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样“行酒令”,也太潮了吧

 accbc二月 2020-04-25

酒令诞生于西周,是筵宴上助兴取乐的一种游戏,是中国人在酒桌上的一种助兴方式。酒令由来己久,开始时可能是为了维持酒席上的秩序而设立“监”,汉代的“觞政”,就是在酒宴上执行觞令,对不饮尽杯中酒的人实行某种处罚。在远古时代就有了射礼,为宴饮而设的称为"燕射",即通过射箭,决定胜负,负者饮酒。古人还有一种被称为投壶的饮酒习俗,源于西周时期的射礼。酒宴上设一壶,宾客依次将箭向壶内投去,以投入壶内多者为胜,负者受罚饮酒。行令就像催化剂,能使酒席上的气氛很快活跃起来。

  (图片源于网络)

行酒令的方式可谓是五花八门,后来常见的行酒令有:

1. 作诗

饮酒赋诗,由来已久。晋人石崇金俗园宴客,是当筵赋诗,不成则罚酒三杯。王羲之等人引水流觞,饮酒赋诗,更是文坛美谈。到唐代李太白桃李园宴弟饮酒赋诗后,此风已颇为盛行了。行令作诗,常见的是每人作一首诗或者每人联诗两句、还有的每人连诗一句凑成一首诗,作不出者罚酒。像广为流传的文坛佳话就有李白和贺知章、王之涣、杜甫四人的联诗行令故事

“一轮圆月照金樽,(贺)

金樽斟满月满轮。(王)

圆月跌落金樽内,(杜)

手举金樽带月吞。(李) ”

既有格律诗味,又不失为“席上之物”。

   (图片源于网络)

2.对句

与其说是对句,更像是对对联,常见的形式是一人出上联,另一人对下联,对不出则饮罚酒。还有一种形式是限定题目,每人作一副对联,作不出者罚饮酒。传说中的宋代文学家苏洵一日家宴上限以“冷香”二字联对行令的故事,便是一例(水向石边流出冷,风从花里过来香)。此令要求上下联句尾分别是“冷香”二字。

  (图片源于网络)

3.“同数”如今叫”猜拳“

文人雅士常用对诗或对对联、猜字或猜谜等,一般百姓则用一些既简单又热闹的方式,即用手指中的手指代表某个数,两人出手的同时,每人报一个数字,如果甲所说的数正好与加数之和相同,则算赢家,输者就得喝酒。如果两人说的数相同,则不计胜负,重新再来一次。这种方式到如今也十分盛行,可以大大提高饮酒的氛围达到活跃气氛增进感情的作用。

现代人的行酒令这样玩

办法总比困难多,疫情也阻挡不了我们深厚的感情!

  (图片源于网络)

疫情后,奔现的你!

    (图片源于网络)

  喝健康酒、健康喝酒、喝酒健康、同坤酒业-老酒合作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