按最高保底3%来算,合适不?

第四,运营规则不保证。

很多朋友看中了追加保费的功能。认为占了一个3%保底的坑,还能随时追加保费,真是太好了。

但是我要提醒的是,追加保费不是你想加就加,需要保险公司同意。给大家看两个条款:


再看一个:


看到了吗?追加保费到时候能不能追加,不一定。

实话实说,我个人对追加保费并不乐观,特别是保底利率偏高的产品,追加保费更不乐观。

道理说出来都懂,交的保费就是保险公司欠下的债,一旦以后经济形势走低,投资收益率持续下降,你说保险公司还会不会主动欠债呢


5、总结


我们再来复习一下这张图:

保险公司那块跟我们没关系,我们关注自己能获得的利益就好。

选的时候,这么选:

1、可以顺手和别的保险一起买一个,不吃亏

2、利率下行,投资乏力,个人建议选万能险以保守为主。不要看它的演示利率和预计有多高,选一个最低保证利率相对高的。目前最高保证利率是3.0%。

3、万能险要收三个费用:初始费用、部分领取费用和退保费;选产品时,选费用低的。

4、5年内不要退保或者领取,有损失。

万能险是个好东西,是站在当下讲的。利率下行,投资寒冬,有这样一个保底3%水平的复利账户,的确很诱人。当然,大家也不要过分神话万能险,要扣费用、也并没有那么灵活。

把它当成5年以上的稳健收益类产品,就蛮好。如果周期拉长,比如15年或20年左右,我更推荐增额寿和年金,收益会更高。
 -ps-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