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诗鉴赏-寄题徐都官新居假山(梅尧臣)

 高山仙人掌 2020-04-26

太湖万穴古山骨,共结峰岚势不孤。
苔径三层平木末,河流一道接墙隅。
已知谷口多花药,只欠林间落狖鼯。
谁侍巾鞲此游乐,里中遗老肯相呼。


注释

⑴徐都官:所指未详。夏敬观谓“疑即建德徐元兴,集中屡见”。都官,本为官署名,属刑部,北宋前期,设判都官事一员,以无职事朝官充任,无职掌。此指徐氏为判都官事。
⑵太湖万穴:指太湖石,园林中叠假山所用之石多采自太湖,其石因风浪冲激,多坳坎、孔窍。古山骨:指石。
⑶岚(lán):山中雾气。势不孤:这里指连绵不断。
⑷苔径:长着青苔的小径。木末:树梢。
⑸隅(yú):角落。
⑹“已知”句:暗用郑子真事。西汉人郑朴字子真,修道守默,成帝时大将军王凤礼聘之,不受。家于谷口,有盛名,世号谷口子真。此处借以赞美徐都官。药,指药草。
⑺狖(yòu):长尾猿。此泛指猿猴。鼯(wú):鼠名,俗称飞鼠,别名夷由。形似蝙蝠,因其前后肢之间有飞膜,能在树林中滑翔,古人误以为鸟类。
⑻巾鞲(gōu):代指徐都官。巾,冠的一种,以葛或缣制成,横著额上。鞲,革制袖套。
⑼肯:可肯。遗老:年老历练的人,此泛指老者。

赏析

这首诗作于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年),当时作者任国子监直讲。

首二句具言徐都宫新居假山取材之美,造型奇峭逼真。“太湖万穴古山骨”,指取太湖石为假山。太湖石多孔穴,是很理想的园林建筑材料。这里不径言石而言“古山骨”,出自韩愈《石鼎联句》诗首句“巧匠斫山骨”,给读者以假山不假的感受,它原具有山之骨髓。叠石成山,故下句言“共结”。不言“峰峦”而言“峰岚”,是因为“岚”为山中雾气,用此一字,不仅写出山形,而且绘出山神,颇有云气蓊郁之感。再加“势不孤”三字,更见峰峦重叠之妙。

三四句承上,写假山与周围环境相得益彰。这里的“苔径三层”、“河流一道”,皆人工建造。假山有崎岖小路达于峰顶,高于园中之树(“平木末”),山路上满布苔藓,古趣盎然。山下河流一道,自墙外引入。于是,假山、真树、活水,彼此浑溶无间,大得自然意趣。

“已知谷口多花药”,暗用西汉隐士郑子真身居谷口而名动京师的典故。此句承前而来,下句却作一转折,说自然景物仍有不可及处,假山之上还缺少野生动物——“只欠林间落狖鼯。”诗人着此一句,表面上有遗憾的意思,其实是深深感到欢喜。意思是说,若有狖鼯出没其间,假山就更逼近自然了。从作“只欠”二字可以体味。这样,在转折之中,又翻进一层。

至此,已道尽假山胜处,末二句写到游园。但诗人撇开自已和朋友,着意提到“里中遗老”(遗老,指老者),颇耐寻味。徐都官新居假山既成,却未“对外开放”,连里中老者亦未能一饱眼福。诗人既以先游为快,也就想到这一层,才有此一问:“谁侍巾鞲(巾鞲,代指徐都官;鞲,臂套)此游乐,里中遗老肯相呼?”这一联化用杜甫《客至》“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句意,而含意颇深,表面上,是说与人分享,其乐更甚;深一层的意思是,为官者当与民同乐。这与诗人好友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末尾一段的措意不谋而合。于是诗的境界得到提高。这种思想,就《田家》、《陶者》、《汝坟贫女》的作者而言,是一贯的。只是诗人不说“应”相呼而只问“肯”否,措辞很委婉,不易体察。

题咏之类,切题、体物都不难,有较高的思想境界则不易,这牵涉到诗人本身的思想境界问题,不可能靠直接模仿就能做到。像前人所说:“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梅尧臣是不赞成这种态度的。


名家点评

陈衍《宋诗精华录》:“首韵言取太湖石为假山,生动精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