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简单有效腕踝针,一点都不痛。

 邹沁洋 2020-04-25

      1976年人民军医杂志发表一篇文章,介绍了一种全新的针刺方法,名字叫做“腕踝针”,这种针法闻所未闻,引起一时轰动。它的先期实际上和中医没有关系,当时采用电刺激疗法治疗疼痛,瘫痪,感觉障碍和癔症一类的疾病。在不断实践中探索电流大小,通电时间和刺激位置的过程中,接受了中医的三阴三阳的经络理论,逐步把刺激点定在了腕和踝。因为中医认为腹为阴,背为阳,四肢内侧为阴,外侧为阳,所以当时电刺激疗法逐步把人体分为十二个治疗点,上肢六个,下肢六个,并以数字命名上1,上2,上3,上4,上5,上6,下1,下2,下3,下4,下5,下6,123属阴在阴面,456属阳在阳面,上下对应,那么在人体纵向区域内刺激相应的腕踝部位即可出现调整反应。在72年开始尝试用针刺来代替电刺激,为了避免垂直进针的疼痛和滞针现象改为皮下浅刺,仍然取得较好的疗效。从此不断的完善针刺方法和理论,在1975年定名为腕踝针,1976年发表文章并推广,老韩几年前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曾经尝试过这种方法,经过验证对于痛症效果很不错,去年还用过几次,但是对于一些内科病症验证较少,今天发出来希望看到的朋友验证学习,同时也将这种不错的治疗方法传播出去。

【腕部取穴及主治功能】

腕穴区都在腕横纹上二寸左右,从掌面尺侧向绕侧绕腕转一圈依次为上1,上2,上3,上4,上5,上6。

上1区:小拇指侧的尺骨缘前方二寸凹陷处。

主治:眼病,鼻病,咳喘,前额痛,面瘫,前牙痛,胃痛,心悸失眠,癫痫。

上2区:位置相当于内关穴。

主治:胸闷痛,后牙痛,颌下痛。

上3区:桡骨边缘,桡动脉外侧,腕横纹上二寸。

主治:高血压,胸痛。

上4区:在大拇指侧桡骨缘背,腕横纹上二寸。

主治:颞下颌关节炎,肩周炎,耳病,头顶痛。

上5区:位置相当于外关穴。

主治:上肢疼痛、麻木、瘫痪,后颞部疼痛。

上6区:尺骨缘背部,腕横纹上二寸。

主治:颈胸段脊柱痛,后头痛。

【踝部取穴及主治功能】

踝穴区在踝尖最高点上三横指,从跟腱内侧向前转到外侧跟腱,依次为下1,下2,下3,下4,下5,下6。

下1区:跟腱内侧缘,平内踝尖最高点上三横指。

主治:足跟痛,遗尿,痛经,上腹痛。

下2区:平内踝上三横指,胫骨后缘处。

主治:腹痛,肋痛,过敏性结肠炎。

下3区:胫骨前缘向前约一公分,内踝尖高点向上三横指。

主治:膝关节内侧痛。

下4区:外踝尖三横指,胫骨前缘和腓前缘中点。

主治:下肢麻木、疼痛、瘫痪。

下5区:外侧面中间,腓骨后缘,平外踝尖高点向上三横指。

主治:踝关节扭伤。

下6区:跟腱外缘处,平外踝尖高点向上三横指。

主治:坐骨神经痛,腰痛。

【疾病对应取穴原则】

以胸横隔为中心,横隔线上取腕区,横隔线下取踝区,上下两区都有病症那就上下两区同时取穴,取穴规律为:左病取左,右病取右,上病取上,下病取下,不能确定部位的左右全部取穴。

腕踝针穴区对应见下图:

【进针方法】

腕踝针一般用30号一寸半到二寸针,针以30度角快速刺入皮下,然后轻捻针,让针体贴着皮肤浅层前进,针下感觉松软,不可出现酸麻胀痛等针感,如果有针感将针退出重新进针,除了刚开始进针略有痛感外其余不要有任何感觉。

【注意事项】

如果治疗点附近有较为粗大的血管或者进针较为疼痛,可以说着纵线上下移动,不可左右移动,治疗手脚部疾病可以针刺方向,也就是说原来是向内向心刺的,可以改为向外离心方向针刺,针刺点适当上移。

喜欢学习的朋友可以用百度网盘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百度网盘群组查看共享视频文件,文件略微有点大,公众号里面上传不了。

另外说个事情,朋友们可能发现这两天我的公众号次条文章是广告,这个是平台推广的,当然老韩也有流量收入,对大家的打扰敬请见谅!

如果您觉得本文不错,请转发点赞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