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学中医好榜样系列之宏儒硕学】自学成才的中医大家萧龙友

 一起践行治未病 2020-04-24

努力当自强,精进在路上 

本期导读

既无家传无师承,宏儒硕学成大家。

四书五经从小诵,为母治病学不停。

川中霍乱大流行,万家生佛大善行。

身居要职遇乱世,弃官行医享盛名。

【自学中医好榜样系列之宏儒硕学】

自学成才的中医大家萧龙友


人行道生命修炼 一起践行治未病 


    一天浏览故宫博物院网站,无意之间看到了被誉为北京四大名医之一的、自学成才的中医大家萧龙友的信息。(文末附录故宫博物院萧龙友的介绍)

简单的介绍令人肃然起敬:

1、高寿90,不仅在当时,就搁到现在也是长寿楷模;

2、参加了科举,任了官职,当为人杰,堪称做人的楷模;

3、自学中医,以中草药治疗霍乱,声名大振,堪称行医的楷模;

4、弃官行医,以其精湛的医术被誉为北京四大名医之一又创办了北平国医学院任院长,堪称宏儒硕学、自学中医的楷模;

5、身兼多职,为中国中医事业奉献一生,堪称弘扬中医发展的楷模;

6、将心爱的文物收藏捐献与故宫博物院,堪称大德之楷模。

7、将生前珍藏的数千册宝贵医书,全部献给了中医研究院及北京中医学院,堪称大爱之楷模。

    今天与自学中医的很多同道一起,向自学成才的宏儒硕学、中医大家萧龙友致敬,了解他的人生故事,有这样的楷模相伴,在自学中医的路上“道不孤,必有邻”。

自学成才的中医大家、京城四大名医之萧龙友

萧龙友(1870-1960)名方骏,字龙友,别号息翁、不息翁。

1870年2月13日,萧龙友出生于四川雅安,祖籍四川三台县。身为长子,自幼严受父教,每天诵习诗书,直至深夜,熟读四书五经、诗赋帖括、四史诸子,同时书法也受到了严格的训练。

先生既无家传又无师承。他童年时因母亲多病,留心于医药,经常到族人所开设的药铺去请教,渐而在少年时期即能辨药真伪,以后在书院读经史之暇也阅览方书。在读老子及诸子学说中,受到一定的启发,因而悟及岐黄之奥妙,加深了他对中医基础理论的信任及兴趣,进而认真反复地学习研究内、难各经。后因母亲“血崩”久治不愈,促使他更加努力学习历代诸医家名著,而略有心得。

1892年(22岁),川中霍乱流行,仅省会成都日死八千人,棺材店无货可卖,绸布庄白绸断销,整个成都陷入一片死寂之中。人心惶惶,街头一片凄凉,路断人稀,店门紧闭,很多医生因惧怕被传染,不敢医治。

正在尊经书院求学的萧龙友,置个人生死于度外,挺身而出,约同当地中医陈蕴生先生,沿街巡治,甚至在街头支起大锅,熬煮汤药,免费发放,用中草药救治了大量濒死病人,使很多病人得以转危为安,控制了疫情的蔓延。萧龙友的这一举动,不仅博得病家感谢,也受到书院师长及学友的称颂,人们称赞他为“万家生佛”。经此一事,他声名鹊起!

1897年(27岁),萧龙友赴京参加科考,取得贡生,从此步入仕途。进入仕途后,虽在官守,身居要职,也未间断研究医学。当时所译西医书籍亦多浏览,并在公余之暇以医问世,辄见小效。所以当时的内务部及主管卫生机关多聘请他为考试中医士襄校委员,并因而取得医师资格。复以自感数十年浮沉宦晦,于国于民无益,更加深了从医的决心。

1928年(58岁),南京国民政府北伐,北洋政府灭亡。他正式弃官挂牌行医,街门坊上挂亲笔书写的"萧龙友医寓"木牌,于是在北京民间流传"言菊朋下海,萧龙友挂牌"。

萧龙友名声大噪,医道精妙,在京城妇孺皆知,受到各界人士推崇,被誉为京城四大名医之首。连当时的德国医学博士,遇到疑难杂症都会请萧龙友去医院会诊。要知道在此之前中医能进西医会诊尚无先例!

1928年(60岁),与孔伯华商议自筹资金创办了"北平国医学院",培育中医后继人才。

1929年,南京政府公布了“废止中医案”,立即引起全国医界和公众的哗然。1943年,迫于国民党当局的压力,医学院才被迫关闭。

(北平国医学院开学时师生合影)

先生义愤填膺,当即作《七律》三首,以示对国民党当局的不满。选录一首如下:

 律

闻北平各医校因当局干涉,均已停办,感而赋此,意有所在,不计词之工拙也。    

不重中医国必危,当年保种是轩岐。

 讲明生理人繁衍,说透天元族大滋。  

黄帝子孙盈宙合,僦师徒众满中畿。

倘教知本同医国,四万万人孰敢欺。

1949年(79岁),新中国成立,萧龙友虽年近八旬,但仍壮心不已,将自己别号“息翁”改为“不息翁”。他担任全国第一、二届人大代表、中医研究院名誉院长等职。

1953年(83岁),萧龙友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56年(86岁),根据萧龙友的提议,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成立了四所中医学院。萧龙友还是中学课本里名医李时珍画像的原型。

1960年10月20日,萧龙友病逝,享年90岁!

萧龙友一生经历,可谓传奇,从政界到杏林皆为名士。医术方面既无家传,又无师承,全凭自学成才,以一流的医术名满京城。他与孔伯华、汪逢春、施今墨并称为“京城四大名医”。

先生一生忙于诊务,无暇著述,仅留《现代医案选》、《整理中国医药学意见书》、《息园医隐记》、《天病论》等文。

 家人尊重他的愿望,将他生前珍藏的数千册宝贵医书,全部献给了中医研究院及北京中医学院。并将他多年来珍藏的珍贵文物古玩,捐给了故宫博物院。为此,故宫博物院为他举办了展览会。 

 据故宫博物院网站披露:

    萧龙友(1870—1960年),本名方骏,字龙友,号“息翁”,晚年改号“不息翁”,四川省三台县人。生于1870年2月13日,1960年10月20日病逝于北京,享年90岁。清末曾参加科举,早年自学中医,以中草药治疗霍乱,声名大振。1914年到北京,任内务部中医顾问等职。1928年弃官行医,以其精湛的医术被誉为北京四大名医之一。1930年他与孔伯华联合创办北平医学院,任院长。 

        新中国成立后,他曾任北京市中医师考试委员会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科院生物地学部学部委员(院士)、中国中医研究院名誉院长等职。曾当选为第一、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萧龙友先生于医学之外,熟读经史,喜好收藏文物。1961年萧龙友先生的子女萧瑾、萧璋、萧秾华、萧重华、萧民华遵照其遗嘱,将其所藏书画、碑帖、瓷器、古墨等140余件(套)文物捐赠故宫博物院。

 下期见……

简单的方法,如同万金油一般,方便好用,一学就会,一用就成,作为普通百姓,容易掌握,这就是好方法。

正所谓“闲时学,急时用,平时松,急时空”,愿您“处处留心艺不压身,信手拈来手到病除”!

让我们行动起来,世界从此没有病患!帮助自己,帮助别人,善莫大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