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威胜:影像记录疍家人故事

 城北十五里666 2020-04-24
文\海南日报记者 孙婧   图\杨威胜

三亚市海棠湾区铁炉港的鱼排。

在三亚市图书馆三楼的地方文献室里,翻开一本厚厚的画册——《海南疍家人》,从2005年到2016年拍摄的270多张黑白影像一一掠过,光阴如白驹过隙。折叠其间的是生活在海南沿海岸一带的特殊族群——疍家人的历史记忆。从与海相伴,以船为家、以渔为业,渔歌唱晚,到集体迁居、离海上岸,10多年间,三亚疍家人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映射出城市的发展变迁。

影像记录者杨威胜如今已退休,但当再次聊起与疍家人相关的话题,黑白的画面立即鲜活如昨,杨威胜一下子陷入了回忆。

“我特别喜欢大海,也很关注疍家人这个群体,一有时间就拿着相机去海边码头,看到有意思的画面就拍摄记录下来,因为会讲广东话,也就结识了生活在海边的疍家朋友。”上个世纪末,杨威胜是个当地机关党报年轻的文字兼摄影双料记者。在他眼中,三亚市从昔日的渔港小镇一跃成为如今的国际热带滨海旅游城市,疍家人是推动三亚经济繁荣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杨威胜回忆起与疍家人的交往,有一次他和几个朋友在海边看到疍家渔民捕鱼归来,正从船上卸鱼获,他用白话问:“这些鱼卖吗?多少钱一斤?”疍家渔民看了看讲白话的他,笑呵呵地说:“这一筐鱼有20多斤,你要就整筐拿走吧,钱随便给点就行了。”

接触多了,杨威胜对这群敬畏大海与大海长年厮守直至于驾驭海洋的疍家人有了好感。出于一个摄影家的本能和社会责任感,他决心用相机拍摄记录疍家人的故事,以影像收藏疍家人独特的生产生活生存方式以及勤劳朴实的情感画面。

万宁神州半岛后海的鱼排之家。

陵水新英渔港的疍家渔村。

陵水黎安渔村的疍家人鱼排养殖场。

陵水黎安渔村鱼排养殖场夕照。

每当渔讯到来,三亚疍家人驾驶着渔船从城区掠过,出海捕鱼。

三亚捕渔归来的疍家渔民汉子。

临高新盈渔港在岸滩搬运鱼获的疍家人。

东方八所渔港在码头上的鱼市。

乐东莺歌海渔港渔民在海上用牛车运送鱼获渔具。

以船为家的传统疍家文化几近消失
 

世世代代以来,疍家人从出生开始即与水结缘。海南的疍家人散居在海南岛沿海各市县,其中以在三亚、陵水的疍家人居多。渔船和海上渔排,就是他们如履平地的家。捕鱼、养狗、做饭、睡觉、结婚、养子、上学……疍家人几乎一切活动都可以在海上进行。

杨威胜在画册中,用了三个篇章8个章节,全景式展现了这群“海上游牧民族”的生产和生活画卷。其中有两个章节重点介绍了疍家女和疍家后人。杨威胜认为疍家女人非常值得称道,“她们心灵手巧、吃苦耐劳,善良朴实,勤劳贤惠,里里外外一把手撑起家族的半边天!”

在画册中可以看到,疍家女人时而坐地补渔网、时而背着孩子挑担卖鱼,能在船上带孩子洗衣服养狗喂鸡做饭,也能帮出海归来的丈夫卸下满舱的渔获……在疍家人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生活中,脚踏雨靴、头戴斗笠、胸披围裙、口罩遮脸的疍家女人们,绝对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疍家人的孩子从小就与水相伴,渔船就是他们生长的摇篮。在岸滩码头经常看到疍家人的孩子们在玩耍,他们很小就要学会游泳划船,学会独自在水里生存的本领。父辈们靠出海打鱼为生,孩子们长大了是否也继承父辈闯海创业谋生?杨威胜每当在镜头中看到疍家人的孩子就会在心中发出这样的疑问,这也成为他关注的焦点。

 即使已经千百次战风斗浪,但靠海为生的疍家人依然对大自然充满敬畏。他们通过信仰崇拜和谨守禁忌的方式,来获得心灵的慰藉和安全感。《海南疍家人》中,有不少疍家渔民在五龙宫、妈祖庙祭拜的场景。

海上生活十分单调枯燥,疍家人没有更多的消遣方式,索性就以唱歌的方式,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说不出口的心里话,都放在歌词里头。渐渐形成了疍家的“咸水歌”文化。咸水歌有固定的四种调板,用叹家姐、咕哩梅、木鱼诗和白啰调,可以唱遍世间的美好情感和向往。“咸水歌”是大海的歌谣,后来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统称为“”疍歌。在杨威胜的镜头里,有不少男女甚至疍家孩子在船上对唱疍歌的画面。“疍歌的歌词几乎都是即兴发挥,赞美大自然,赞美劳动与丰收,歌颂传统美德,歌唱新生活,表达对爱情和美好生活的向往、诉说对亲人的牵挂,可以说疍歌就是劳动者的歌谣,也是海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杨威胜说。

近几十年,疍家人群体渐渐在时代的召唤下移居岸上。但现代文明的浸染影响,也让疍家人付出了不小的代价。杨威胜在长期关注、跟踪、拍摄疍家人的过程中,发现许多‘疍家文化’面临消逝,这也成为他关注的重点。

“诸如疍家棚已经消失;传统的疍家人船上婚礼近乎失传;疍家人传统手工艺制作后继乏人;会唱疍歌的皆是为数不多的老人,疍家文化的传承岌岌可危,面临断层的危险。”杨威胜以一种“抢救历史”的心情来记录这个群体的影像资料,但遗憾的是许多原生态的疍家文化场景和根基已经不复存在。十几年间,他从胶卷相机换到数码单反相机,前后拍摄了数万张照片。《海南疍家人》收录的仅仅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小部分

2017年《海南疍家人》出版,但杨威胜的心情却喜忧参半:作为一名影像历史的记录者,他的画册中缺席了“疍家人船上婚礼”和“船上学堂”的内容,成了他心中永远无法填补的遗憾。

三亚疍歌传承人代表张发洁(右),在渔船上演唱疍歌。

三亚疍家人在渔船上疍歌比赛。

三亚疍家人的孩子在渔船上学习演唱疍歌。

三亚疍家人昔日赖以生存的“疍家棚”,全家老小吃穿住行都在一个棚里。孩子们戏水游玩就在疍家棚前,热闹非凡。

新时代疍家人的新生活

历史上的疍家人,因受到封建王朝的压迫、地方势力的排挤,不得不远走海上求生存,他们在早年只能通过以物易物的方式来获取必须的生活用品和生产资料,直到后来才用通用货币的形式与陆地的人们交往,这充分表明江海社会与陆地经济文化有着剪不断相互依存的联系。杨威胜非常同情疍家人的处境,他在画册中写道:疍家人的生存发展离不开陆地人群,却又很难融入陆地社会,这种矛盾似乎始终伴随着疍家人的生活,究其原因这是一时难以从观念上完全融入陆地社会和文化价值观所致。

但如今,三亚已经有了疍家文化传承人在积极拯救疍家文化。而顺应着三亚城市经济转型发展的需要,新一代疍家人也在用他们擅长的本领,闯出一片新天地。

作为三亚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疍歌的代表性传承人,78岁的张发结,依然奔走在疍歌表演和教学的路上。在杨威胜的画册里,一张拍摄于2014年的疍歌比赛现场照,就有张老先生深情演唱的情景。张发结等传承人想在三亚疍家人社区开设疍歌培训班,时任三亚市群众艺术馆馆长的杨威胜听闻后大力支持,并从传承非遗文化项目中拨出经费开展培训。翻开画册,我们同样能看到疍家孩子在培训结业后汇报表演的场景。杨威胜从一个影像记录者到保护传承疍家文化的参与者,他曾撰写政协提案《关于挖掘保护疍家文化的建议》,向社会发出了拯救疍家文化的呼声!

画册在2017年出版之后,疍家人的生活依然在继续,令人欣慰的是年轻一辈的疍家人已成长为游艇船长、帆船教练,他们在书写着疍家人群体新的历史。

 “我还在继续关注疍家人在岸上的新生活,看到现在疍家年轻人找到了新出路,我很欣慰。”杨威胜说。

三亚疍家人在五龙公庙前虔诚祭拜的场景。

三亚疍家人的孩子从小就学会独自划船摆渡。

三亚南边海渔港疍家渔民维修保养渔船的场景。

三亚南边海渔港社区,行走在海上浮木的疍家女人,仿佛如履平地。

三亚渔港社区疍家人的孩子在沉船遗骸玩耍。

三亚南边海渔港社区昔日疍家人居住的疍家棚,现已消失。

三亚水居巷疍家人站到渡船顶棚的场面。

三亚昔日的南边海渔港,捕鱼归来在码头上停泊着大大小小的渔船。

三亚渔港社区穿着疍家人传统服饰的渔家姐妹。

三亚的新一代疍家渔女。

休渔期间,三亚疍家渔民在海边织渔网。

三亚疍家渔姑为渔船运送渔网。

﹌﹌﹌﹌﹌﹌﹌﹌﹌END﹌﹌﹌﹌﹌﹌﹌﹌﹌﹌

编审:方学辉、黄一鸣

审校:刘小利、黄小涛

责任编辑:远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