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攀登者》中,我看到文化和精神

 茶香飘万里 2020-04-24

01

任何一部电影都不会是十全十美的。无论是已经成名的,还是有待于成名的(烂片不算,不在讨论范畴)。

然后就得看“好的一面”在影片里的比重,占主流,就能看;占不了,就仆街。

国庆档的三部主打片目前都是高歌猛进,口碑票房双丰收。但相对来说,《攀登者》的争议是偏大的一个。

肯定的声音自然还是主流。反对的声音中,有对导演选择和执导能力的质疑、有对片中爱情线比重的质疑、甚至有对情怀尺度的质疑,等等。剩下的还有一种就不能叫质疑了,“无脑黑”,一星否定。据说这是冲着吴京的,他太火了火得别人好像个弱智,所以得尽绵薄之力去黑他。

从《攀登者》中,我看到文化和精神

我看一部电影,每看完后都要去默默的体味,在随着情节起伏波动之后,体味有没有一种什么感觉。这种感觉有时很强烈,强烈得喷薄而出;有时很隐藏,隐藏得需要去捉摸。

看完《攀登者》之后,我感受到的是一种文化,一种只有我们这个民族才会有的文化。也可以说是一种精神,一种“为了大义甘愿燃尽自己”的精神。

中华民族,正是因为有这种精神而延续。

在这种强烈的感觉面前,余下的批评都可以商榷,而且有的就是见仁见智的事,也未见就是什么瑕疵。这个后面再说。

就如交一个朋友,最重要的是什么?对方的本质。放弃本质而揪住次要的缺点不依不饶,那不单纯是遗憾,而是眼瞎。

从《攀登者》中,我看到文化和精神

02

在中国可以查考的历史上,自神农氏和夏、商始,有细心者一场一场掰到现在,一共经过了2304场战争,其中仅3场大些的战争死者就过了亿。中间有过数次四分五裂的局面,但最后都得以重新整合。也有过几次外族入侵当了老大,最后外族被同化了,延续的还是华夏正统。

能做到这一切,让华夏民族生生不息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的文化。它就像一道强劲的“魂”,永远活在整个民族的血液中。

“四大文明古国”开创了世界文明的起源,但有三个早早的就中断了,变成了只有旅游意义的“伪古国”。只有我们的中华文化,经过了那么多的磨难,只要一息尚存,仍然能顽强地连接在一起,一代一代的传到了现在。

纵观整个世界,绝无仅有,只此一家。

这就是文化的力量。我在《攀登者》中就感受到了这种力量。

从《攀登者》中,我看到文化和精神

“母亲之河”黄河的航拍图

03

1960年,在珠穆朗玛峰的归属上,中国和尼泊尔产生了争议。

中方建议,把边境线划在珠峰的顶峰,一家一半。尼泊尔不干,它认为整个珠峰都是它的。“你们中国人都没上去过,凭什么说山是你们的?”

他们敢说这话的底气,就是因为在1953年5月,新西兰登山家埃德蒙.希拉里从尼泊尔南坡历史上首次登顶珠峰。他的队伍里,有一名39岁的尼泊尔向导。

从《攀登者》中,我看到文化和精神

左为新西兰登山家埃德蒙.希拉里。右为尼泊尔人丹增.诺尔盖。

在这种背景下,我们能不能登上这座山已经不是一项运动的问题,而是一个庄严的国家使命,是一个民族的尊严。

在《攀登者》这部影片中,这也是所有故事的基础来源和铺垫。

这些东西在影片中不便说,但我们在这里要必须说。不知道,你就不会真正理解这些攀登者,不清楚他们为什么甘愿为爬一座山,付出自己的生命。

只是“因为山在那里(失踪在珠峰的英国探险家乔治.马洛里语)”,而我们必须去征服吗?......

显然不是。

从《攀登者》中,我看到文化和精神

中国登山队在营地升起国旗

登山不是我们平时的晨练,它是经验和科学的综合。珠穆朗玛峰更不是普通的山,我国境内的北坡被称为“连飞鸟也无法飞过”,从来没有人成功,是闻之色变的“死亡之路”。

还有一点,我们当时没有登山的经验。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新中国的登山事业也只有区区5年的历史。

中间的过程不在这里多说了。经过几次试登失败和多条生命的铺垫,1960年5月25日凌晨4点20分,中国登山队员王富洲、贡布和屈银华3人,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从珠峰北坡登顶的记录。

从《攀登者》中,我看到文化和精神

首次登顶的三位登山英雄

他们3个,就是《攀登者》中方五洲(吴京饰演)、曲松林(张译饰演)和杰布(拉旺罗布饰演)的原型。

04

除了首次登峰外,影片把故事主体更多的放在了时隔15年后、1975年5月27日的“二次登峰”。

在那一天,中国登山队9名队员(包括一名女队员)再次登上珠峰,同时创造了男女混合集体登上世界最高峰人数最多的世界新纪录。

这次登顶的重要目的,是精确测量出珠峰的新高度。8848.13的这个数据,打破了国外对珠峰地理资料的垄断,也影响了世界30年。

从《攀登者》中,我看到文化和精神

我国境内的登峰路线

影片在再现这段历史事件时,做了艺术创作上的延伸和细节上的虚构,但他们在原则上的把握是严谨的,均有原型做依托(譬如李国梁之死和截肢的杨光);在态度上是认真的,一切为了主题烘托的需要;几位主演的表现更是张弛有度,吴京的坚韧、张译的内敛、章子怡的细腻,包括井柏然、胡歌等青年演员,都可圈可点,显示出了充分的功力,几乎是无懈可击。

从《攀登者》中,我看到文化和精神

在视觉上,影片给我的感受是逼真和震撼,特技的制作和效果并不次于同类美国大片(《垂直极限》、《绝命海拔》和德国的《北壁》我都看过)。无论是呼啸直下扑面而来的雪崩,还是令人窒息一派肃杀的雪山氛围,抑或是惊心动魄要吞噬一切的10级狂风......一个惊险连着一个惊险,一个“死局”接着一个“死局”,差之毫厘间任何一个都足以要人的命。

在整体节奏与风格的把握上,李仁港、徐克两位“老金刚道”也是合格的。他们多年拍武侠片的经验,也把这部兼具主旋律和类型片的电影抹上了一许飘逸的色彩。干净、利落、紧张、惊险,目不暇接间决定生死,从容不迫间化险为夷,在传递精神时他们没有忘记观感,在提供观感时他们同样没有丢掉精神。

从《攀登者》中,我看到文化和精神

对影片指责最多的是里面的“感情戏”。对这个问题我不认为有一定之规,就是前面说的“见仁见智”而已。

人类本身就是有情感的动物,发生感情是正常的事情,无情无感反倒有违常规。创作者也可以回避情感,把他们描述为除了目标外无欲无求,但是不是同样有人会站出来指责:为什么塑造一群清心寡欲的“登山机器”?也是那样拍个“伪纪录片”不是更好吗?我也不知道有没有标准的感情戏的尺度,怎么叫“多”?怎么叫“少”?你说“多少”就是合适?......

我理解主创者的初衷。铺设了两条“感情线”,是为了人物的立体和丰满。确实,里面有分寸感的问题,譬如徐缨的死,就有些突兀和落入窠臼;摄影师李国梁和藏族女孩黑牡丹的朦胧爱情,也缺少铺垫和基础。但这不是否定它的充足理由,只是瑕疵和不足。

感情线不是“罪过”。肩负国家使命登上珠峰的攀登者是英雄,但英雄不是符号,是有七情六欲的人。会呼吸、有温度、能触摸的英雄,才更可信,更真实。

同样,他们在影片中的牺牲,也就更壮烈,更揪心,更动人。

从《攀登者》中,我看到文化和精神

05

影片中的登山队员在接近峰顶的险峻的“第二台阶”处,用生命搭了一架梯子。

那是一处30米高、几乎直立的峭壁。当年,正是这架金属梯,不但使中国登山队员成功登上峰顶,在此后的33年里,也帮助1300多名来自世界各地的登山者,圆了自己的“珠峰梦”。

人们由此给了它一个充满温度的名字:“中国梯”。

从《攀登者》中,我看到文化和精神

图中的红圈处就是”中国梯”

影片中首次登峰时的队长徐浩天,因为雪崩被大雪掩盖。当队友们找到他时,他挣扎着说出了最后一句话:“我们自己的山,自己要登上去,让全世界看到中国人。”

带着老队长的嘱托,方五洲等3人完成了使命。在第2次登峰中,新一代攀登者李国梁主动请缨做队长,并用生命践行了自己的职责。

在这里,重要的并不是征服,而是信念,是传承。

中华文化,能历经数千年而不断,能屡受磨难而不绝,就是一直存在着一个“魂”。无数的华夏子孙,为了这个“魂”虽九死其犹未悔,代代相递,手手相传。

从《攀登者》中,我看到文化和精神

拍完《攀登者》后,作为监制的徐克说:“珠峰精神就是中国精神,现在的中国之所以能够傲立世界,背后是一个又一个像登顶队员这样强大的灵魂支撑。”

饰演徐缨的章子怡也非常感慨,她说:“人生拥有着很多的‘高山’,珠峰这座世界最高峰也只是代指。它并不代表每个人都只是为征服它而存在,它只是告诉世人,如果你连它都能征服,那么生活中的一切‘高山’你都可以征服。”

我认为,能清晰的传递出这股能量,就是一种成功。不管别人是否感受到,我感受到了。

《攀登者》,就是一个值得交的朋友,哪怕它还有瑕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