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征文即将与陕西省说再见的毛乌素沙漠,遇见塞上江南榆林市

 王畿郁兮千里 2020-04-24

本文参加了【环保,从我做起】有奖征文活动

大漠驼迹绝,塞上柳色新。据北晚新视觉消息2020年4月24日消息,从陕西省林业局获悉,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已达93.24%,意味着中国四大沙漠之一的毛乌素沙漠即将从陕西省的版图“消失”。

先秦和秦汉时这里曾发展过农业;在5世纪时这里曾是匈奴的政治和经济中心,当时草滩广大、河水澄清;魏晋南北朝之时,这里是一片水草肥美的大草原;唐朝时变成了一块小沙地;千百年时间过去,因为不合理的利用开发,最终变成了沙漠;因为万里长城穿过毛乌素沙漠的南缘,到明朝之时,清理城墙上的沙粒已成了国家重要的一项支出;榆林也曾因为沙漠而三次迁城。


毛乌素沙漠

毛乌素沙漠(Mu Us Desert或Maowusu Shamo)是中国11个大沙区之一,又称鄂尔多斯沙地、毛乌素沙地、乌审沙漠,总面积4.22万平方公里,地跨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大致东至陕西省神木市、南抵长城、西临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北至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中部,其中一半面积在陕西省榆林市境内。

毛乌素为蒙古语音译,意为不好的水、坏水,以沙漠南端一小村的名字得名,据《中国地名辞源》:系蒙占语音译,毛意为不佳;乌素意为水,意即水质不佳,可见此沙漠以水质得名;唐朝贾耽“从边州入四夷”道中有记载。


治沙七十年

曾经榆林55%以上的国土面积,都被广袤的沙漠所覆盖,1951年被荒沙围住的定边县小滩子村开始乡沙漠发起挑战;到21世纪初,80%的毛乌素沙漠得到治理而治沙生绿,水土流失得到改善,黄河年输沙量减少了四亿吨;被称为沙漠之都、驼城的榆林市变成了大漠绿洲。榆林市的林木覆盖率从解放初的有0.9%,提高到现在的提高到34.8%,使陕西绿色版图向北推进了400多公里;可以说榆林的防沙治沙工作可以说是中国的防沙治沙工程的一面旗帜。

治沙七十年,从不毛之地到广阔绿洲播种绿色是陕西人70年的坚守,更是榆林人千年来的梦想;这里有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有榆林个人承包治沙造林的第一人石光银和他的全国第一个农民股份治沙公司,一生只做治沙这一件事;有30多年治沙11万亩的治沙英雄牛玉琴。


地处陕西省北部的榆林市古称上郡,是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漠的交界处;这里东与山西省隔河相望,西连宁夏与甘肃甘肃省,北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南邻延安市。因能源矿产资源富集而被誉为中国的科威特,有世界七大煤田之一的神府煤田,也有中国陆上探明的最大整装气田陕甘宁气田。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境内有榆林学院等院校。

榆林市因古代边关广种榆树而得名,据《中国地名辞源》:因当地多榆树而得名。全市下辖2个区、1个县级市、9个县:榆阳区、横山区,神木市,府谷县、靖边县、绥德县、米脂县、定边县、佳县县、吴堡县、清涧县、子洲县;总面积4.2万平方千米,户籍人口385万,市人民政府驻榆阳区,多次入选中国特色魅力城市。


大漠碧天晚风云、驼城西风戍高楼。

当年明武宗驻跸榆林曾对随从说:榆林真乃小北京也,《明史》之中曾称榆林为天下雄镇,兵精将材多,其忠烈又为天下最。在诸多描写榆林的诗歌中,以康熙一首《出塞》为代表,这首诗是这样谢的:森森万骑历驼城,沙塞风清碛路平;冰泮长河堪饮马,月来大野照移营;邮签纪地旬余驿,羽辔行边六日程,天下一家无内外,烽销堠罢不论兵。1938年和1939年之间,作家老舍到此,曾描写道:城扁街宽、坚厚城垣,具有北平的局面。

榆林与毛乌素沙漠有着千百年的关系,因其又被称为沙漠之城、驼城;驼城因古城地貌东西走向酷似两座驼峰而得名,另说因毛乌素沙漠的深入,榆林四周都是一望无际的沙漠,过去骆驼是沙漠里主要的交通工具,故称驼城;如今在城南门广场上,矗立着一尊负载前行的骆驼雕像成为榆林城的象征。

这里是中华旅游文化国际旅游目的地,入围2018年畅游中国100城与018魅力中国城年度魅力文旅发展潜力城市。这里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有南塔北台中古城,六楼骑街天下名的美誉;这里既有大漠风光,又有高山流水;黄河峡谷涛声壮美,长城沿线林草葱绿,牛羊牧歌相映,堪称塞上江南。

榆林市拥有世界文化遗产万里长城第一台镇北台,榆林古城是中国最具潜力的十大古城之一,红石峡,统万城遗址,红碱淖,榆林沙漠国家森林公园,石峁遗址,白云山,青云寺,悬空寺,二郎山,府州城,高家堡古城,西峰寺,红碱淖、李自成行宫清涧笔架山景区等各大景点。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