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伟大事业的第三个接班人

 邵兵pxivl44jq3 2020-04-24

去年4月,还不满三十四岁的蒋凡,第一次成为舆论焦点。

当时,美团创始人王兴将他称为阿里“太子”,一直以来并不高调的内向男蒋凡,就这样进入了公众视野。

虽然他自己和阿里,都不愿认可这个热乎到烫手的头衔,但蒋凡在2019年的雄起,确实气势如虹。

3月,他由兼任天猫总裁、董事长、总经理,成为淘宝、天猫两个万亿电商帝国的掌门人。

5月,他进入阿里经济发展执行委员会,成为阿里最有权力的人之一。

6月,他成为阿里最年轻的合伙人。

按照阿里制度,合伙人至少要加入阿里工作满五年。蒋凡早年是个走技术路线的创业者,曾创立移动数据分析公司友盟,2013年被阿里连公司带人收入囊中。

算一算,刚刚够上五年这条杠杠。

哪怕是在高举高打年轻化的阿里,这也算是无上荣耀,预示前途无限光明。

一年之后,还是4月,虽然没有登上热搜,他却因为一场正宫明牌掀桌,手撕网红小三的肥皂戏码,慷慨大度的邀请在疫情中沉闷良久的全国人民,来了场酣畅淋漓的全民瓜宴。

有人感慨彩云易散琉璃碎,哀叹内向技术宅人设全无用处,浓眉大眼照样背叛革命。

有人则奉劝莫用错了同情,高看了人性,顶级公司摸爬滚打多少年,可不能是个外面坏人哄哄就入港,家里狠人吓吓就认怂的傻甜,无非欲望名利,看戏就好。

有人则把注意力放在阿里对蒋凡的取舍抉择上。

目前,蒋凡已自请内部调查。两个方面的问题,无论是和被撕网红之间的利益输送嫌疑,还是个人公众形象与企业价值观之间的冲突,随便爆一个,“太子”多半就悬了。

而这仿佛又一次印证,“太子”这活不好干,无论是昭告天下正式册封那种,还是含糊隐约众望所归的那一挂,都太高危了。

要想当伟大事业的接班人,能力素质不说,如何应对成倍袭来的压力,如何抵御成倍涌来的诱惑,都是巨大的挑战。

走错一步,就会掉落冷宫。

***

说起来,蒋凡之于阿里,已经是第三个“众望所归”的“太子”。

第一位是陆兆禧,2013年直接从马云手里接过阿里集团CEO的职位。

马云在卸任演讲中深情的说,恳请所有人像支持我一样支持陆兆禧,像信任我一样信任陆兆禧。

可是,在陆兆禧折戟社交之后,很快失宠。他没有成为马云之后的阿里二世,倒是成了马云之后第二个宣布退休的人。2016年,在47岁的盛年归隐。

江湖风口浪尖的第二位“太子“,变成了俞永福。一篇《阿里'太子'俞永福登顶之路还要跨四道考验》在坊间传的沸沸扬扬。可没过多久,俞永福执掌的大文娱业务表现不及预期,他也淡出了阿里核心圈。

这样排下来,蒋凡算是“三太子”,是伟大事业传说中的第三位接班人。

与接连在业务上栽跟头的两位前辈相比,蒋凡加入淘宝以来,一直顺水顺风,意志、能力和气运尽显;all in 无线,接手手机淘宝,完成大象转身;切入直播领域,打开电商新局面;步步为营打下沉,死扛拼多多来势汹汹的增长势头。

这让“三太子”的储君传闻成色甚足,在枪林弹雨中英气勃发,却没曾想,床上有雷。

“三太子”这个头衔,好像确实比一般的“太子”更招是非。

要知道那陈塘关前厮杀得不可开交的两位“三太子”,一个被抽了筋,另一个自刎,虽然被仙人救活了,却永世不得洗刷白莲花之名。

酿成大祸的,不也是一场没啥意头的湿身嘻游?

另外一位有名的“三太子”,则被迫任劳任怨驮着唐僧暴走十万八千里,台词比沙和尚还少。

更要命的是,甭管是死是活,成佛成仙,这仨没一个继位成功的。别说东海西海,连个陈塘关总兵的位子都接不过来。

更别说阿里恁大家业了。

***

不过,看看其他几个巨头家的昔日“太子”,阿里可能还算好的。

君不见华为李一男,在接班传言甚嚣尘上、和任老“情同父子”有模有样的当口,离开华为,原因不明,自立门户和老东家抢了一把市场,被华为穷追猛打。

他在转战电动车领域,召开产品发布会的第二天,被深圳警方带走,因内部交易罪获刑两年半。

您再看百度李明远,29岁晋升副总裁,30岁进入最高决策层,堪称传奇。两年之后,却等来公司职业道德委员会一封全员内部信,通报他与被收购公司负责人私下经济往来。

第二天,他在朋友圈写长文称自己没有任何贪腐,史称“太子鸣冤”。不过,在百度官方的表态中,他依旧是“主动认错,主动提出引咎辞职”。

也许真像有人说的,其实这些IT互联网巨头,本来就身处极度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中,压根放不下一张安静的太子宝座;又各自在发展历史中形成了复杂微妙的内部治理结构,加上创始大佬普遍尚在盛年,至少也是人老心不老,要个太子作甚?

反倒是阿里张勇这样的,很少被安上“太子”名头,却不显山不露水接过了伟大事业,至少是接了一部分。

***

不过,目光再放远些,史书翻翻,就会发现太子这行当高危,真是自古以来,源远流长。

秦始皇千古一帝,未立太子,最像太子的大儿子扶苏,一番劝谏惹恼父皇,直接发去河套戍边监军,后来更是被幼弟胡亥、奸臣赵高,一封书信逼得自刎。

汉代逐步建立统一帝国的太子制度,高祖太子刘盈,因为父皇宠爱年轻的戚夫人,差点连着母亲吕后一起被废。

文帝的太子算是安稳了一代,到了景帝时候,太子刘据,同样因为母亲失宠被废为藩王,他谨小慎微,生怕被人接着陷害,可还是吃了个侵占宗庙土地修建宫殿的控告,被抓到官府受审,被迫自杀。

到了一代雄主武帝之时,太子这行当的高危,又上了一个台阶。

武帝的长子刘据,作为唯一嫡子,七岁就当了太子,位置异常巩固,一当就是三十来年,已经刷过查尔斯太子的一半记录,而且随着父皇年岁渐长,常常代替监国执政。

可这样一来,两人政治风格的差异可就暴露了。和风雷刚猛、严刑峻法的武帝相比,刘据比较宽仁,深得民心,结果被武帝嫌弃才能不足。而武帝手下一帮酷吏,深恐太子继位后被边缘化,开始趁隙散布谣言,诬陷太子在宫中扎小人诅咒父皇早点死。结果,无以自清的太子愤而起兵诛杀构陷之人,结果父子二人在长兵戎相见,繁华的都城尸山血海,自己也兵败身死。

强汉的太子不好当,盛唐依然如此。史家统计,终唐一世,正式皇太子一共29位,只有16位成功接班,成功率刚刚超过五成。失败者绝大多数下场凄惨。

第一位唐朝太子,下场就不好。这便是高祖李渊的嫡长子李建成,被弟弟李世民在玄武门亲手射杀。随后,他的五个儿子被夺位成功的叔叔,在一天之内全部杀光。

所谓天家无情。连给太子做儿子都是高危。

李世民立的太子承乾,也没有逃过轮回。在兄弟争斗中失败被废,死于流放。值得一提的是,这位太子失去信任,直至遭到废黜的缘起,和私生活有些关系,而且,同样是一段不该发生的恋情。

原来,太子恋上太常寺的一个乐童称心,热恋之下,同吃同睡。

父皇知道后大勃然大怒,下令处死称心。结果,太子心中割舍不下,在东宫偷偷修了个小屋,立像祭祀,终日痛哭徘徊,而这又传到了父皇那里。父子之间的死结,终于是解不开了。

掩卷而思,为何太子难做?

这里面坑太多。当了太子,就意味着成为父皇、百官乃至全国的关注焦点,众望所归也是众矢之的,犯不得错,压力巨大,可人又焉能不犯错?

你当太子,你的兄弟期望落空,父皇的臣子还要考虑将来适应你的风格,这背后就会扯出复杂的利益纠葛,弄不好就会失控。

至于太子自身的心态与期望把控,往往也非常人所能驾驭。

而太子与父皇如何相处,分寸如何拿捏,更是艰难凶险。低调克制,容易被怀疑才能平庸;积极进取,又会被疑心急于上位。和大臣关系疏远,那是难服众望;和大臣打成一片,那又是结党营私。若父皇是雄主英主,那更是难上加难。要安安稳稳把伟大事业接到手里,可真没那么容易。

再看巨型企业帝国的接班问题,虽然少了些血腥杀伐,但归结于政治,归结于人性的那些因素,其实并没有本质不同。正因如此,英伦那位安处六十年的老太子,其实理应敬重。当然,若不是君主立宪,架空王权,争斗的目标淡化了不少,是否能如此母慈子孝,怕也难讲。

***

不过,说起“三太子”,和我们山水相连的东邻倒有一位,不仅接过了伟大事业,而且一时间风生水起,叱咤风云,也是稀世的异数了。

这位“三太子”比蒋凡就大一岁。蒋凡在阿里如日中天的时候,曾被好事媒体列为中国最牛80后。不过,相比这位,成色恐怕还是差了一些。这位可是球级“最牛80后”。

这位“三太子”上面有两个哥哥,大哥很早失宠,二哥却着实被列为接班对象,培养考验了好一阵。“三太子”最后接班,据说是靠果敢和魄力胜出,而且外形“酷似先王”,加分不少。但这背后,不知还有多少不为人知的惊心动魄。

2010年,蒋凡刚刚创立友盟,准备在移动数据这个赛道大展拳脚时,这位“三太子”已然雷霆万钧接过权柄。

他的伟大事业,要按经济体量算,和阿里尚有差距,却足以撬动东北亚乃至整个世界的变幻风云。

而当2013年蒋凡卖掉友盟,拿到8000万美元实现财务自由之后,只身加入阿里,在冥冥命运指引之下,准备向“三太子”之位进发之时。另一位“三太子”,已通过内部一系列杀伐决断,使手中权力无比巩固。

如今,在世人猜度蒋凡的“太子”之位,还剩几分把握的时候,对另一位“三太子”命运关切,也隐隐浮上了你我心头。

阿里何去何从,和拼多多等竞争对手的厮杀又会走向何方,这是大事,甚至可能会影响未来的消费格局。但可能对产生重大影响的,并不只有这个。

而这两位还有个不易察觉的共同点。

虽然蒋凡在阿里的赫赫功业,与对流量的理解的把控息息相关,号称阿里流量王;另一位更是多少年来的世界级流量霸主,无论出场,或者不出场,都足以成为热议焦点。

可甭管你对他们多关心,在热搜榜上,你始终找不到他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