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文探奇】雷峰暝色图-李流芳

 高山仙人掌 2020-04-25

雷峰暝色图

吾友子将尝言湖上两浮屠,雷峰如老衲,宝石如美人,予极赏之。辛亥在小筑,与方回池上看荷花,辄作一诗,中有云:“雷峰倚天如醉翁”,印持见之,跃然曰:“子将老衲,不如子醉翁,尤得其情态也。”盖予在湖上山楼,朝夕与雷峰相对,而暮山紫气,此翁颓然其间,尤为醉心。然余诗落句云:“此翁情淡如烟水”,则未尝不以子将老衲之言为宗耳。癸丑十月醉后题。
作者简介

李流芳虽以诗画见长,此篇却也写得清新别致。

短文对“雷峰夕照”没有做景致上的描述,而是通过婉曲生动的记叙,把暝色中的雷峰分别喻作了“老衲”和“醉翁”。因为此翁颓然于“暮山紫气中,尤为醉心”,故“醉翁”之喻,“尤得其情态也”;又因“此翁情淡如烟水”故,则“老衲”之喻深得其神态矣。“老衲”与“醉翁”前后两个比喻貌离而神合,实际是对“雷峰暝色”像外之神会。景和文互补并茂,形和神兼备统一,情景交融,“暝色”如酒,使观者充满了醉意。

尤值一提的是,作者文末注有“癸丑十月醉后题”。“醉后”二字绝非信口道来,作者寄情山水,“在湖上山楼,朝夕与雷峰相对”,便知“此翁”醉意何在。据史料记载:当年宠宦魏忠贤建生祠,李流芳不往拜,并云:拜,一时事;不拜,千古事。从中,我们不难发现现实中的这位“醉翁”同样也具有“老衲”般“情淡如烟水”的高洁品质。暝色中的雷峰实乃作者自我人格的写照。

李流芳(1575~1629)明代诗人、书画家。字长蘅,一字茂宰,号檀园、香海、古怀堂、沧庵,晚号慎娱居士、六浮道人。歙县(今属安徽)人,侨居嘉定(今属上海市)。三十二岁中举人,后绝意仕途。诗文多写景酬赠之作,风格清新自然。与唐时升、娄坚、程嘉燧合称“嘉定四先生”。擅画山水,学吴镇、黄公望,峻爽流畅,为“画中九友”之一。亦工书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