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2个治疗自汗盗汗的中药偏方

 邵淳徐增平 2020-04-23

偏方查询、健康指导、养生经典、有病不求人!请扫文末二维码关注.

自汗盗汗食用宜忌

宜食番茄、茼蒿、菠菜、豆类、淮山药、百合、莲子、白木耳、大枣及鳖、乌鸡、老鸭等食物。

忌食辛辣、动火食物。

↓《方1.》↓

韭菜根治自汗盗汗

  【组成】韭菜根100克。

  【做法】水煎汤。顿服。

  【功效】敛汗。用治自汗、盗汗等

↓《方2.》↓

牡蛎蚬肉汤

【配方】干牡蛎、蚬肉各60克,韭菜根30克。

【用法】上物全部入锅,加水煮,熟后食用。

【功效】辅助治疗盜汗

【来源】民间验方。

【说明】牡蛎、蚬均有滋阴作用,是治疗盗汗的良药,韭菜根则能帮助恢复体力。

↓《方3.》↓

百合双参汤补气止汗

  【组成】百合25克,太子参25克,北沙参2克,饴糖50克。

  【做法】水煎,调入饴糖。饮用

  【功效】用于气阴两虚不足所致的自汗、体虚、气短、口渴。

↓《方4.》↓

莲子参汤

【原料】太子参20克,莲子20枚,冰糖30克。

【做法】先将太子参及莲子浸泡,加入冰糖,装在盛药的碗内,隔水蒸1小时即成

【功效】补气敛汗,用于病后体弱、自汗、盗汗等症。

↓《方5.》↓

黄豆小麦粥

【原料】黄豆50克,浮小麦12克,大枣6枚,大米60克

【做法】将黄豆浮小麦、大枣、大米分别去杂洗净。锅内加水适量,放入黄豆、浮小麦、大枣大米共煮粥,熟后即成。

【功效】黄豆有健脾和胃、宽中下气、利尿消肿等功效;浮小麦有宁神敛汗、止渴除烦等功效大枣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养血安神等功效;适用于盗汗、自汗。

↓《方6.》↓

药膏敷贴方

【配方】五倍子、郁金各等份,蜂蜜适量

【用法】前2味混合研为末,加入蜂蜜调和成膏,取适量药膏分别敷贴于涌泉、灵墟、神阙穴,盖以纱布,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7-10日为1疗程。

【功效】辅助治疗自汗。

【来源】民间验方。

【说眀】涌泉位于足心稍前,神阙即肚脐,灵墟位于第三肋间隙中,前正中线旁开2寸处。

↓《方7.》↓

碧桃干红枣汤治盗汗

  【组成】碧桃干15枚(以未熟果风干,色绿者佳),红枣10枚。

  【做法】煎汤。每晚1剂,连服3剂。

  【功效】止汗。用治盗汗。

注据《中华内科杂志》介绍,碧桃干对肺脓肿、败血症等不同疾病所致的盗汗,都有一定效果,经临床应用无任何副作用。

↓《方8.》↓

豆豉酒

【配方】豆豉250克(炒香),米酒1000毫升。

【用法】豆豉在酒中浸3天,每次饮2匙,每日2次

【功效】辅助治疗盗汗,心烦气躁。

【来源】民间验方。

↓《方9.》↓

桑叶饮

【方剂】桑叶适量

【用法】焙干研末,米汤每次送6克。

【功效】固表止汗。

【主治】夜汗。

【来源】名老中医魏龙骧教授验方

↓《方10.》↓

滋阴敛汗方

【方剂】石斛9克,麦门冬9克,连翘15克,山栀9克,黄芩15克,浮小麦30克,龙骨9克,牡蛎30克,白芍9克,五倍子9克,川续断9克,桑寄生30克,十大功劳叶12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温服。

【功效】滋阴敛汗。

【主治】盗汗。属阴虚内热者。

【来源】河南名老中医孙一民主任医师验方。

↓《方11.》↓

黑枣黑豆汤

【原料】莲子7粒,黑枣17枚,黑豆、浮小麦各50克。

【做法】按常法煮汤服食。

【功效】补脾益气、固表止汗,适用于自汗、盗汗。

↓《方12.》↓

甲鱼血酒

【配方】甲鱼1只,黄酒适量。

【用法】取甲鱼鲜血,以热黄酒冲服,当日服完,持续服之。

【功效】辅助治疗盗汗。

【来源】民间验方。

老祖宗们留下的偏方,很多简单且实用!

如果你觉得自己有用得着的时候,那就存起来吧,同时也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们,相信它的真的能帮到大家的!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互联网和出版刊物,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仅做信息分享,不作为医疗建议、推荐或指引。如有需要请在医生的指导下辩证使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