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正的高手都是善用阳谋、多积阴德

 张东键 2020-04-24

不管在什么年代,一个真正有格局、有能力的高手,都有两个基本特点,一个是善用谋略而不阴暗,一个是多行善事而不张扬。

善用阳谋,是因为对人性有极高的洞察力,能看到大众看不到的地方,不需要采用那些毒辣残忍的计谋。这样的人在输赢定局后,对手往往心服口服,甚至转而支持原来的敌人。

一个人如果不在世间做事,基本上不会涉及到谋略之事。但中国文化在汉代以后,基本是以儒家为主。儒家讲求积极入世,入世需要面对的是各种复杂的人事局面,不是光靠仁义道德和书本上的那点东西就可以的。

历史上立功的大儒,哪一个不是充满争议?因为做任何事情,根本上是利益问题,凡有利益之处,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必然会是一部分人拍手称快、一部分人咬牙切齿。

所以但凡想做点事,都会障碍重重, 这时候就会涉及到谋略。历史上善用谋略的人很多,不管是儒家还是道家。但总得说来,善用阳谋的人不多,大部分人都是以阴谋成事。

古代皇帝或者将军身边的谋士,大抵也是以阴谋成事。但阴谋这个东西,经常使用,犹如七伤拳,伤人的同时也会伤到自己。因为阳谋的本质是尽量给人以生路,而阴谋的本质是肃杀而绝人后路。

一个护的是生机,一个养的是杀机,久而久之,两种人的心性差别可想而知。那些高僧大德,与人接近时,能令人心生欢喜;而世间长行奸险狡诈之事的人,与人接近时,总是有一股冷意。其中的差别正是在此。

所以《史记》中记载,刘邦的谋士陈平曾感慨:”我多阴谋,是道家之所禁。吾世即废,亦已矣,终不能复起,以吾多阴祸也。“

陈平辅佐高祖打天下,有很大的功劳,但此人爱用一些阴险、上不得台面的计策,极其伤德性,估计陈平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生前就预测,说他去世以后,对子孙的福泽恐怕无法延续。

而历史上,陈平家族到了孙子辈就因为子孙犯事而被废了封号。我们现在的人都喜欢学那些谋略之书,应该好好思考一下其中的利害关系。

可能有人会说,很多人也喜欢使用阴谋诡计,但是并没有受到伤害啊。确实,我们身边总会有一些聪明伶俐之人,喜欢不择手段,但事业顺风顺水。但我们看问题要从长远来看,不能只看眼前。

别人不择手段可能暂时毫无大碍,但你不择手段就不一定好使,因为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就好像一个碗,如果把一个人的福报比作碗里粮食的话,有的人一出生,碗里就是满满的粮食,有的人一出生则少得可怜。

如果这个时候碗底有了一个漏洞,那么那个碗里装得很满的人,要漏比较长的一段时间,粮食才漏完。而那个一开始装的粮食就很少的碗,很快就漏光了。

善用阳谋的人,有好生之德。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活在一个最大的阳谋之下,那就是国法。国法是为了一国的长治久安而设立的,敢铤而走险的就会受到惩罚。但法并不是偷偷摸摸颁布的,每个人都知道,就看自己的选择了。

从国法这个例子,我们就能看出阳谋的特点。使用阳谋的人要做什么都是正大光明的,不会遮遮掩掩。撞不撞枪口的选择权在对方,如果事先声明了,对方还是往死胡同里钻,那就是对方的问题了,这才是真正的高手。

有人可能认为这是书生的迂腐之见,我只能说如果你坚持认为”不管阳谋、阴谋,只要好用就行“,也可以试一试,毕竟人总是在吃了亏之后才能反省。或者也可以多看看史书,历史读多了,对于天道人事就会看得更透彻一些。

多行善事而不张扬,是为阴德。多积阴德,救人之急、解人之困,是给自己培福,而且这种培福,相对于行善而大肆宣扬,具有更大的力量。

古人讲”凡人好行善事,而人不之知,则为阴德;或一时一念感发,或真心诚意之流行,无待勉强,不事矫饰,盖有不期然而然者“,又说”有阴德者,必有阳报“。

那为什么要强调是阴德呢?因为如果做了好事而大肆宣扬,就已经获得了世间之名,这就等于把自己所积之德透支了大半。而行善不留名就不一样了,并没有别人知道,或者说只有老天爷知道,天必赏之。

总结起来,不管是积阴德还是用阳谋,说到底,高手都喜欢养生机,即使是战争,也要追求”不战而屈人之兵“,尽量少杀。而不知利害关系的人,在反复的尔虞我诈中,心性上沾满了杀机,多杀不祥。

其实一个在职场中摸爬滚打久了的人,应该也能发现,那些喜欢尔虞我诈的人,往往在关键时刻赔了夫人又折兵,得不偿失。而且这样的人,往往也成不了大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