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上海影集:外滩卷六

 dongchang 2020-04-25

51:1920年代,外滩全景图(从南至北,四联照长卷)。高清画面,可珍藏。

52:1927年,法租界,外滩,信号塔,码头。

53:汇丰银行大楼,位于外滩今中山东一路12号。1921年5月开工,1923年6月建成。图为1922年建造中的大楼,建筑轮廓显现。

54:1937年11月12日,中国军队撤离上海,上海沦陷,日军坦克经过江海关大楼门口。这张老照片难得一见,先分享大家。

55:1936年,英军舰上西北望在建中银大楼。1917年,中国北洋政府对德宣战,德国总会也作为敌产被没收,一次大战结束后,中国银行以63万银元的代价向政府购进外滩德国总会会址。1934年9月中国银行成立了大厦管理处理事会,负责大厦的建造事项,总处国外部经理兼上海分行经理贝祖诒为理事长。大楼建筑图样由上海名建筑公司公和洋行及总处建筑课长陆谦受共同拟定,由华商陶桂记营造商以工期18个月、造价181.3万元中标承造。1936年10月10日宋子文主持了中国银行大厦的奠基典礼。1937年大楼结构大致完工。1946年元旦,中国银行迁入办公。

56:1934年,百老汇大厦,外摆渡桥,俄罗斯领事馆,苏州河口(不好意思,实在不习惯称“苏河口”,因为这种简称有点随意了)。图via:Raymond Vibien Family Album.

57:1948年11月11日,中央银行门前排队兑换黄金的市民,从着装看,其中不乏军人和公职人员。

58:1937年淞沪会战期间,公共租界的英军士兵和日军在外滩站岗。这一幕少见,特殊时期的特殊现象。

59:兰心是英文的译音,意思是学园或文艺团体。兰心是上海乃至中国最初的现代戏剧的摇篮,当时有“外侨不看戏,看戏去兰心”之口碑。清道光最后一年,也就是1850年,有些喜爱西洋话剧的英国侨民自己组织了“浪子”、“好汉”剧社,常找一些空着的货栈、仓库临时搭个台演出,自娱自乐。1866年上海西人组成爱美剧社(A.D.C),因英国人多,又称大英剧社。1867年,爱美剧社在下圆明园路(今圆明园路)诺门路(今香港路)口建了一座简陋的木结构剧场,此是中国第一座西式剧场,名“兰心戏院”,演出《势均力敌》和《梁上君子》两剧,开中国话剧先河。五年后毁于火灾,1872年剧社在上圆明园路(今虎丘路)用耐火砖建了一座砖木结构的剧场。新戏院内部有楼座两层,装饰精致考究(图),1929年卖给了中国人,后来几经周折,此处成为广学会大楼。1930年,剧社再择迈尔西爱路、蒲石路(今茂名南路、长乐路)东北转角处建造新剧场,由哈沙德洋行委托英国设计师戴维思和布洛克设计,1931年竣工,名兰心大戏院。

60:1849年7月21日,英国领事馆从老城厢匆忙搬入外滩李家庄新馆办公。仅用了两年,建筑就出现问题被迫拆除,1852年领事馆重新翻造房屋。1870年12月24日深夜零点,英国领事馆失火,火势旺烈,将房屋和文件档案全部付之一炬。因此今天很难见到早期英国领事馆的文件和照片。1872年6月,由英国人罗斯曼与伯依斯设计的两层砖木结构建筑开始建造。建筑外形设计具有英国文艺复兴时期风格,主楼高两层,平面呈“H”形,外立面原采用清水砖,现外墙已采用水泥粉刷,屋面为四坡式,使用中国的蝴蝶瓦,整体上属于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的建筑风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