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乐曲载体 浏阳河又名浏渭河,位于湖南省东部,全长共234.8公里,流域面积4,665平方公里,流经浏阳市、长沙县共40多个乡镇。 浏阳河是湘江的一级支流河,发源于罗霄山脉大围山北麓,有大溪河和小溪河两个源流。 浏阳河两岸风光优美,东岸风光带分舟桥载月、乐秋晨韵、疏林秀色等8个景观区域,设有40公里环绕绿道和数座人行天桥。同时,还在风光带主要节点建设了国内唯一水稻博物馆及隆平主题公园,水稻博物馆于2014年11月7日开工,2015年底建成开馆。 二. 创作背景 1950年,湖南土改运动开始,黎托乡被选为土改试点。当年,由于黎托乡土改的成功,湖南省委省政府决定在黎托乡举行一场文艺晚会,并要求文工团的每个人都要创作一部作品参加文艺汇演。徐叔华因此创作了花鼓戏《推土车》,《浏阳河》便是其中的第三段。当徐叔华把《推土车》报上去后,文工团把名称改为了《双送粮》。1951年,《双送粮》被送到武汉中南文化局接受检阅时,被改成具有湖南特色的曲调。1959年,该曲作为独立的歌曲开始流传 。 三. 歌曲歌词 浏阳河 弯过了几道弯 几十里水路到湘江 江边有个什么县哪 出了个什么人 领导人民得解放 啊依呀依子哟 浏阳河 弯过了九道弯 五十里水路到湘江 江边有个湘潭县哪 出了个毛主席 领导人民得解放 啊依呀依子哟 ![]()
浏阳河 弯过了九道弯 五十里水路到湘江 江水滔滔流不断哪 比不过毛主席恩情长 啊依呀依子哟 毛主席 像太阳 他指引着人民 前进的方向 我们永远跟着毛主席哎 人民的江山万年长 啊依呀依子哟 浏阳河 弯又长 两岸的客车向四方 幸福歌儿唱不尽啊 歌唱敬爱的毛主席 我们心中的红太阳 啊依呀依子哟 歌唱敬爱的毛主席 我们心中的红太阳 红太阳 ![]()
四. 歌曲鉴赏 《浏阳河》中熟悉的旋律经过数代人的传唱,穿透了数代人的岁月,回荡在历史的每一个角落,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奋勇前进 。该曲就像一个载体,用音乐的旋律跨越了国界、语言、文化,让全世界都听懂了它 。该曲的曲调优美婉转,带着浓郁的湖湘风情,已经成为浏阳的一种文化符号 2019年,该曲获得“唱响70年﹒我喜爱的湖南金曲”评选活动金曲奖 。2019年12月,入选最美城市音乐名片十佳歌曲。 五. 钢琴曲浏阳河 《浏阳河》是湖南地区非常著名的民歌,广为流传,自从建国之后就被改为多种乐器的音乐版本,在这些版本中,由作曲家王建中改编的《浏阳河》钢琴曲尤为出名,这首钢琴曲集多种音乐元素于一体,很好地展现了《浏阳河》的艺术魅力。 钢琴曲《浏阳河》;作品分析;演奏技巧 本文首先从钢琴曲《浏阳河》作品的创作背景、旋律特色和曲式结构等方面对作品进行分析,展现了《浏阳河》钢琴作品的艺术魅力。同时通过对《浏阳河》钢琴曲演奏技巧的分析,为作品演奏者提供一些有效的借鉴。 1、钢琴曲《浏阳河》的作品分析 首先《浏阳河》这首民歌是在建国初期创作的,因其优美的旋律、简洁明了的曲调以及符合时代特征的歌词,而受到当时人们的广泛喜爱。在此歌曲的基础上,王建中先生运用西方钢琴作品的创作手法与具有中国特色的五声音调相结合,创作出了钢琴曲《浏阳河》。该曲不仅保持了原有曲调的特点和韵味,同时也将西方演奏风格表现出来,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整首曲子通过钢琴乐器宽广的音域和五声音阶式走句以及立体性织体,使得原民歌单声部的旋律更加丰盈,让作品呈现出立体化的特征。在音色效果上,钢琴曲《浏阳河》采用了传统民乐中的润腔技法,通过装饰音和独特的五声音阶来模仿民族器乐的音色,使得钢琴作品也带有民族器乐的音色效果;使得该曲具备了民族韵律和意境。这种中国钢琴与传统民乐的相结合,使该曲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艺术风格。 2、钢琴曲《浏阳河》的演奏技巧分析 钢琴曲《浏阳河》全曲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以及最后的尾声。在演奏这五个部分的时候不仅要保持演奏速度的轻快和明亮,还要在弹奏过程中保持从容的态度,灵活运用轻微触键的弹奏技巧,处理好和声与复调的配合,最终运用熟练的演奏技术把浏阳河的秀美风景表现出来。 第一部分,引子,第1-9小节,行板,中速演奏。在演奏时,必须先固定好手的位置,然后右手和弦要连奏,并且要把右手和弦的最高音(主旋律音)给突出出来,左手的六连音在演奏时要给人以行云流水般的感觉。一开始乐曲旋律响起来的时候会把人带入到浏阳河美丽的风景中。第5-9小节是由比较规则的连接句构成,并多次出现在曲子中,速度则是由慢到快逐渐转变,需要左右手紧密配合,不留痕迹,用连贯的触键法去演奏,慢慢地向人们构建出一幅由远及近,由慢到快,潺潺流动的河面风光画面,让人们可以体会到浏阳河的美。 ![]()
第二部分,呈示部(主题),第10-31小节,中板,比行板稍快些。在演奏时右手单音主题旋律要发音清晰,要有强弱变化,要富有表情的演奏。同时还需要注意旋律的歌唱性,要在内心歌唱,并做到分句清晰。左手琶音一定要控制好力度,要轻巧弹奏,好像水的波动。左手要把右手旋律部分衬托出来,右手弹奏力度可稍重些,要突出音色的明亮。 第三部分,展开部(变奏、间奏),第33-51小节,在这个部分中主题会再次出现,音乐的织体也会有明显的变化,而主题的旋律也发生变化,从呈示部的右手变换到左手的低音区,右手变为连续不断的六连音伴奏音型。六连音跨度较大,在练习的过程中应该进行单独练习,要用手臂的力量带动手腕。然后是中声部,左手低八度再现了主题旋律,注意这里出现了“三对二”节奏,是本曲难点,需要反复多做练习,要做到左右手节奏对位准确,可通过弹一个声部唱另一个声部来练习,训练内心节奏感。 第52-59小节,间奏,这部分发挥了过渡连接的作用。节奏是比较自由的,双手流动的快速音符,模仿了古筝的音色,好像河水掀起陣阵微澜,流向远方。双手交替弹奏要像一只手一样,中间没有痕迹,发音要清晰、均匀,不能出现过重或过弱的声音,要有强弱起伏,整段要弹奏的平稳流畅,一气呵成。 再现部,第60-87小节,主题旋律再次出现,与呈示部相比,这部分加入了经过音的和弦外音,在演奏的过程中还是需要注意旋律的歌唱性,旋律更加流畅,让人体会出浏阳河的绵延流长。其中第77-85小节是全曲的高潮部分。右手主旋律由原来的单音变为八度和弦,运用大臂与身体的力量,八度和弦下键要深,发音要厚实、饱满、有力。左手琶音伴奏音型的密度及幅度进一步增大,仿佛在向人诉说无比兴奋、激动的心情。 第五部分,尾声,第88-90小节。这部分是由一连串六连音的流动音型组成的,在演奏时,注意左右手之间的配合,声音连贯流畅。同时触键也不用过深,力度控制轻些,弹奏由快到慢,慢慢的轻柔下来,音乐在轻声细语和涓涓细流中结束。 ![]()
3、总结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钢琴曲《浏阳河》的作品分析和演奏技巧分析,了解到钢琴曲《浏阳河》是以中国民族音乐和传统乐器为基础,运用西方的音乐创作技法,把传统音乐与西方音乐相结合而创作出来的钢琴作品,不仅体现了我国的民族艺术特色,同时也使中西方音乐文化完美结合,展现了浏阳河优美的风景以及浏阳河河水的源远流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