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如何跟6岁小孩解释爸爸妈妈离婚了,以后我们生活会变穷了。 薇莪拉 A:你好,薇莪拉。 有部韩剧《山茶花开时》,女主角东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独自抚养8岁的儿子,有一天儿子要参加夏令营,需要交一笔费用,他担心妈妈支付不起,就没告诉她这个消息。 后来妈妈知道了,问他为什么不告诉她夏令营的事,儿子说:“家里没钱啊,你经常说想做个饱死鬼都没有钱。” 虽说妈妈不富裕,但还是负担得起夏令营的费用的,然而她平时老说的“没有钱”,却让儿子牢牢地记在心上了。 看似儿子懂事的背后,是以压抑自己的真实需要和感受为代价的。
这就是影响了我们很多人一生的“哭穷教育”。 大多数父母和孩子“哭穷”,不见得是家里真的穷,反倒是一种担心,担心孩子不好好学习,长大赚不到钱;担心孩子不会节约,大手大脚的花钱,等等;我想你也许也是这样,所以才会困惑该怎么和孩子谈“穷”。 只是,这份担心,很有可能让孩子在学会“体谅”父母的同时,产生深深的“不配得感”。 这样的不配得感是很可怕的,在财富领域,我们把它称作'穷人的思维'。我的课堂上有大量因为内在的不配得感,而把金钱拒之门外的案例,你可以找相关文章来阅读。 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来养育孩子,不刻意装穷,也不虚伪炫富。孩子提出的要求,能满足的,我们就心甘情愿地满足,不能满足的,也可以坦荡荡地拒绝。 与其去想怎么和孩子谈“穷”,不如把目光放到自己身上来,看看自己头脑里的担忧和假设是什么,然后让自己变成一个有富人思维的人,具体的转变方法可以了解我的财商课程。 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你与金钱关系的改变才是孩子最好的财商课。 即使已经离婚了,只要你是一个心中有爱,目中有人的人,同时愿意学习和成长,你就值得过上富足的生活。 Q 您好请问一下我怎么帮助我侄子他们让他们想学习,喜欢学习,我侄子他们现在12岁了,上初中,天天玩手机,不爱学习也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他们爸妈离婚,也都不管他们。我爸妈也管不到他们,谢谢! 康妮 A:你好,看得出来你是一个很爱孩子的姑姑,很幸运你的侄子们并不是没人管的孩子,还是有人在牵挂他们的学习。 但是,你在想帮助孩子的同时,要明确,你并不是孩子的父母,亲子教育最好是父母的工作。如果孩子并没有在心里把你放到父母的位置,你的干涉可能会有反效果。 作为姑姑能做的,可以是和孩子的父母交谈,告诉他们必须重视孩子的学习。 同时,你要是真想引导孩子,最好还是让他们拥有一个爱学习的环境,家里人如果吃完饭都抱着手机,周末睡到日上三竿,孩子都是有样学样,怎么会去书桌前抱起书本呢?即便是和他们讲很多大道理,比如不学习以后没饭吃,孩子也很难听进去。 我的老师张国维博士,他有三个儿子,三个都是博士,他的教育成果让不少家长羡慕不已。他是如何教育出这么多优秀的孩子呢?我们来看其中一个案例。 和大多数孩子一样,他的二儿子在小时候疯狂地迷恋上了游戏,但张博士没有像一般家长那样指责和控制,而是和孩子一起玩,与孩子打游戏的结果当然是输给孩子,有一次他又输给了儿子,在孩子正高兴的时候他说: '你打游戏是很厉害,可是你能打得过设计游戏的那个人吗?',这个挑战不得了,直接把儿子挑战成为了电脑工程系的博士,因为这个问题让他的孩子从迷上游戏变成了迷上电脑。 当然,这种对孩子的启发,需要有懂心理学的家长才能够做到。 如果有能力和机会的话,可以带孩子参加一些正规的青少年成长训练营,同时,最好还是和孩子的父母好好谈谈,如果自己实在能力有限,也不要太过愧疚。 祝福! ![]() 向上滑动阅览 @阿波罗尼亚: 你做了什么呢?也许是不敢直视她的眼睛让她觉得可以对你动辄大骂,也许是迫于她是你上级的权威而不敢发声,无论是什么,你都需要自己去看到。 我留意到你提起D时的用词,有很多负面的评判,对方就是大灰狼,而自己就是小白兔,但真的是这样吗?我不知道。 但我希望你多一个视角来看她,她所谓的“受领导喜欢”,“同事面前天真活泼的样子”,这些从另一个角度说,是她受同事欢迎的体现啊,而这,你是可以去学习的(不是要你学习两面三刀),任何人的身上都有值得你学习的地方。 当她指责你的业务能力时,是不是你确实没有做好呢?如果是的话,好好用心学习,也是对你很有利的方法。这些都能够帮助你把职场路上的绊脚石变为垫脚石。 至于,如何调整自己的情绪,这是一个很核心的问题,可以问问自己,为什么那么在意她,为什么在意她对你的看法、对你的态度,这背后也许有意想不到的答案在等着你。 情绪不要压抑,找一个安全的环境,哭一哭,喊一喊,都是可以的。 当你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提升自己,有一天你会发现,眼前的困难,早就不再是困难了。 祝周末愉快! ![]() 如何提问 |
|
来自: 昵称44943940 > 《转自黄启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