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台上台下张火丁(节选)之二十四:《打造京剧现代戏<江姐>7--8》

 cxag 2020-04-24

二十四、 打造京剧现代戏《江姐》(7)

    张火丁的演唱为何能打动青年观众?在于张火丁的演唱艺术达到了一种很高的境界。这种既优美又有穿透力的行腔,做到了将传统与现代的紧密结合。张元在评价张火丁的演唱时说,张火丁的声音或者说演唱不亚于欧洲歌剧,也不亚于流行音乐,这样的精美艺术应该推荐给大家。

    有不少熟悉张元的人,听说张元拍了一部京剧电影《江姐》,不少人都报以怀疑的态度,认为这是不可能的。崔永元是张元的好朋友,他听说张元拍了京剧电影《江姐》,在拍摄期间专门到影棚里探班,看看导演是不是张元。结果“验证”就是好朋友张元所拍摄的《江姐》时,他方才释然。

在剧中饰演叛徒甫志高的宋小川在谈起电影《江姐》时,有一番比较独到的见解:

    京剧电影《江姐》跟过去的样板戏并不相同,也并不是以前的样板戏的程式化,样板戏的表演打上了那个时代的烙印。它是从电影、从京剧的手法入手的,而且它是通过电影手段去控制的……我觉得样板戏是一个时代的产物,《江姐》这个电影不能和样板戏相提并论,它有它的独到之处。《江姐》和样板戏完全不是一码事,它们各有所长,《江姐》有它的所长,它超越了时空界限,而且那个年代的样板戏是那个年代的产物,两者没有本质上的联系。

    宋小川对电影《江姐》的见解是很到位的。京剧电影《江姐》和样板戏不能类比,虽然都是革命题材,都是现代戏,都在艺术上有所创造,都是艺术精品。但是因为时代的不同,以及艺术理念上的差异,所创造出的艺术自然会有较大的差别。与革命样板戏的电影相比较,京剧电影《江姐》更加生活化和人性化,与时代贴得更紧,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有了新的突破。

    说到宋小川,就不能不特述一笔。宋小川与张火丁乃是多年的搭挡。在张火丁出演的一系列程派名剧中,与张火丁搭挡的,主要是宋小川。

    宋小川,中国京剧院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人才研究协会会员,1961年2月2日生于北京。1973年考入中国戏曲学院,初学武生后改小生,师承江世玉、李德斌、付德威、李金鸿、叶少兰、金桐、黄定、衡和华、杨明华等,在校期间学习演出了《雅观楼》、《岳家庄》、《罗成叫关》、《奇双会》、《连环记》、《白门楼》等剧目,1982年毕业分配到中国京剧院。

    宋小川扮相俊朗,嗓音清脆圆润宽厚,文武兼备,表演潇洒自然大方,是一位难得的小生演员。在纪念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教育家王瑶卿先生诞辰100周年之际,与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杜近芳同台演出了京剧《柳荫记》,他在剧中扮演梁山伯,获得成功,引起了戏剧界的关注。1987年拜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叶少兰为师,成为叶派大弟子。同年在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奖赛中荣获最佳表演奖。1994年在凯华杯全国歌戏双栖明星广播电视大奖赛中荣获金奖。2000年在文化部举办的全国优秀青年京剧演员评比展演中荣获一等奖。他曾先后多次随中国京剧艺术家演出团赴香港演出,并先后出访了美国、法国、意大利、德国、日本、澳大利亚、匈牙利等国家,与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袁世海、杜近芳、方荣翔、李宗义、王晶华、刘长瑜、李维康、张学津、马长礼、杨春霞等同台演出了《群英会》、《龙凤呈样》、《谢瑶环》、《玉堂春》、《苏小妹》、《穆桂英挂帅》、《白蛇传》、《四郎探母》、《桃花村》、《赵氏孤儿》、《西厢记》、《望江亭》、《凤还巢》、《佘太君抗婚》等剧目,并自己主演了《吕布与貂蝉》、《周仁献嫂》、《陆文龙》、《平贵别窑》、《罗成叫关》等小生戏。

二十四、 打造京剧现代戏《江姐》(8)

    近年来,他曾参加过多部电影、电视剧的拍摄工作,如《大汉天子》、《琉璃厂传奇》、《曹雪芹》、《朱元璋》、《司马迁》、《西施》、《戏说乾隆》、《霍女》、《梦中情》、《乐昌公主》、《陆游》等,在电影《霸王别姬》中特邀担任香港著名歌星、影星张国荣的京剧化妆师,在京剧电影《江姐》中扮演甫志高并担任副导演,特别是在电视剧《大宅门》中扮演的万筱菊,给广大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宋小川先后与张火丁同台演出了《锁麟囊》、《春闺梦》、《白蛇传》、《江姐》、《梁祝》、《鸳鸯冢》等剧,两人珠联璧合,配合默契,其演技出神入化,将剧中人物塑造得生动传神,是菊苑一对难得的“黄金搭挡”。

京剧电影《江姐》产生了比较强烈的轰动效应,作为领衔主演张火丁来说,应当是最大的亮点。正是由于她精彩的表演,才提升了这部影片的艺术含量。当然,剧中所有的演员都表演得很到位很精彩。如果说张火丁是一朵红花,其他演员就是绿叶,真正做到了红花绿叶两相映。

    张火丁成功塑造了江姐这个英雄人物,并使她具有现代感,能被当代人所接受,所热爱,并非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张火丁把江姐演得很内在,很抒情,很投入,也很美。著名主持人白燕升在看了《江姐》后,对张火丁的评价是“从骨子里像江姐”。张火丁找到了正确的艺术理念,自然就会容易和江姐这个人物融为一体。有人说张火丁的个人气质很像诗,隽永缅邈,气定神闲,演江姐这个人物太适合了。张火丁能成功塑造江姐这个英雄人物,除了她“骨子里像江姐”外,更重要的是她演出了江姐的神采和内涵,演出了她的英雄气,使江姐这个人物“活”在了舞台和银幕上。

    在唱腔艺术上,张火丁在《江姐》一剧中有新的突破。《江姐》中的唱腔十分优美动听,尤为戏迷所喜爱,在全国第三届电视戏迷票友大赛上,有四名戏迷和票友演唱了京剧《江姐》中的唱段,进一步说明了《江姐》唱腔艺术的魅力。《江姐》一剧中的唱腔艺术是“程腔张韵”的生动体现,也是张火丁对程派唱腔艺术的一种发展。记得白燕升曾说过这样一件事,有一天,著名电视体育主持人黄健翔向白燕升要《江姐》中《绣红旗》的曲谱,他是替远在南京的妈妈索要。黄健翔的母亲是戏迷,她唱《绣红旗》这段唱,是为了参加区里的京剧比赛。白燕升说:“那段时间,我接到的观众来信里,有不少人都表达了对张火丁演唱的《红梅赞》、《绣红旗》等唱段的喜爱。我很受触动,在当今,一出新戏,一出现代戏上演后的两三年时间里,核心唱段能够流传,能够传唱,令人叹服。”的确,京剧《江姐》在张火丁的演绎下,艺术含量极高,尤其在唱腔艺术上富有创造力,是唯美艺术的典范。

    京剧电影《江姐》首映式结束后,引起了媒体的普遍关注。中央电视台“艺苑风景线”对张火丁和导演张元进行了长达一个小时的专访。著名程派表演艺术家李世济在观看电影《江姐》之后,十分激动,“程派过去没有这样的现代戏,程派没有这样的电影,我们要把程派这个京剧艺术的瑰宝传承下去。”这位老艺术家动情地说。京剧《江姐》和京剧电影《江姐》,成为中国京剧艺术的奇葩,也成为张火丁艺术上的一座里程碑。

    在京剧现代戏的百花丛中,张火丁主演的京剧现代戏《江姐》是一颗绚丽多彩的艺术明珠。在纪念中国电影百年的活动中,2005年10月23日,《新周刊》“粉墨春秋榜”颁奖典礼暨大型记录片《粉墨春秋》发布会在上海东金贸易中心举办。在这场融合了国粹艺术精神与现代时尚气质的派对上,主办方共颁布了粉墨春秋榜之梨园至尊大奖、国粹传承大奖、荣誉国宝大奖、传统推动大奖和未来之星大奖共5个奖项。谭元寿世家捧起了梨园至尊大奖,著名程派青衣、在《江姐》中饰演江姐的张火丁和《智取威虎山》中杨子荣的扮演者童祥苓荣获国粹传承大奖。102岁的著名票友钱培荣、101岁的京剧界“活辞典”张古愚、96岁的著名京剧坤伶皇后新艳秋、93岁的著名老生王琴生当之无愧地获得荣誉国宝大奖。刘曾复、黄宗江、管仲连荣获传统推动大奖。熊明霞、金喜宝、安平荣获未来之星大奖。张火丁能获得国粹传承大奖,是因为她在京剧现代戏《江姐》中成功饰演了江姐这个英雄人物。《江姐》作为我国第一部流派现代戏,艺术含量很高,在程式、唱腔、舞美等方面都有突破和创新。

【未完待续】

 (欲知后事如何,请继续阅读之二十五《京剧史上的首个工作室1-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