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华留学生,有81%选择不回国?其实现实比这更残酷

 爱满地 2020-04-26

我国的学生人数在世界范围内都是排名靠前的,因此即使按照概率来计算的话,每年我国培养出来的优秀人才应该也是最多的。但是,为什么我国的优秀人才不是很多,因为每年有大量优秀的人才流失,他们分别去往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根据教育部的数据统计表示,截止目前为止我国已经有约305万的学生选择出国留学,但是选择回国的人数仅有144万人,还不到出国人数的一半。

在《2019中国留学白皮书》上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留学生毕业后选择回国的人数仅有28%,并且数据还显示越是像清华、北大这样国内顶尖学校的留学生出国留学回国的概率越小。如清华大学2018年出国留学的学生中,有81%的学生在毕业后选择不回国。而现实上则更加残酷,由于现在很多高新技术企业非常喜欢“海归”,或许这些“海归”真的有真才实学,或许这些公司比较好面子,觉得自家公司“海归”较多,别人会高看一眼。无论如何,事实上每年出国的学生要比这些数据更多,而大部分学生出国后回国的意愿就会变得非常渺茫。那么我们应该去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培养的人才宁愿选择在国外工作也不愿意回到自己的国家呢?为什么我国的学生数量在全球范围内都是靠前的,可是技术力量却不是很高呢?

其实很多留学生回国的学生,他们的意愿非常的简单,想拿出国留学给自己镀层金,然后能找到一份比较好的工作,仅此而已。但是建设我国的力量不仅仅是这些人,大部分还是靠一些科研技术型人才,而具有这些科研才能的人才就是那些占大部分比例的选择不回国的人才。陈平是诺贝尔获奖者戈金的学生,他在1996年的时候回国在北大担任一名教师,后来退休后又到了复旦大学继续科研事业,他曾经这样说过:“中国好多人就喜欢给西方人抬轿子,北大最培养这样的人才”。事实上也确实如此,清华、北大在我国学生眼里那是顶尖学府的存在,想要考上这两所大学,有的学生甚至花费了四五年的时间,但是我国精心培养出来的人才,出国后就再也不想回来,这是为什么?

我们来分析一下国内的科研环境现状:首先想要科研需要的就是科研经费,想要更多的科研经费你的职称就得更高,想要评到教授或者正高级工程师就得发很多论文,如果大部分教授都去写论文评教授了,谁去真正地搞科研?现在我国高校的科研环境为了评职称、入选各种人才计划,很多有才能的老师都在找关系、发论文,表面上是为了科研事业,实则早就把科研事业抛之脑后。这样的科研环境当然有很多科研型人才不愿回国,比如以前的颜宁等。

大家觉得目前我国的科研环境如何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