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梦的力量》:梦境不仅仅是内心的涂鸦,而且具有意义和目的

 爱读书的二小姐 2020-04-24

每个人都会做梦,有的人在梦中惊醒,有的人从梦中得到启发,有的人能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在做梦,有的人怎么也记不起来自己昨天晚上梦到的场景。

关于梦境,似乎总是蒙着一层神秘而迷人的面纱,让人想要一探究竟。从周公解梦,到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研究梦境的大师们,也一直孜孜不倦地想要解开梦之谜团,虽然至此仍无法准确解释为什么会做梦,梦境是否有特定的含义,但也一步步推进了我们对梦境的了解。

而《梦的力量》这本书,其实就相当于我们与梦境进行沟通的阶梯。

作者艾丽斯·罗布是《纽约杂志-我们的科学》的专栏作家,因为对“清醒梦”的强烈兴趣而开启了自己的探梦之旅。在这本书中,她梳理了自古以来人们对梦境的看法和研究,并通过丰富的案例来解析梦在情感、认知等方面扮演的角色,让我们重新认识了梦境。

事实上,了解梦境不但有利于我们摆脱噩梦的纠缠,获得更好的睡眠质量,也能帮助我们指点生活中的迷津,挖掘出梦境中潜藏的宝藏。

梦境中有艺术家创作的灵感,比如莫言就说过“很多人问我小说灵感在哪,我多次说来自梦境”这样的话。梦境中也有内心情感和自我意识的投射,比如伦敦探梦专家沙茨曼,在招募了大量实验者进行研究后,就得出梦“不仅仅是在心里涂鸦,而且具有意义和目的”的结论。

相比于逃避内心和压抑自我的理性选择,梦境更能跳出寻常思维的局限,释放出我们的真实感受,进而让我们得以窥探自己本心的意愿,而不因为身在其中陷入被动。

可以说,梦境让更接近于问题的答案。捕捉梦境中的意象,有利于帮助我们解答一些困扰已久的问题,让我们在摇摆不定中找到自己真正的选择。

有趣的是,艾丽斯·罗布还提出一个值得一试的尝试,那就是记住梦境,并以此来对抗梦魇,抓住一闪而过的念头。在三四个快眼睡眠阶段把自己唤醒,晨起时先回忆自己的梦并记录下来,改变睡姿来回忆之前的梦境……种种方法,都是为了做清醒的梦,把梦境彻底转化成自我的力量。不得不说,这是个让梦境价值最大化的练习了。

都说人生如梦,但如果只当是做了一场梦,也许化学家凯库勒会错过环状苯结构的发现,很多人的童年记忆《查理和巧克力工厂》就不会诞生,我们也会和了解自己的好途径擦肩而过。或许,重视梦的价值,你也能遇见惊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