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词鉴赏-河传·江畔(温庭筠)

 高山仙人掌 2020-04-26

江畔,相唤,晓妆鲜。
仙景个女采莲,请君莫向那岸边。
少年,好花新满船。
红袖摇曳逐风暖,垂玉腕,肠向柳丝断。
浦南归,浦北归?
莫知。晚来人已稀。


注释

⑴河传:词牌名。双调五十五字,上片七句两仄韵、五平韵,下片七句三仄韵、四平韵。
⑵“江畔”二句:江边采莲女互相呼唤。
⑶鲜:鲜艳。一作“仙”,又作“妍”。
⑷仙景:风景幽美如仙境。个女:那个或那些女子。
⑸红袖:女子的红色衣袖,此处指采莲女子。摇曳:飘荡。
⑹玉腕:洁白温润的手腕,亦借指美人的手。
⑺柳丝:垂柳的细枝。古时河、湖畔多植垂柳,故此处借“柳丝”指少年停留之岸边。肠断在这里是指感情深切、盼望急切。
⑻“晚来”句:天色已近傍晚,人越来越少。


赏析

此词反映的是采莲的场面以及采莲女追慕少年男子之情事。温庭筠以女性为题材的作品有七十余首,此词即为其中之一。其具体创作时间未能确证。

这首词写采莲少女对美好爱情的追求。上片开头四句勾勒江南清晨中的采莲少女,景美,人更美。“江畔,相唤”四字写尽江南采莲女天真烂漫、轻盈采莲、嘻笑相招的情态,再以“仙景”相衬,更见采莲女之美。后三句船夫的所见和说话,笔锋转至少年,为采莲女倾心追慕作铺垫。对于这三句,有两种理解。一说这三句是船夫指引少年之词,意思是希望少年不要独自去那边,而来关注船上的采莲女;另一说这三句是船夫指示采莲女之词,意思是希望采莲女不要往少年所在的岸边去游玩,“少年”二句是女子所见,说那边满插鲜花的船上,乘坐着一个少年。首四句和后三句的两层之间,似断实联。

下片头三句笔墨又落到采莲女,重彩点染她们于和风吹拂、柳丝荡漾之中红袖摇曳、玉腕戏波的动人形象,并巧妙点出采莲女对少年的倾慕。

“肠”指女方,“柳丝”指男方,“肠断”中用“向柳丝”三字隔断,用法别致。结尾二句写采莲女对少年的追慕不遇、可望而不可即的失意心情。对于“浦南归”二句,有两种理解。一说这是采莲女见少年后的感情变化,已被情绪所迷,不辨归宿,即想:从南浦回家?还是从北浦回家?主意难定;另一说指采莲女不见少年,猜想:“他是从南浦去了呢?还是从北浦去了呢?不知道。”“浦南”“浦北”是女子的自度之词,见其魂牵梦绕,不知所归,直到天晚人稀的恍憾状态。

温庭筠词一向以秾丽富艳见称,而此词却写得清新自然,极具南朝民歌风味。


名家点评

清代陈廷焯:犹有古意。(《云韶集》卷二十四)

清代万树:此调体制最多,通篇用一韵而字少者,唯此词。(《词律》卷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