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朝末年有两个异姓兄弟,弟弟借住在哥哥家...

 nygf 2020-04-24
唐朝末年有两个异姓兄弟,弟弟借住在哥哥家用功读书,哥哥提出要求,结婚前三天,要替弟弟入洞房,弟弟无奈,咬牙答应。后来弟弟得志,哥哥落魄找弟弟求助,弟弟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也让哥哥尝了一回“被整“的滋味。
  
有一天,哥哥家来了一位姓林的客人,他见弟弟一表人才,读书用功,就想把他的妹妹许给弟弟。哥哥怕耽误了弟弟的前程,就婉言推托了。

但弟弟得知后却动了心,可因自己吃住都靠哥哥,而哥哥又推托了此事,自己又有什么办法呢?哥哥知道了弟弟的意思后,就对他说:“林家小姐才貌双全,早有所闻,你既然想娶,我也不阻挡,不过成亲之后,我要先陪娘子住三天。”弟弟听后不觉一愣,但思前想后,还是咬着牙答应了。
  
婚喜之日,一切仪式都进行完了。掌灯时分,因有前诺,弟弟把新娘引进洞房后就躲开了,洞房里就剩下新娘一人。这时,哥哥走进洞房,也不说话只管坐到桌前灯下,埋头读书。

开始新娘见新郎如此用功读书,好喜欢。可等到半夜还是如此,实在无奈,自己只好和衣而睡。天明醒来,“新郎”早已不见,又是两晚,都是这样。林小姐暗自伤心落泪,不知新郎为何这样。
  
三夜过后,弟弟踏进了新房,看见娘子正泪满香腮,连忙上前赔礼。新娘只管低头哭着说:“郎君为何三夜不共床同眠,只是读书,天黑而来,天明而去?”

这一问,问得弟弟目瞪口呆,好半天才醒悟过来,双脚一跺,仰天大笑道:“原来哥哥怕我贪欢,忘了读书,就用此法激励我,可用心也太狠了些!”

接着就把这事对新娘前前后后地说了一遍。从此,弟弟刺股悬梁,奋发攻读。京城应试,果然金榜题名做了大官。然后,弟弟夫妇就和哥哥一家洒泪而别,赴任去了。

过了八九年,有一天哥哥家不慎失火,除人外,一切都化为灰烬。为生活所迫,哥哥只好沿路乞讨,来到弟弟府上请求帮助。

弟弟听后便对哥哥说:“一切敬请放心,小弟自有妥善安排。”一晃过了十天,除了每日盛筵招待,弟弟根本不谈如何帮助哥哥之事。又过了一些日子还是如此。哥哥疑心弟弟不肯相帮。又过了几天,哥哥实在憋不住了,便提出要回家,可弟弟只是劝他再享几天清福。哥哥忿忿地说:有福你享好了。说完扬长而去。
  
身无分文的哥哥只好再沿路乞讨,返回家乡。在路上,遇有一人同情他的处境,给了他一些银子,才使他早日到家。可到了村里,却怎么也找不到自己的家了。

有个邻居告诉他:你家已盖起了新房搬到村东去了。哥哥来到村东的新房里,见妻子正全身披孝,抚着一口棺材在嚎啕大哭。他大吃一惊,怔了半天,才轻轻叫了一声娘子。娘子扭身一看,惊恐万状,疑是鬼怪,经哥哥解释后才信。
  
哥哥问明妻子后,气得把棺材砸开了,只见里面全是金银财宝,上面还放着一封信,取出一看,上面写道:“弟弟不是负心郎,路送银,家盖房,你让我妻守空房,我让你妻哭断肠!”

哥哥看完,如梦初醒,路上送银子和家里的新房,还有满棺材的金银财宝都是弟弟给的,深悔自己不识好人,错怪了弟弟,不过弟弟弄了口棺材,说自己死了,让妻子哭断肠这一招儿实在有点儿狠。他苦笑了一声说道:“贤弟,你这一帮,可帮得我好狠啊!”

故事里的哥哥就是吕洞宾,弟弟就是苟杳,吕洞宾替弟弟入洞房也真是想得出,而且苟杳还同了。从此以后,狗咬(苟杳)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就成了一段佳话。


(根据网络故事改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