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演讲给人感觉太平淡?不是你的语声语调有问题,而是……

 智狼邦演讲口才 2020-04-25

“老师,我在演讲时的整个感觉太平淡了,没办法打动别人,我觉得是语气语调的问题,这个要怎么训练呢?”

昨天,我又收到了一位同学发来的信息,印象中,这个问题被问过很多次。我并没有正面回答过这个问题,而是问他们:“你在上台演讲之前,有没有思考过,通过整个你演讲的内容和中心思想,确定此次演讲你想传递给听众的一份情感是什么吗?是感恩的?是开心的?是充满力量的?还是激情的?悲愤的?”

他们豁然醒悟,并在后面,按照我的提示去做每一场演讲,结果反响特别好,再也没有听到他们再次发出“演讲平淡”这个声音。

平淡是因为缺乏浓厚情感的支撑,技巧没办法填充情感,唯有内在。

演讲前除了要确定你的主题之外,还要确定你的情感。情感来自于对内容思想的清晰和内心的信念。

仔细去看会发现一个真相,听众听演讲时,多数不是被说服的,而是被感动的。演讲者通过情感进入听众的内心世界,再把听众带到自己的内心世界。我经常讲一句话,“情感”是打开听众内心的钥匙。

情感还可以影响演讲者的逻辑思维,情感与思维在发展中,往往是互为先后,相互促进。有时情感的激烈,引起思维活动的活跃;有时思维活动的活跃,激起情感的高昂,它们就是在这种关系中协同并进。情感起来了,思维活动就会活跃起来,能思考到的、生发出的,包括输出的语言会把以前开阔。


这就是为什么经常有上过胡焱乔老师《全息演说智慧》强化班的同学说:自从上过课程后,能看到以前看不到的很多东西,说出以前说不出的话来,嘴比大脑还快。

因为在《全息演说智慧》三天两夜课程里以及课后的331演说训练,都会不断的打开每一位同学内心丰厚的情感,由内心底层能量推动出来的演讲,是十分打动人心、十分有力量的。

演讲者的情感,不只在于影响听众的情感和形成听众对于现实的态度,而且还在于它能激励和促进人们的行动。一个演讲者情感的丰富,适度与否,往往决定着演讲的成败。那这种丰富的、炽烈的情感从哪里来呢?它又受到什么约束?

古语云:“人禀七情,应物斯感。”人的情感是在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一个人如果离开了丰富的社会生活,离开了人与人之间的来往,就慢慢淡化了内心的情感,对很多的东西开始麻木,失去感知。

现在的社会节奏太快,人们被繁忙和喧嚣、紧张和焦虑所烦扰,所有人都不听地向前追赶,学生奔赴一个又一个考场,成人奔赴职场、官场或商场,生命在不停的追赶中过早的透支。但人是情感动物,生命的能量来自于爱,来自于心灵与心灵的滋养,来自于给予和感激。而匆忙奔跑和追赶的人既顾不上给予,也顾不上感激,所以生命之河自然遭遇久旱而干涸。

以这样的状态去演讲,没办法影响别人,只能影响自己。

因为演讲并不是说个话、整几个技巧那么简单,想成为一名真正有影响力的演讲者,背后是有本质的能源在推动的,其中一个本质就是情感。如何丰富我们的情感,送给大家一句话:多走心,多感受。

那情感怎么注入演讲中?

首先,是演讲者自身,必须百分百敞开,内心没有障碍。如果演讲时自己很紧张、很拘谨的话,别谈情感了,能把话讲完整就很不错了。

第二,在上文提到的,确定演讲前,除了确定主题、中心思想,最主要的——确定表达的情感。

第三,上台前对演讲进行冥想,想象自己带入了要的情感在演讲,清晰的有了那个画面,有了那个声音,那种肢体语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