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刷书心法3、4

 思绪未果 2020-04-24
怎么才能读得快呢?逛书店、逛图书馆是一种,它能迅速地让你浏览大量的书。如果你上下班路上经过一家书店,养成习惯,每天进去逛逛。
如果不方便,那么「得到」电子书会员是一个好选择。每天定量刷20本,我们说的刷,就是打开,然后从头划到尾。就这么简单。
这里有一个建议,就是把电子书阅读设置成上下滑动。
为什么?这符合我们平时刷瀑布流信息的习惯,速度会快很多。更重要的是,它没有阻断感。
这是个有意思的话题,新东西从旧东西演化过来,会有很多“皇帝的新装”留了下来。向右向左翻书就是。那是一个技术局限带来的阅读方式,从来不是天经地义的。
如果你还想快,那有一个进阶方法,就是买一个大的桌面屏幕。你想想看,几千字铺满一个屏幕等你检阅的感觉。
视野一旦扩大,这不是说你的阅读速度会快,而是你更容易判断哪些是有趣的,哪些是可以跳过的。如沙场秋点兵。如果打眼看过去,没有什么能留住你的注意力,就翻下一页,有的书十分钟就翻完了。
举几个例子。《这才是心理学》,其实讲的是科学心理学和野生心理学的区别。里面讲科学方法论的部分,很精彩。如果你熟悉,那刷一遍就过去了。
《万有引力之虹》,巨厚,而且作者托马斯·品钦,智商190,谜一般的存在,有人说,诺贝尔文学奖应该是他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也应该是他的。
就刷一遍,看看到底有多少知识门类嘛。反正“大刘”刘慈欣在推荐这本书的时候,话里话外也是在说,不大读得懂哦。
我们「得到」电子书,在五月底那一版,就会有桌面版本了。到时候你可以尝试下。

那真是:“两手将山河大地捏扁搓圆。掏碎了遍撒虚空。浑无色相。一棒把千古业魔打死救活。唤醒来放入微尘。共作道场。”



4


快的基础是会选择。如果你想比刷书更快,告诉你一个粗暴的办法:只看序言,推荐序,作者序,或者是第一章,反正就是只看个开头。
两个原因:
首先,开头就是一本书的广告,有好东西,一开头就肯定是端出来的。
其次,作者也是人。写本书是个大工程,越写到后来越没劲儿。这就是先吃肉,后啃骨头,再喝汤的基本方法。
要知道,把一本书写这么厚,也是没办法。纸书时代,如果不写这么厚,出版社算不过来账。所以,没话找话,是很多书的通病。只看个开头,这些算计对你就全落空了。
你可能会问,那要是书好呢?好,当然是往下看啊。但是这是一个本质的不同。
举个例子就好理解了。你知道有一种婚姻制度叫“有限期可续约”的婚姻制度吗?结婚就三年,三年之后感觉不错可以再续。
我们和书之间也是这样。过去总是假设,买书是要看完的。看不完,就是我欠它的。现在在电子书时代,看不完又不要你钱。
所以,我们可以跟自己有个约定,就是每本我挑中的书,就看个开头。看了好,再往下续嘛。很多书,你带着这个心态,就不怕打开了。
比如,《西方通史》开头对我启发就很大。什么是西方?中国人觉得,西方不就是指欧洲加美国吗?对,现在看是这样。
但如果追溯到源头,西方其实就特指英国和法国。然后又扩展到北美。是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才奠定了西方文明的一些基本原则。
那其他国家呢?比如德国,现在看当然是个典型的西方国家,但是德国一开始也是西方的另类,它接受西方政治文化,也经历了一个充满血泪的过程。更别说欧洲其他国家了,通往西方的路都是既漫长又曲折。

所以,西方不是特指什么地区,它是一种过去几百年对全人类影响最大的文明方式,是不断扩张又不断分裂的。西方是一个过程,不是哪个确定的地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