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贝多芬一生最匮乏的是什么?

 七老爷施政 2020-04-24

卡拉扬指挥贝多芬《第六交响曲“田园”》

浅析贝多芬音乐的主体观

导读:听贝多芬的音乐,最直接的感受是严肃、甚至有点沉重,很少会用上“愉悦”两个字。本文将竭力陈述贝多芬的音乐是沉思的、哲学的、有话要说的,他前中后期的音乐风格是有转变的,对主题的铺陈与不断强调也是很有特色的。

 贝多芬的第六号《田园》交响曲,完全与乡间自然之景有关。曲子在一开始就呈现一片祥和热闹、生机盎然、乐器齐出的活泼,彷佛要让人一眼就望尽所有的风景。而这首曲子,尤其是第一乐章,透过长笛与竖笛的合奏,也尤其别致的制造出属于大自然之声的优美。但是,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是紧接著命运交响曲创作出来的,命运交响曲的著名程度,几乎成为贝多芬的正字标记。两首曲子有非常相近的曲风,这就是为什么大家都把这时期的音乐诠释成“悲剧英雄的奋斗”。这时期的音乐是在处理“人”而非“自然”,人面对不可抗拒的力量、面对必然导致的悲剧结局,却绝对不被打垮的决心、甚至是夸耀自己意志力的胜利。这是典型的悲剧英雄主题。为什么突然由这主题走向处理大自然的田园风格呢?而且两首曲子紧邻著,几乎是同时在思考人与命运的搏斗、使人进入大自然的愉悦感。正是两种哲思的交织并行处理,我们可以揣想而得,就算田园交响曲是处理自然界,身为主体的人,是不可能像华人文化中的国乐一般,完全消融进自然天人合一的。人势必会凸显于自然界之中。所以田园交响曲会处理田园中农人的欢乐庆典、立即伴随暴风雨、再伴随暴风雨后的牧歌,三章节一气呵成,于是田园交响曲就不只是呈现自然界的愉悦,也把人──自然间因风雨无情而不得不产生的对立生动的刻画出来。

 这种在自然界中的人的主体性,在贝多芬的第七交响曲中更是以一种极艺术的美感铺陈。第七交响曲音乐一开始,就暗藏著玄机。它不像第六交响曲,以明朗一泄全出,它的序乐一直隐伏著、按奈著、甚至有点紧张的,彷佛某个事件即将发生....,直到引导到高潮,主角出现,是长笛的飞舞,像个活泼的精灵一般跳出,既是自然界中之生物,却又不按自然界之牌理。这个精灵在众乐器的伴随下,舞姿优美、动感十足。但这精灵显然并不是没有困扰。贝多芬用转小调、用休止符、用渐缓的犹疑感,让人感觉出这精灵的舞蹈背后是有困顿之处的。但这乐章仍旧以欢愉结束。在第一乐章的衬托下,贝多芬第七交响曲的第二乐章,就加倍的悲凉了。因为第二乐章长笛独奏仍隐伏于全曲中,给人跟第一乐章衔接的感觉,可是不再是精灵的舞蹈,却彷佛是狂欢后的寂寞与悲凉,尤其是第二乐章后半段的赋格特别明显。不过,贝多芬因著辅以稳健的节奏感的处理,制造出一种毅然决然的感觉,那悲凉就成为英雄式的了。因此到这里,我们会看出贝多芬第五、第六两种主题交织下,于第七交响曲达至某种融合,既有田园、也有主体人文的铺陈。透过这种交织,少掉那种奋斗、不甘与悲剧英雄的胜利感,但多了些优美、欢愉与舞蹈,虽然这主体仍旧是有悲凉感受的,但贝多芬把这感受潜伏下来了,不再是乐句中最想强调的主题。当然,潜伏下来,并不表示它就不存在了。我们将会从贝多芬后来的音乐中,再看到悲剧性的主体重回音乐的主轴。

Symphony No. 7 in A Major, Op. 92: I. Poco sostenuto - Vivace Vienna Philharmonic Orchestra - Beethoven: Symphony No. 7 in A Major, Op. 92
IV. Presto - ' O Freunde nicht diese T?ne' (第四乐章 急板 - ' 啊!朋友,何必老调重弹!') (Feat. Konzertvereinigung Wiener Staatsopernchor, 维也纳爱乐乐团 & Karl Ridderbusch) Konzertvereinigung Wiener Staatsopernchor/Karl B?hm/Vienna Philharmonic Orchestra/Karl Ridderbusch - Beethoven: Symphonies Nos. 1 - 9; 5 Overtures

 当贝多芬把音乐主题焦点集中于大自然,的确是进入他心灵历程的另一个阶段,一种从对抗、控诉命运的心境,转入逍遥于大自然的心境。只是贝多芬从来没有把身为人的主体性忘怀过。后来贝多芬有近十年没有创作。就一个艺术家而言,停止创作,往往意味着心灵历程的暂时停摆、原地踏步,这是人之常情。然后贝多芬再创作时,我们从他的庄严弥撒与第九交响曲,看到过去贝多芬关切的主题竟然又重新回来了。

 第九交响曲,简直就是贝多芬过去所有心灵历程的大集合。这曲子第一乐章,一样把命运感铺陈出来,诸如法国号、鼓声、并与命运感相关的简短有力的节奏,甚至在第三、第五交响曲中都出现的英雄命运式的赋格,也重返了。而乐章最初,贝多芬的乐句彷佛是一场戏剧的序乐般起始,恰似告诉听众:我正把我这一生演出来....。第九交响曲不止让命运主题重返,包括悲剧英雄睥睨命运的胜利感、田园风格,也随后在二三乐章出现,第三乐章田园风格中,还暗藏命运似的乐句主题,提醒人逍遥世界中,主体还是人而不是自然。人永不可能融入自然。第四乐章,光是很长很长的序乐那充满悲剧感的小调,贝多芬就把一二三乐章的主题都植入了,然后先以命运风格、快乐颂二主题交杂出现,最后以快乐颂结尾。然后出现大合唱。从这种铺陈第九交响曲的方式,我们不得不说,贝多芬是在对过去作一个总交代总整理。因为英雄、命运、悲剧英雄的对抗与睥睨命运、进入大自然、狂欢,全在这首交响乐曲中出现了。

String Quartet in F Major, Op. 135: I. Allegretto Leipziger Streichquartett - Beethoven: String Quartet in C-Sharp Minor, Op. 131 & String Quartet in F Major, Op. 135
String Quartet in F Major, Op. 135: II. Vivace Leipziger Streichquartett - Beethoven: String Quartet in C-Sharp Minor, Op. 131 & String Quartet in F Major, Op. 135
String Quartet in F Major, Op. 135: III. Lento assai, cantante e tranquillo Leipziger Streichquartett - Beethoven: String Quartet in C-Sharp Minor, Op. 131 & String Quartet in F Major, Op. 135
String Quartet in F Major, Op. 135: IV. Grave ma non troppo tratto - Allegro Leipziger Streichquartett - Beethoven: String Quartet in C-Sharp Minor, Op. 131 & String Quartet in F Major, Op. 135

 贝多芬最晚期的弦乐四重奏,很多人都说很难像过去的作品那般的分析,也比较难理解。因为这时期的作品贝多芬已逾出古典乐派的形式太多,变得自由不拘格,他过去一直处理的沈重的英雄对抗命运的风格、和欢愉的田园风格也不复现,调性转换与变奏形式都更加的任意。这种曲风,是自己跟自己的告白,是从外在世界进入寂静的心灵世界。但是,我们有理由说,这种告白过程,出现了另一个他者/主体。

 最后的弦乐四重奏,贝多芬除了擅长使用不拘形式的变奏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很频繁的使用双主题赋格。过去贝多芬曾同时处理命运与田园,但终究有先后顺序,且其中一个主题随后淡去、另一个主题随后凸显,这是一种时间上必然的交错。可是双主题赋格就不一样了,双主题赋格是在同一时间中处理两个命题,并无一主题淡去、另一主题越来越明朗清楚的时间交错。这不仅是高难度的作曲技巧,最重要的是,以贝多芬音乐中的哲思特点,这已清楚陈述贝多芬到生命最晚期,已去芜存菁,只剩下两个悬疑的命题要解决。这首曲子(Op.135),贝多芬自己透露出这两个命题的基调。一个主题是严肃的基调,贝多芬自己写下:“Must it be?”,另一个主题是轻快的基调贝多芬自己写下:“It must be!”这就是贝多芬临终前要处理的双主题,但是却不再是抗议的、呐喊的,只剩下沉思,与接纳后的平静。贝多芬自己就在第三乐章写下标题:“Peace”而第四乐章,贝多芬又从严肃的“Must it be”?与轻快的“It must be”!双主题交错进行下,以轻快幽默的拨弦结束整首曲子。那个曾被他抗议著、求告著、呐喊著的主体,在邀请伴随进入他的内省世界、一齐面对他的一生之后,终于让贝多芬平静的轻快的幽默的接纳了他的一生。他终于和解了。跟自己和解、跟命运和解、跟上帝和解。

 贝多芬这一生最匮乏的就是爱。因此他的音乐严肃深沉、甚至是严厉的,到了晚年的大和解,是多么让人不可思议的一个心灵历程。这是一种神秘体验,是贝多芬只能透过音乐来言说的神秘,而我们,也必须透过这种聆听,进入那不可言说的、两个主体间的从对抗呐喊,到哀告、到成为生命陪伴者的神秘历程。


Mozart: Piano Sonata No.14 in C minor, K.457 - 2. Adagio Mikhail Pletnev - Mozart: Piano Sonatas


为何要建立巴赫微信群?——让我们回到巴赫时代,他是否会希望自己的听众人人都学习乐器、学习音乐理论?他写作音乐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是为了每个人的成为孤独聆听者?还是通过音乐让人们相互理解,幸福生活在一起?提出这几个问题,建立巴赫微信群的原因,也就不难理解了,那就是通过巴赫的音乐,让古典音乐把人团聚在一起,然后一起慢慢成长,不断学习古典音乐知识,让每日聆听变成一种习惯的美好生活方式。欢迎音乐专业的同学多带动非音乐专业的朋友,也欢迎非音乐专业的朋友,坚持聆听,每天进步,拉近专业与分专业的距离。除了巴赫群,大家还可以进入没有主题的古典音乐群,自由分享一切古典音乐内容。

Toccata & Fugue In D Minor, BWV 565 (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作品565) Amadeus Orchestral Academy - 100 Classical German Masters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