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刘天问2021考研政治《思修》西迁精神考点汇集
2020-04-25 | 阅:  转:  |  分享 
  
刘天问2021考研政治《思修》西迁精神考点汇集

【刘天问注】本考点位于思修的“爱国主义”

“要发扬老教授们这种西迁精神。重大的历史进步都是在一些重大的灾难之后,我们这个民族就是这样在艰难困苦中历练、成长起来的。”

“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它所蕴含的家国情怀、使命担当,正是中国在过去几十年取得飞速发展的力量源泉。在抗击yi情和消除贫困这两个战场上,爱国奉献的“西迁精神”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今年4月陕西考察强调重温“西迁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历史意义。这不仅鼓舞中国人继续毫不放松yi情防控,夺取战yi的最终胜利,也将助力中国如期完成今年发展任务,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更将激励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一代抓住新时代新机遇,将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的发展建设中。



实例:

“轻以待己、重以报国。”西迁的教授中,“中国电机之父”钟兆琳先生,以花甲之年赴陕,满怀豪情带着学生在一片空地上建起电机实验室;陈学俊教授和夫人西迁前将上海价值不菲的房产捐出,扎根在西北大地,为一事、尽一生……一个个闪光的名字永远镌刻在交大西迁的史册上,成为“西迁精神”不可磨灭的注脚。

…………

这些西迁背后的故事跨越时空,至今依然让人热血沸腾,激励着当代青年奋斗前行,在新时代建功立业。今天,重新弘扬“西迁精神”,我们要心怀理想,心系家国,决不当坐而论道的清谈客,要做善作善成的实干家,坚决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将命运融入国家发展、时代进步的大潮洪流,在实践理想中实现自身价值。

在消除绝对贫困的战场上,“西迁精神”同样深入人心。2017年,中国塞罕坝的建设者们荣获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50多年前,300多名中国年轻人前往距离北京300多公里处的沙漠地区建设塞罕坝林场。经过三代人的努力与坚守,他们在沙漠上建起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创造了一个变荒原为林海、让沙漠成绿洲的绿色奇迹。如今,林场森林资产总价值达202亿元。塞罕坝经验也成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扶贫的标杆。



考点渊源:

2005年12月6日,经西安交大党委会审议批准,交大西迁精神概括为“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16个字

2017年11月30日,西安交通大学史维祥等15位老教授致信,汇报学习十九大精神的体会和弘扬奉献报国精神的建议。12月,对15位交大老教授的来信作出重要指示,希望西安交通大学师生传承好西迁精神,为西部发展、国家建设奉献智慧和力量。

2017年12月16日下午,省委书记、省长到西安交大传达重要指示:“向当年响应国家号召献身大西北建设的交大老同志们致以崇高的敬意。祝大家健康长寿、晚年幸福。也希望西安交通大学师生传承好西迁精神,为西部发展、国家建设奉献智慧和力量。”

2018年新年贺词中“2017年,又收到了很多来信,其中有西安交大西迁的老教授,他们的故事让我深受感动。”

2018年1月18日和1月21日,随着《新闻联播》的再次报道,“西迁精神”又一次吸引了全社会的关注。

2020年4月22日看望西迁老教授代表,参观西迁博物馆,听取西迁历史、西迁以来的发展情况汇报。

献花(0)
+1
(本文系twzhengzhi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