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椎间盘突出是常见的肌肉骨骼问题,症状发作的时候会令人坐立难安无法使力,疼痛到严重到影响日常的活动以及睡眠也是时有所闻,甚至到最后忧郁、心情低落等状况也很常见。 临床上最常被问的问题之一就是—到底椎间盘突出该怎么治疗才会有效,才会好呢? 椎间盘突出状况有很多种,针对不同状况也都各有不同的治疗方式与效果,任何治疗都一样,必须针对每个人不同的状况去客制化才能得到最好的效果。 以下与各位分享一个我遇到的案例以及治疗的成效。 个案状况 个案是一位年约五十的职业妇女,工作需久站以及走路,今年(2019)7月时发现右膝外侧疼痛以及右脚背麻木的状态,疼痛区域接近下图L5以及S1的部分。 早上起床时腰及脚都会有严重的疼痛,需要过一段时间后才能够恢复。 而最令她困扰的是,走路时能够走,但是走路会让膝盖外侧疼痛,严重的影响她的生活,而每天起床时都需要迎接疼痛也让她身心俱疲。 她在民国90几年的时候曾经有腰痛,那时是久坐一段时间站起来的时候会有右膝刺痛的状况。 她到本所来求诊的时候距离症状发作已经过了约三个月,换过了不少地方做治疗但是症状改善都相当有限,神经外科的医师有建议要开刀治疗,但个案本身不愿意,希望能够寻求保守治疗去处理这个状况。 比较特别的是个案本身已经换过很多种治疗方式,前前后后也花了很多时间以及心力在这上面,因此刚来的时候其实半信半疑,很怀疑自己能够好转。 动作测试以及评估
状况分析 身体的活动严重的受限,肌肉跟筋膜也非常的紧绷,推测这个人脊椎的活动量较少,可能有腰椎关节活动不顺的问题。 腰椎的小面关节活动不顺及神经张力过高的现象显示脊椎关节动作功能受限,可能有某几节的神经根受到压迫,搭配疼痛的区域以及医师的检查结果可以推测造成本次症状的主因可能出现在腰椎与荐椎交界处或是其相关的组织。 治疗策略 对于这个患者而言最迫切需要的有两件事,一个是需要增加腰部的活动性,增加椎孔内部的空间以及关节内的循环;另外一个是减轻神经张力避免压迫的情况继续恶化下去。 此次治疗首先利用筋膜放松(fascia manipulation)治疗前弯以及后仰相关的筋膜,整体性的降低下肢的紧绷度。 再利用肌肉能量技术(muscle energy) 矫正脊椎减少错位,增加椎孔空间。 治疗到这边再次检查时发现麻与痛的改善不如预期,但是处理完脊椎错位以及紧绷的筋膜之后躯干的活动角度从无法后仰变成能够后仰10-15度。 怀疑可能是神经在体内的滑动依然不顺,循环较差,因此利用神经松动术拉扯神经,藉由牵拉增加神经内部的循环以及增加神经在体内的滑动性,减少压迫。 经过治疗之后再次检查发现她直膝抬腿出现麻感的角度从约50度增加到70度以上。 本次治疗成功的让她的身体活动度变大,减少了麻以及痛的范围,更重要的是替她找到了治疗的方向,知道哪些动作可以让症状减轻,回家就可以藉由运动加速身体的修复。 结论 临床上遇到的这类患者很多都会把治疗的焦点集中在脊椎压迫的部分,但往往治疗的成效不彰,或者是治疗后症状有好转,但是却总是觉得差了那么一点。 遇到这类状况的时候以我的经验,通常去检查周边神经的状态都会发现相当的紧绷,针对神经卡陷的部分放松筋膜跟神经之后效果都相当不错。 建议有相关的问题的患者不妨多一个思考方向唷! 文章来源:晉熯脊骨物理治療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