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军19军史泽波

 星蓉苹果 2020-04-24

八个团都没攻下敌军守地,他出手后一举拿下,却差点受处分,为何

孔甲丙

前天 19:38 · 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件爆发,全国军民奋起抗日,同年8月,国共合作在山西进行抗战的局面形成。

10月,卫立煌与阎锡山商议,为了确保山西要地,决定在太原以北忻口地区组织会战,掐断敌人进攻华北地区的命脉,此次战役由卫立煌担任前敌总指挥。

忻口被称为“晋北锁钥”,是太原北部的屏障,守住忻口就可定山西保华北,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为了攻占忻口,日军调集重兵五万余人、坦克150辆、大炮25门向忻口进犯。

艰难的进攻

10月13日,忻口战役正式打响,五万日军分成左右两翼向忻口进攻。与中国军队于南怀化、红沟谷地间展开往复拉锯战。

在 204 高地和横山阵地,两军交战进入白热化,阵地频频易手,为了迅速攻占有利地势,狡猾的敌人竟然对中国军队,使用毒气弹和燃烧弹等非常规武器,战场上一片火海。

中国官兵冒着烈火和毒气拼死抵抗,双方僵持数天之久,日均伤亡人数以千计,第九军军长郝梦玲与师长刘家麟先后为国捐躯。

位于忻口西北的南怀化村,被当地人称为龙脑,也是第九军阵地的要害。

为了攻下阵地的制高点——一座易守难攻的石山,中国军队共派遣了10个团。

白天,敌人的飞机、大炮、坦克等重型武器疯狂轰炸阵地,晚上,中国军队趁着天黑发起反攻。

一个团打光了,另外一个团再接着上,子弹打完了,战士们就抱着鬼子肉搏,拼刺刀、徒手、甚至有些杀红了眼的战士,看见敌军坦克开过来,抱着手榴弹就往敌人坦克底下滚,10个小时的战斗,没有一个人活着回来。

当地老百姓形容那场战斗为绞肉机、成千上万的将士尸体堆满了各个山头。

由于敌军身处高位,中国军队的战士就像移动的活靶子,派出去八个团几乎全军覆没,都没能攻下山头。

史泽波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身为19军二旅二团团长,曾在阎锡山手下打了无数硬仗的军官,哪里咽得下这口气。

多年的作战经验告诉他,这样跟鬼子耗下去只会伤亡更大,必须尽快拿下山头才能将伤亡减少到最低。

仔细分析了前面几次的攻击,史泽波逐渐摸清了敌军火力布防的规律,他将手头仅存的三个营分成两路人马。

史泽波

一、二营跟着他从正面,敌人火力最猛的山坡往上攻,吸引敌人全部注意力和火力,三营则担任预备队,趁着天黑从敌人侧面包抄突袭。

部署好战术后,史泽波给一、二营的营长下了死命令,无论如何都要扛住敌人的攻击,从正面死死咬住敌人不放,给三营突袭争取最大的胜算。

战争刚开始便陷入了焦作状态,经过前几次的交锋,敌军也摸清了中国军队晚上攻击的习惯,到了夜晚,防御攻势丝毫没有减弱。

史泽波将两个营的战士分成九个方阵,分批分次向山头发起进攻,这样做的好处即可以将人数伤亡降低,趁着敌人换子弹的空隙不断地向前突进,还可以让鬼子摸不清究竟有多少对手在山下,乱了对方的阵脚,对着空地消耗掉子弹,减弱攻击密度。

正面一、二营的拖延打法在很大程度上给三营创造了突袭的时机,尽管前方损失惨重,伤亡人数很快过百,但是这些并不能阻挡中国军队前进的脚步。

一批战士倒下,第二批战士补上,当前方的人海攻势进行到第八次时,山头的火力突然减弱,来自敌军阵地凌乱的枪声证实,第三营的战士已经成功突袭。

史泽波大喜过望,对着身后仅剩的几十个战士大手一挥,喊道“兄弟们,冲啊!”

有了三营的接应,战士们士气大振,跟着史泽波一鼓作气冲上山头,攻下了这座八个团都没有攻下的山头,为中国军队抢占有利地势赢得作战先机打下了至关重要的基础。

这次战斗,缴获敌军机枪四艇,步枪百余,我方伤亡三百余人,负责打突击的三营营长不幸牺牲。

坚守还是放弃

石山总算是攻下来了,可接下来要怎么去守住它呢?

史泽波看了看剩下的战士,还有我方的武器装备,心里顿时没了底。

敌军之所以能顽强守住这座山头,靠的是先进的武器装备,而我方的装备从最开始就无法和敌军相比,经过了数天的战斗,剩下的更是寥寥无几,仅凭这样的战斗实力和敌人硬碰,无疑是在以卵击石。

眼看着东方的天空已经泛出鱼白色的光晕,等天彻底亮透了,敌人肯定会发动坦克飞机对着山头一顿狂轰滥炸,到时候,恐怕没有一个人能活着跑出去。

目前阶段,保存战斗实力才是上策。

他仔细观察了一下石山附近的地形,发现紧挨着山头的后山有几个天然形成的石洞,位置相对隐蔽,洞内的空间足够容纳下战士和所有武器装备。

一声令下,他命令所有战士,赶在天亮前,紧急转移到后山的石洞里暂时躲避。

指挥部的高级将领们接到了史泽波攻下石山的好消息,正准备要嘉奖他,未曾想,传令兵又传来了另外一个消息,史泽波已经弃了石山,带领手下的士兵躲进了山洞里避难。

“这,这不是胡闹吗?这个史泽波是昏了头吧,数万将士牺牲性命,好不容易攻下来的石山,就这样轻易又还了回去?”

总指挥陈长捷眉毛胡子瞪得老高,指着身旁的参谋谢佩如道:

“你马上去告诉史泽波,让他带着人马立马回到石山,拼死守在那里,不许撤退,如有违令,一律军法处置。”

“不,我们坚决不回去,兄弟们的命难道不是命吗?明明知道是送死,还要去当炮灰?”

后山的山洞里,史泽波的牛脾气又上来了,对着前来传令的参谋谢佩如吼道。

“老史啊,你莫急啊,这是总指挥的意思,为了这座山头,我们已经投进去八个团了,好不容易,你老兄带着兄弟们攻了下来,本来总指挥还乐呵呵地要给你嘉奖呢。

陈长捷

现在倒好,你把好不容易到手的山头又给让了回去,还自己做主,带着将士们躲进后山,你若硬要恣意妄为,可是要受军法处置的,老兄可一定要考虑清楚啊。”

参谋谢佩如苦口婆心地劝阻道。

“你们不就是想要石山吗?我史泽波既然能够拿下来第一次,就有把握拿下第二次,你回去报告总指挥,现在要我拉着手下弟兄去那送死,我绝对办不到,你们爱怎么处罚就怎么处罚吧。”史泽波两手往后一翻,摆了个送客的姿势。

诱敌深入

其实,说归说,要想重新夺回那座山头谈何容易,他这次可是牺牲了手下三百多士兵和一个营长的性命换来的。

他带领部队躲进后山,表面上看是退,实则是在赌敌军是否会再次攻击夺回石山。

果然,第二天天亮后,敌军发动大量飞机大炮,对准石山发起了一轮猛烈的攻击,整个山头被炸得面目全非,史泽波带着部队躲在山洞里,静静等待敌军的轰炸结束。

等天再次完全黑透了,他带领战士趁着夜色的掩护,偷偷摸回石山据点,悄悄布防起来,这一次,他要来个瓮中捉鳖。

天刚亮,敌人再次对着石山发起了猛烈的炮火攻击,但是,这一次,敌人的炮弹好像有意在回避某些地方,攻击的精准性大大减弱了。

炮弹不是滚下山头就是越过山头,没有一发落在山头阵地的位置。

第一轮炮火攻击完毕后,山脚下响起了敌人进攻的号角声,四面八方的敌人像浪潮一般涌了过来。

等敌人跑到最佳射程范围之内后,早已等候在掩体下的史泽波一声令下,战士们纷纷扣动扳机,对着山下的敌人一顿疯狂扫射。

突如其来的密集攻势打得敌人措手不及,原本以为山顶的中国军队已经被前几轮炮火炸成炮灰的日军,万万没想到,中国军队竟然能毫发无伤的藏在山顶等着他们上钩。

敌人第一轮的冲锋很快便被占据有利地势的中国军队打退散。

不甘心的敌人在炮火的助攻下向山顶的中国军队,发起第二轮进攻。

早就有所准备的史泽波在敌人炮击的空隙,很快便锁定了敌人的炮兵阵营位置。

他挥手叫来负责迫击炮的战士,将部队仅有的五门迫击炮全部用上,每门配备20发炮弹,一声令下,五门迫击炮齐发,敌军的炮兵阵营瞬间化为灰烬。

失去了炮火攻势的日军,明显攻击的气势弱了下来,此时如果继续强行攻击,无异于飞蛾扑火。

日军的将领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大刀一挥,带着剩下的日军残部,灰溜溜地撤退了。

似乎是觉察到中国军队派驻了很厉害的部队在守护石山阵地,此后,日军再也没有过反扑攻击的行动。

关于对史泽波的处分,也随着石山被彻底攻下而化为乌有。

战争中每一次抉择都关系到无数鲜活的生命,史泽波深深明白这一点。

面对上级提出的指令,他没有“无条件服从上级命令”,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坚持用自己的方式打败了敌人,并不是完全靠一腔孤勇。

在战争遇到焦作状态,久攻不下时,他懂得变通,将部队分成几股力量,分散作战,加大了战斗效率,减少了伤亡人数。

在武器和人数都处于明显劣势的状况下,不和敌人硬碰硬,懂得迂回,

利用战术诱敌深入,遇到敌人炮火攻击时,能冷静观察,一举端掉敌人火力据点,更是取得胜利的关键所在。

在抗击日寇侵略的战役中,无数中国士兵,前赴后继用他们热血的身躯筑起一道道血肉长城,抵抗着来自外来侵略者的钢铁炮弹。

高级将领们的身先士卒更是激发了基层士兵奋勇杀敌的满腔豪情,印证了郝梦龄军长“将不畏死,士无贪生”的遗言。

知网文献检索:

《忻口战役:国共联合抗日的典范》中国国防报/2015 年/7 月/21 日/第 021 版

搜索 

​在抗战年间,中国军民英勇抗战,史泽波就是其中一个,他本跟着父亲学习医术,但在乱世之下还是赶往从军道路中。
1943年9月,国军19军原军长因病疗伤,他被提拔为军长,有了大权后,他作战更是积极,在上任之初就抢夺了八万担军粮,而鬼子看到后竟然也不阻止,这是为啥?

1944年夏,日军为了对抗史泽波的部队,耗费了大量财力在吕梁山一带建造了两丈宽的沟壑,并在两边搭建了碉堡,间隔三百米就设置一个警戒岗,且全天候戒备。
阎锡山从前线获得情报,汾城有八万担军粮,立马派史泽波去抢劫,这个任务难度巨大,毕竟日本已经建造了沟壑,想要运送这么多的粮食需要数十天,更何况日寇还在背后阻击呢?

史泽波马上制定夜间作战计划,部分战士将沟壑填满,部分战士去抢运粮食,每个士兵都要将粮食放在裤子里。不过该方法太慢,白天后日军立马将其挖开,并在夜间加强警备。如此一来,这些粮食想要运送到我军阵营难度太大。
但戏剧性的是,运送粮食时和日寇交战,战士将鬼子的一把机枪抢走,结果日军官生怕事情传出去丢人,怕领导处罚,竟然和我军达成协议,允许我军运送军粮,什么时候粮草运送完了再还枪。

这么奇葩的要求,日寇竟然答应了,只是在军队运粮时放空枪做样子,史泽波率兵在一个半月内终于将这些粮食运送完毕。
值得一提的是,史泽波在新中国后就继续从事老本行救病治人,晚年时还研究润滑油,一生可谓传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