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红薯的过程中,我们常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红薯的苗很细,而且苗上面的叶子稀稀疏疏的,有一部分叶子有点泛黄的情况,同时在薯苗下方有很多枯萎的红薯叶。在种植了2个月到3个月之后,挖出红薯苗会发现,每一根苗上没有什么红薯块根,有一些甚至连一根红薯块根都没有,在红薯苗的根部只有一些粗一点的根须,甚至有一些红薯苗的根部有烂了一截的情况。其实这主要是由三种情况引起的,分别是整地不善、施肥不当和管理不当。 长的矮、细的红薯苗 一、红薯地整地不善的问题1、土地情况对红薯的影响 我们种植红薯,除了个别把红薯叶当作蔬菜来收成,大部分薯农收成的就是红薯的块根,而红薯的块根是长在泥土里面的,红薯在伸长和膨胀的时候,主要影响的因素是土壤。在红薯块根伸长和膨胀的过程当中,泥土松、软、湿润,能降低红薯块根生长的阻力。反之,泥土硬、结、干,就会严重阻碍红薯块根的生长,同时也会阻碍根系的生长以及影响根系从土壤中吸收营养和水分,而且硬结的土壤,水分很难渗入到土壤中,更加减少了根须吸收水分的量。 红薯地中的土结块严重,又干又硬,不透气,水渗不进 硬结的土壤除了阻碍水渗入到内部之外,还会阻碍空气进入,时间一长,土壤中的红薯苗根部位会出现沤烂的情况,这样的情况下,薯苗能不能成活都是一个问题,更不用说结薯块和长茂盛了。 2、不良的红薯地块案例 我在2月下旬的时候路过我们隔壁村的一块红薯地,远远看去,以为这块红薯地是种植在碎砖头堆里面的,走进里面看才发现,那些一块一块的是泥块,没有敲碎的,而且这块红薯地中的泥都结的非常硬,我整个人踩上去,那些泥土一点都没有凹下去的迹象。掩埋住红薯苗的都是一些泥球,一块一块的,根本没有打碎,这样的土质在我们眼里就是贫瘠的,不适合种植农作物。 不良的红薯地,没有翻耕过的泥结块严重,草多土壤贫瘠 3、有效的解决办法 从“不良的红薯地块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种植这块红薯地的人一点都没有用心的,在这样的土地中,不要说长红薯了,就算是红薯苗都难以继续生长,稀稀疏疏的,并且落了很多叶子,所以我们必须要深度整地,具体方法如下。 (1)翻耕耙土地,打碎泥块 翻耕主要是把结硬的土壤翻起来,一般一犁的深度30厘米左右,手往下压一下犁柄就会浅一些,手往上提一下犁柄就会深一些,只要保持在30厘米左右就可以了。如果是机器翻耕的,就需要根据使用的经验自己调整犁头,不用特别精准,大概在那个幅度就行。 传统的牛拉犁翻耕土地手法,一犁过,深度在30厘米左右 土地在犁地的过程当中,一般会直接整成垄,但如果发现一部分土壤是成块的,需要在翻耕了之后,用耙把成块的泥土耙碎,一般都是用的牛拉耙的方式打碎泥土,如果土地不多,也可以人工用大耙整地,一块一块泥土的敲碎。 翻耕耙地的好处:土壤翻耕耙松了之后,土壤中就容易渗入水,易藏肥、易藏水、透气。 (2)“火灰”消毒 结块易积水的土地,里面是比较容易滋生害虫和藏病害的,所以在翻松了土壤之后,建议使用火灰撒到土地表面。由于火灰是碱性的一种物质,可以杀死和驱赶病虫害,而且操作比较简单方便。 撒火灰的时候一定要带上一副橡胶手套、口罩、眼罩,防止灼伤皮肤、呼吸道和眼睛。一般是手抓一把火灰,从离地面60厘米左右的地方,往前方撒出去,火灰就会自动漂跌到土表层了。 在翻耕过的土地中撒草木灰的手法 也许会有人疑问,为什么不使用敌百虫等消菌杀虫剂呢?其实不是不想用,而是这样操作起来非常的麻烦,地块少还好,地块多的,用药多不说了,水还需要一大堆,而且还需要一套喷洒工具。其实如果这些条件都有了,使用杀虫剂喷灌到土地中消毒是最方便最好的。 注:无法获取太多火灰的情况下,就使用消菌杀虫剂(当地人使用什么样消毒药,你就选择什么就行了,我们这边主要使用的是敌百虫)给土地消毒吧。 (3)鸡鸭粪、火灰、猪粪打底肥 我从多年种植红薯等农作物的经验中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土地越贫瘠,那么土壤结块就越严重,反之,土壤会越松软,所以土壤结块的土地,我们就需要打底肥,用一些草木灰、沤烂了的鸡鸭粪、猪粪搅浑到土壤里面,也许刚开始这样打底肥,农家肥浪费多,土壤却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是用这种方式种植过2、3次之后,你会发现地块开始变的松软,土壤变成了棕灰色,手抓一把泥土,会感觉出泥土湿润,捏起来会成块,扔地上会散开。 整地打底肥,农家肥均匀撒到土地上,然后和土壤搅浑在一起 打底肥的方法是这样的:把沤过的农家肥堆到红薯地块中,然后均匀的撒到红薯地的土面上,然后再用大耙翻一遍土,使得这些农家肥与泥土充分的搅合在一起。 (4)起垄再种植红薯 红薯块根是长在泥土里面的,所以我们应该尽可能的增加种植红薯的泥土厚度,起垄是一种增加泥土厚度的最好方法。在我们这边,种植红薯的时候起的垄尺寸是这样的:高30厘米左右、宽40厘米左右(上宽小、底宽大),地块有多长垄就有多长。 种植红薯的现场,垄高、宽和苗距都有讲究 种红薯的时候,是在垄的正中开一条种沟,沟深大概是垄高的三分之一深,红薯种苗放到种沟中,苗与苗之间的距离大概是一个成人脚掌的长度(25厘米左右),稍微宽一些都没事,但是不能太近。 二、施肥不当的问题我们在红薯种植的过程当中,经常需要施肥,如果我们施肥不当的情况下,也会造成红薯苗出问题,导致不结薯、苗黄叶枯的现象,施肥不当的现象主要有四种。 1、肥料离苗太近 现在农村种植红薯,多数都使用的化肥做肥料,而化肥的浓度是比较高的,靠苗太近,化肥化开之后,离化肥近的地方会非常“咸”,这时苗就会被“咸”到,对红薯苗的生长不利,苗长不好,结红薯块根也会受到影响。 红薯施肥位置详图 我个人建议:施肥的时候,肥料与红薯苗的距离保持在10厘米左右,也就是成人的半个脚掌长的距离,同时挖坑入肥,肥坑大概是五分之一垄高那么深就可以。不用担心红薯吸不到营养,化肥在化开之后,营养会向四周扩散开,提供给附近的红薯吸收营养。 2、浇浓度高的农家肥水 我发现有一些农户给红薯淋尿水,尿水在没有稀释之前,也是很“咸”的,直接淋到红薯苗上,没有经过别的方式处理,会导致红薯黄苗的。 在红薯地中淋稀释过后的粪水,直接撒到红薯苗上 所以我们淋尿的时候可以有两种做法:第一种是先用清水稀释尿水,降低尿水的浓度;第二种是淋了尿水之后,另外淋一些清水,除了稀释淋到红薯地中的尿水的功效之外,还可以清洗干净叶面上粘着的杂质和尿水。 3、使用没有发酵的农家肥 我发现有一部分农户常使用没有发酵过的农家肥,比如鸡鸭粪。把没有发酵的鸡鸭粪撒到红薯地中之后,这些农家肥会在红薯地中发酵,发酵的过程当中会散发出热量,很大可能会灼烧到红薯苗,而且没有发酵的鸡鸭粪,其中含有很多的细菌,对红薯苗都有害。如果仔细查看,会发现施用了未发酵鸡鸭粪的红薯地中,红薯苗会出现一段时间的黄叶和落叶情况,叶子受害了,自然就影响到结红薯块根了。 刚掀开塑料的发酵过后的鸡粪,松散不结块 解决办法:把鸡鸭粪堆放在一起,然后用稻草盖起来发酵,可以适当撒入一些发酵剂,能促进鸡鸭粪发酵。鸡鸭粪在发酵的过程当中,散发出的热量会把其中的病菌杀死,而且热量散发掉之后,才可以当作肥料来使用。 4、一味的使用碱性肥料 土壤有酸碱度这样一种说法,根据测试员的一些实验,我们得知这样一组数据,红薯适应的酸碱度范围约为4.5-8.5,但以5.2-6.7为宜,由此可见,红薯偏爱低酸性土壤,如果一味的使用碱性肥料(草木灰、硝酸钠、硝酸钾、碳酸氢铵、硝基复合肥),会导致土壤中逐渐积累盐分,严重影响到红薯的生长,最终会出现红薯苗生长慢、黄叶、落叶,红薯茎蔓受影响,块根的发育也随之被限制。 碱性土壤的一个特征:土壤结块化严重,成淡灰色 解决办法:如果无法确定土壤是酸性的还是碱性的,可以从土地中挖一些泥土,然后把泥土放到一个容器当中,倒入清水溶解,然后用酸碱度检测试纸检测这些溶解了泥土的水的酸碱度,就知道泥土是酸性的还是碱性的了。酸性土就浇灌一些草木灰水改良,碱性土就浇灌一些酸性肥(如硫酸铵)的水溶液改良。 酸碱度试纸的使用方法 三、管理不当的问题1、水分问题 在我们广西北海这边,种植红薯之后,常会出现连续一个多月没有下雨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土地的水分就会大量的流失,土壤会变的非常的干,在太阳暴晒的情况下,土壤表层的温度会超过50℃甚至更高,在缺水和高温的情况下,红薯的生长会变的缓慢,甚至停止生长。 长期不下雨,导致缺水,红薯苗枯黄 解决办法:在干旱季节,我们需要想办法给红薯地淋水,可以用桶挑水淋,不用天天淋,一周淋一两次就可以了,时间一般安排在傍晚时分。 2、杂草丛生 杂草的生长能力是非常强的,如果红薯地中杂草太多,土地中的营养会被快速抢光,此消彼长之下,杂草越来越茂盛,红薯长的越来越差,就会出现红薯苗长不旺、不结块根的情况了。 红薯地杂草比红薯苗长的快,营养都被杂草抢光了 解决办法:人工用锄头锄草或者直接喷除草剂锄草,土地少,建议用人工用锄头锄草,因为除草剂对红薯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影响的。 3、虫害严重 红薯生长的过程当中,会出现各种病虫害,红薯苗上的病虫害主要是蚜虫、青虫、地老虎、枯叶病害,红薯块根上的害虫主要有小象鼻虫。这些病虫害会祸害红薯苗和红薯块根,影响红薯的正常生长,出现苗不旺、结块根少的情况。 红薯苗上,地老虎虫害严重 解决办法:出现了虫害之后,唯一的办法就是喷杀虫药;出现了病害之后,需要根据病害的症状,对照每一种病害的特征,找出是哪一种病害,针对性的喷药。 总结红薯是一种比较易生长的农作物,生命力极强,但是也不要因为这一点而忽略其他的问题,土壤不好、虫害严重、施肥不当、后期管理不当都会阻碍红薯生长,尤其是土壤的问题对红薯影响最大。所以我们认真做好整地、施肥和后期管理,能最大程度的提高红薯产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