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要求: (1)内容必须真实、准确,与工程实际相符合; (2)应采用耐久性强的书写材料,如碳素墨水、蓝黑墨水,不得使用易褪色的书写材料,如红色墨水、纯蓝墨水、圆珠笔、复写纸、铅笔等; (3)应字迹清楚、图样清晰、图表整洁,签字盖章手续完备; (4)所有竣工图均应加盖竣工图章。竣工图章的基本内容应包括:“竣工图”字样、施工单位、编制人、审核人、技术负责人、编制日期、监理单位、现场监理、总监; (5)利用施工图改绘竣工图,必须标明变更修改依据。凡施工图结构、工艺、平面位置等有重大改变,或变更部分超过图面1/3的,应当重新绘制竣工图。 (2)报审时间及审核通过时间不应晚于开工时间; (3)先由现场监理审核签字,再由总监签字,并应签署审核意见。 (2)遵从的规范和标准应无误(应为现行有效版本); (3)各工序施工标准(强度及严密性试验尤其应注意)应正确; (4)进度计划应说明开竣工日期,并应将进度横道图附后; (5)应有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 (2)焊工合格证应使用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特种设备操作人员资格证,资格证内应有符合本工程焊接内容的考试合格项目,并应在审验有效期内。 6.开工申请表 计划开工的日期不得早于申请报批的日期,此项应由项目总监签字批准。 (1)焊缝数量应与管材长度、管件及阀门数量相适应,编号应连续; (2)对PE管焊接,检查内容与连接方式应对应; (3)对钢管焊接,焊缝外观尺寸应注意,余高h与宽度b的关系为:h≤1+0.2b,探伤报告应附后,报告日期与实际探伤日期应一致,探伤比例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各检查项目填写内容应符合相应防腐技术规程要求。比如3PE与聚乙烯胶粘带两种防腐,其搭接宽度、结构、检漏电压等均不相同,应注意区分。 管顶0.5m以内及以上的每层夯实厚度及方法应符合规范要求;密实度检查,若未用环刀取土做实验,不应填写具体数据,在该栏内划“/”即可。 长度、起止点应与图纸、工序报验单一致;吹扫压力不得大于设计压力且不得大于0.3MP;分段吹扫长度应符合规范要求;吹扫结果应用规范用语进行描述。 (1)规格:使用D或DN表示时,其后的数据必须与其相对应。如D219用DN表示时应写为DN200; (2)安装位置:主管阀门应写明具体桩号或具体位置数据,支管阀门应写明××桩号处支管阀门; 科普:De、DN、D、d、Φ各符号的含义 DN:是指管道的公称直径,既不是内径,也不是外径,更不是内径和外径的平均值,(最近网上很多人误传说DN是内径外径平均值,很多人直接复制过去,别人错了自己也不知道,所以强调一下公称直径不是内径和外径的平均值),公称直径是为了使管子、管件连接尺寸统一,采用公称直径(也称公称口径、公称通径)。例如焊接钢管按厚度可分为薄壁钢管、普通钢管和加厚钢管。其公称直径不是外径,也不是内径,而是近似普通钢管内径的一个名义尺寸。每一公称直径,对应一个外径,其内径数值随厚度不同而不同。公称直径可用公制mm表示,也可用英制in表示。管路附件也用公称直径表示,意义同有缝管。水、煤气输送钢管(镀锌钢管或非镀锌钢管)、铸铁管、钢塑复合管和聚氯乙烯(PVC)管等管材,应标注公称直径“DN”(如DN15、DN50)。 De:是指管道外径,PPR、PE管、聚丙烯管 外径 ,一般采用De标注的,均需要标注成外径X壁厚的形式。 D:是指管道内径。 d:指的是混凝土管公称直径 ,钢筋混凝土(或混凝土)管、陶土管、耐酸陶瓷管、缸瓦管等管材,管径宜以内径d表示(如d230、d380等)。 Φ:指的是无缝钢管的公称直径,也可表示管材的外径,但此时应在其后一般乘以壁厚。如:Φ25×3,表示外径25mm,壁厚为3mm的管材。对无缝钢管或有色金属管道,应标注“外径×壁厚”。例如Φ108×4,Φ可省略。 各种管子的不同标注方法 (1)水煤气输送钢管(镀锌或非镀锌)、铸铁管等管材,管径宜以公称直径DN表示(如DN15、DN50); (2)无缝钢管、焊接钢管(直缝或螺旋缝)、铜管、不锈钢管等管材,管径宜以外径D×壁厚表示(如D108×4、D159×4.5等); (3)钢筋混凝土(或混凝土)管、陶土管、耐酸陶瓷管、缸瓦管等管材,管径宜以内径d表示(如d230、d380等); (4)PPR、PE管、聚丙烯管 外径 ,一般采用De标注的,均需要标注成外径X壁厚的形式; (5)Φ-无缝钢管或有色金属管道应标注“外径×壁厚”,如:Φ108×4。 (1)试验用压力表量程应根据设计压力选用0~1.0MP或0~0.6MP,应提供检定报告且检定报告日期不得超过半年; (2)试验开始时间应晚于吹扫合格时间,且应有合理的时间间隔; (3)语言描述试压过程应有“强度试验合格”的结论性意见; (4)应分中、低压,分系统分别填写; (5)试验压力小数点后应保留3位数。 (1)试验用压力表量程应为0~0.6MP,应提供检定报告且检定报告日期不得超过半年; (2)试验开始时间应晚于强度试验合格时间,且应有合理的时间间隔; (3)记录开始与结束时间:上下表应一致; (4)应每小时记录一次数据,共应有25个记录; (5)应分中、低压,分系统分别填写; (6)试验压力小数点后应保留3位数。 (1)应在对应报验项目前划“√”; (2)同一工序的报验:前后两次的桩号区间应衔接完全,不得出现空当或重复;在最终整理资料时应将该部分内容按桩号先后顺序放在一起; (3)不同工序的报验:应按工艺流程的先后顺序排列资料;同一桩号区间先后两个工序的时间顺序不能错乱(比如回填时间不得早于焊接时间); (4)名称应具体:如设备安装工序,应写明“调压柜安装”或“调压箱安装”;管道油漆 、防腐工序,应写明“管道油漆”或“ 管道防腐”; (5)报验单内签字、盖章、日期必须齐全。 (1)隐蔽部位:应注明桩号区间; (2)示意图:应标明隐蔽的名称;加套管时,应标明套管长度、规格、型号;图示应形象,比例基本合理。 所有图纸变动内容(包括管材变更)均应有技术核定单或设计变更,且各方签字盖章齐全;当变更涉及材料增减时,应注明材料增减的准确数量。 (1)应标明工程起点、终点的桩号和坐标,其桩号和坐标应与竣工资料一致; (2)应在平面图上标注转点、折点、变坡点的桩号和坐标; (3)应标注所有管件、阀门的桩号(或坐标)、规格型号、数量; (4)工程变更的内容应在竣工图中标注出来,变更部位应与技术核定单一致。修改应规范、彻底(比如,被变动的管线应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