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罗马拜占庭帝国王朝史(38):祸国殃民的伊萨克二世

 陆一2 2020-04-23

上一文中介绍了东罗马(拜占庭)帝国在科穆宁王朝末期,因为幼帝阿莱克修斯二世太过稚嫩,他的母亲玛莉亚也未能尽到保护儿子的摄政义务,反而与姘头串通攫取帝国权利。小皇帝的党羽经过一系列斗争后,被太后几乎铲除。皇叔安德洛尼卡趁乱以及百姓对太后偏袒威尼斯人的政策不满,成功击败玛莉亚的太后党势力。

伊萨克二世画像

不久,安德洛尼卡就不满足摄政的位置,逼迫小皇帝册封自己为共治皇帝后就将其杀害。但安德洛尼卡一世的残酷统治遭到了所有人特别是贵族的强烈反对,他的统治在1185年9月走到了尽头。

伊萨克二世其人

拜占庭同时代史学家乔尼亚特斯(Niketas Choniates)这样描述伊萨克的外貌:

“肤色红润头发发红,身高中等但身体健壮。”

安德洛尼卡一世短暂统治帝国期间,伊萨克和他的父亲与兄弟一同参与了尼西亚和布尔萨的叛乱。意外的是,皇帝并没有因为他的不忠而惩罚伊萨克,仍然留在君士坦丁堡。

1185年9月11日,安德洛尼卡一世离开了首都,他的手下斯蒂芬·哈吉奥克里斯托帕特斯采取行动逮捕了伊萨克。但伊萨克反抗并杀死了哈吉奥克里斯托普里特,他逃到圣索菲亚教堂避难。

伊萨克二世的金币

虽然安德洛尼卡在上台后部分政策力图让帝国打破旧例,但他因残忍和高压让贵族服从而受到憎恨。伊萨克开始向君堡的百姓呼吁,很快,一阵骚动迅速蔓延到全城。当安安德洛尼卡回来时,他发现自己失去了民众的支持,伊萨克被宣布为新皇帝——即伊萨克二世(Isaac II)。

安德洛尼卡在企图乘船逃跑时被逮捕。伊萨克把他交给君堡的市民,实际上是城内的暴民,最终安德洛尼卡在1185年9月12日被虐杀。

登上帝位

1185年和1186年,伊萨克二世通过王朝婚姻巩固了他的皇帝地位。他的侄女欧多西娅·安格莉娜嫁给了塞尔维亚太子斯蒂芬,此时的塞尔维亚是巴尔干西部冉冉兴起的力量。伊萨克的妹妹狄奥多拉则嫁给了意大利蒙费拉侯爵康拉德。

1186年1月,伊萨克本人与匈牙利的玛格丽特(后改名玛丽亚)结婚,玛格丽特是匈牙利国王贝拉三世的女儿。此时的匈牙利王国已经是中欧最强大的国家之一,玛格丽特还拥有纯正贵族血统,与基辅、神圣罗马帝国、意大利、法兰西普罗旺斯的皇室有亲戚关系,甚至和早期的拜占庭其他王朝也有血亲。

现代希腊城市西迪罗卡斯特罗风光

威廉二世在在安德洛尼卡一世统治末期,率领8万人和200艘战舰入侵巴尔干半岛,一路从西岸烧杀抢掠到萨洛尼卡附近的德米特里茨。1185年11月7日,伊萨克在在德米特里茨(今希腊西迪罗卡斯特罗)战役中,决定性地挫败了西西里的诺曼国王威廉二世,巩固了自己的统治。

但这场胜利可能是伊萨克仅有值得称道的地方,其他方面特别是他的政策并不成功。1185年底,他派遣了一支80艘大船的舰队,从圣地附近的阿卡(位于今以色列)解救了他的兄弟阿莱克修斯(日后的阿莱克修斯三世),但这支舰队后来被西西里的诺曼人摧毁了。

随后,他再度派出了一支由70艘船只组成的舰队,但由于诺曼人的干涉,未能从叛逆的贵族伊萨克·科穆宁手中夺回独立的塞浦路斯。这支舰队曾经被在过去被认为是伊萨克与萨拉丁联盟的产物。然而,历史学家乔纳森·哈里斯(Johnathan Harris)驳斥了这种说法。

伊萨克的政府先后由两个人实际掌管:第一个是他的叔父西奥多·卡斯塔莫尼特斯(Theodore Kastamonites),他实际上成为了一个共同的皇帝,在1193年去世前掌管着所有的公民大权;他的继任者,君士坦丁·美索不达米特斯(Constantine Mesopotamites)则对皇帝的影响力更大。

边境危机爆发

保加利亚第二帝国的建立与初期军事行动

为了支付军队的开支,以及为自己的婚姻提供资金,伊萨克二世开始向人民开刀提高税收。这导致了1185年末的弗拉赫(今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的起义。这场叛乱使保加利亚人自1018年以来首次获得独立,在阿森兄弟的带领下正式建立起弗拉赫-保加利亚帝国(保加利亚第二帝国)。

1187年,曾战胜诺曼人的拜占庭大将阿莱克修斯·布拉纳斯(Alexios Branas)被派去镇压保加利亚人,但他却反戈一击将矛头掉转,企图夺取君士坦丁堡。结果被伊萨克的妹夫蒙费拉的康拉德打败并处死。

同样在1187年,帝国与威尼斯共和国签订了一项协议,后者在六个月内向拜占庭提供40至100艘帆船,以换取有利于意大利人的贸易优惠。因为每艘威尼斯帆船都有140名桨手,大约18000名威尼斯人留在帝国中。

1189年,由于埃及苏丹萨拉丁横空出世,耶路撒冷王国等圣地的十字军国家被再度被穆斯林征服。神圣的罗马皇帝腓特烈一世(巴巴罗萨)请求通过东帝国获得许可,带领他的军队通过拜占庭帝国进行第三次十字军东征。但伊萨克怀疑他对帝国图谋不轨:因为腓特烈与保加利亚人和塞尔维亚人的频繁外交接触,后二人都是帝国在巴尔干的主要对手,另外腓特烈此前曾与曼努埃尔有过的恩怨。

第三次十字军东征的阿卡之围

早在11世纪60年代,就有关于日耳曼人入侵拜占庭帝国的传闻,在伊萨克斯统治时期仍在拜占庭宫廷中流传。果真,腓特烈一世的军队进入帝国后打败了一支3000人的拜占庭军队,占领了菲利波波利斯(今保加利亚普罗夫迪夫),罗马人试图夺回这座城市。

就在重夺该城的拜占庭军队即将成功时,一群亚美尼亚人向日耳曼人透露了拜占庭人的战略计划,最终十字军将企图奇袭城市的拜占庭士兵抓走。腓特烈一世最终的命运也并不完美,他的部队行进到小亚细亚时,自己因为坠马意外身亡,这导致神圣罗马帝国部队临时退出第三次十字军东征。英法联军在进入到圣地后,法军也因为纠纷退出,最终这次十字军行动几乎破产。

接下来的五年里,东帝国与重获独立的保加利亚战争持续不断。伊萨克二世亲自率领了几次远征,虽然几次的开局不错,但最终成功收效甚微。甚至在1190年的一次行动中,皇帝差点被死敌抓住。

1194年,在东色雷斯的阿卡迪奥波利斯战役中,拜占庭帝国又一次惨败给保加利亚,君堡拉响了警报。一年之后,伊萨克与匈牙利王国联合组织对保加利亚进行夹攻,但皇帝的亲兄弟、此前曾被伊萨克解救的阿莱克修斯·安格洛斯,利用皇帝打猎的时机控制了军营,他自称为皇帝很快就被士兵们承认,史称阿莱克修斯三世(Alexios III)。

阿莱克修斯三世画像

新皇帝阿莱克修斯三世很快取消了这次与匈牙利的联合行动。伊萨克后来被抓住并刺瞎了双眼,囚禁在君士坦丁堡城中。到1196年,一度在科穆宁时代重新强大的拜占庭海军被迫减少到只有30艘军舰,伊萨克二世的政权已经没有资源供养一支庞大的舰队。

复辟与去世

阿莱克修斯三世得来的政权虽然不合情理,但在罗马历史上此类同室操戈的篡权却屡见不鲜,就连伊萨克三世自己也是利用叛乱夺取的君堡皇位。他的兄弟在称帝后并未在统治上取得成功,帝国在12世纪末多次被保加利亚击败,百姓与帝国贵族逐渐对他的统治失去了耐心。

阿莱克修斯四世画像

被囚禁八年后,伊萨克的儿子小阿莱克修斯求助下引来了第四次十字军东征。阿莱克修斯三世逃离首都,伊萨克二世从囚犯重获帝位。可是长期的折磨和双目失明,使得他的不再有当初的雄心壮志。很快,他把皇位传给了儿子阿莱克修斯,史称阿莱克修斯四世(Alexios IV)。

阿莱克修斯四世深受十字军的恩惠,这使得他的很多行为背叛了自己的帝国百姓,他的反复犹豫不决使他失去了十字军盟友和臣民双方的支持。

阿莱克修斯五世画像

1204年1月底,帝国著名的的法律官员、阿莱克修斯三世的女婿——阿莱克修斯·杜卡斯·穆尔佐普洛斯利用首都的暴乱,将阿莱克修斯四世监禁,并作为阿莱克修斯五世(Alexios V)夺取东罗马皇帝宝座。不久伊萨克二世就在皇宫中死去,据称他死于过度惊恐。而他的儿子、阿莱克修斯四世于1月28日或29日被新皇帝命人勒死。

声名狼藉

伊萨克二世在拜占庭历史上是声名狼藉的君主,他虽然夺取了了拜占庭皇位,却在一群奴隶、情妇和奉承者的包围下迷失了自我。他的荒淫无度加剧了安德洛尼卡一世时的破坏,还把各省提交的税款挥霍在许多昂贵的建筑物上,还为教堂赠送了一堆不菲的礼物。

在伊萨克统治时期,帝国巴尔干西海岸的莱夫卡斯、凯法利尼亚和扎金索斯等离岛,在1185年都被诺曼人占领。同年,阿森和彼得兄弟带领下制造叛乱,恢复了保加利亚帝国(史称第二帝国)。拜占庭从而失去了默西亚全部和色雷斯及马其顿的部分地区。后来富庶的奇里乞亚也被亚美尼亚人夺回,塞浦路斯被法兰克人从帝国手中夺走。

1203年,伊萨克二世第二次统治时的拜占庭帝国领土

在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前,留给这个千年帝国的领土仅剩下爱琴海与黑海沿岸狭长的希腊人土地,帝国创下了曼齐克特战役后最大的领土和人口损失,形势岌岌可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