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秦桧后人寻访记

 东方欲晓10 2020-04-26

秦桧后人寻访记  国庆假期,难得闲暇,决定去江苏南京寻访秦桧后人——在网上已经火了好一阵子的秦桧三十代孙秦世礼老人。不过考虑到南京人多拥挤,住宿困难,遂计划在节假结束之后前往。这样第一步先去湘南,考察明朝正统末年和景泰初年的古战场,当时靖远伯王骥在此地平苗乱,后来兵部尚书于谦也调兵遣将大力清剿,颇下了一番功夫。整个的假期是在湘南度过的,然后才乘南宁至南京的火车向东进发。  据了解,秦桧的故乡是在南京宁江区汤山镇桦墅村,由于对这里的情况一无所知,于是有意在火车上认识了一位也是去汤山镇的旅客,说好下车后随他同行。有此好事,自然欣喜,这样在当晚近21时火车到站后,一同上了309路公交车,在郊外的夜暗中行驶了约三十分钟,再转乘一辆来接我那位带路者的小面包车,继续向汤山镇进发。又是二十多分钟的行驶,终于到了目的地,时间已近23点,便找了一家旅馆住下。  早上六点醒来,打听到去桦墅村没有直通的公交车,且路程约十公里的样子,若租车去需三十元,感觉是贵了一些。昨天“朋友”的小面包车和住宿的费用都超过了自己的想象,比在湘南高出了一大截,这样便决定拿出当兵时的行军速度,估计在8时之前可到达秦桧的故乡,见到秦世礼先生。在网上说他年过八十,真不知道他是否健在。曾经给他去过一信,没有回音,也不知他收到没有。不管怎么说,去了一切都知道了,不管是见人见物,都不算白跑。  上路之前,在街上买了个抹了辣椒酱的油饼,边吃边走,向华墅村的方向进发。尽管柏油马路宽广平坦,天气也还凉爽,不过二十多斤的行囊不算轻,加上很多年没有走这么远的路了,不一会便出了汗。这里的风景很美,也能见到南方特有的植物,还有自己喜欢的枇杷、桂花等树木,江南大自然的风景让人赏心悦目。  一路前行,在路人的指点下,不断地拐弯,不仅路变窄了,而且出现了土路、群山、矿山、小火车。山上的植被非常浓密,一点不逊于湘南的所见,只是山势没有那么高大而已。这些都用我的数码相机拍了下来,一面拍一面想,看来如果这里真是秦桧出生地的话,他应该是个山沟里的孩子了。或者说,他是个山区的孩子吧。但也有可能是,他的父辈早年已经离开这里,他出生于江宁县城,随后上学读书???????或许他的后人从别处迁来在此生活,这也是不能排除的。  秦桧这个人口比较紧,比较严肃,基本不说自己的私事,其他人是无法了解到他的个人情况的。另外,谁也没有见过他的神道碑和墓志铭,这上面一般都会有墓主出生地和安葬地的,可是秦桧也没有这样的东西。他为什么不在生前做好这些事呢,实物不存了,文字总还是应该有的吧。明朝的《国朝献征录》里收集了众多的这类东西,形成了厚厚的两大本。那么秦桧为什么不肯搞能,他的过继儿子秦熺是个高官,也应该做好父亲事情的,为什么他不做呢?无独有偶,岳飞也是个没有神道碑和墓志铭的人,人说秦桧坏才没有人肯为他动笔,那么岳飞呢,那么明朝的于谦呢,他怎么也没有呢,于谦的儿子于冕可是尚书一级的高官,他和岳飞的孙子岳珂一样都很有文化,他们是怎么了?不过这两个人都不是进士,文化是自学的。  沿途经过一个又一个的村子,经打听都不是华墅村,指路人都说在前面。汗出了不少,行囊感觉重了许多。想起几年前去陕西渭南官道村,寻访杀害于谦的“凶手”石亨的族人,由于是个夏天,天气极热,出汗比这多了十倍,那么这会就不算什么了。奇怪的是,石亨也没有后人,也是过继了一个,也是死在狱中,也是没有神道碑和墓志铭,所以无从知晓他的葬地。所不同的是,在石亨的家乡,有许多可见的历史

遗迹,如高大的石碑和驮碑的赑屃,还有脸盆大小的精美石柱础,都说明了这里曾经出过一个显赫的高官,而参与推翻于谦的王骥家乡,也不乏这类历史

的遗留物。而在秦桧的家乡,哪都没有出现过能够证实秦桧存在的东西。  在快到华墅村之时,有热心的老乡主动用摩托车带了我一程,他说村委会就在迁走的小学校内。在村委会见到了几位村干部,他正忙着自己的工作,村干部也这么忙啊,真的是没有想到,所以他们也拿不出什么时间来说说这里的情况。还说对秦桧的事情没有什么了解,去找秦世礼的话想知道什么都可以。此时才知道老人健在,确实是很高兴了。所不满的是,如此出名的秦桧,而在家乡,村干部都对他提不起精神来,估计是人们冷淡了秦桧,如果为他来这里的人络绎不绝,他们才知道戚方的价值了。  老人住在村子的中心,一说起他的名字几乎无人不晓,他是秦桧后人中辈分和年纪最大的人了。见到的时候,他正在灶房里弯腰用电水壶灌开水,为家中的七八个暖水瓶烧满水。他见了客人,听了自我介绍,看了身份证后,表示很愿意接待大山这样的突然造访者。老人的个子不高,有很浓的眉毛,两眼炯炯有神,矍铄而健谈。他说自己八十七岁了,有一子四女,和儿子住在一起。早先自己曾经教书,五十五岁退休,身体很好,收入也可以,日子过的比较安详。说话的时候,与他同岁的老伴就在旁边择豆角。  听到问起他们的家谱,说是毁于文革,也没有搞什么秦氏宗亲会,这里的秦氏过着很低调的日子。还说在他小时候的时候,村里有一个很大的宗祠,门大而厚重,门槛很高,后来渐渐拆毁,现在已经不存。在山里有他们的祖坟,也是很不小的,但不是秦桧墓。由于无碑,故不知葬的是谁了。  学者也好,草民也好,都说秦桧贪污了很多的财物,可是在这里见不到任何的财富遗留,那么就很奇怪了,秦桧没有亲生儿子,他贪污那么多的东西,就是为了继子秦熺吗,他傻到为秦熺打工挣钱吗。明朝的大太监王振是于谦最恨的人,在王振家中抄没的东西列出了一份清单,而认为秦桧很贪,至少还有个数字统计吧,王振利用所贪,还为家乡建了寺庙。可秦桧有什么呢,都给他的老婆吗,那他是天下最好的丈夫了;打算自己来消费吗,八辈子也用不完吧,真的是让人想不通,他要这么多的钱财干什么用!一旦死了又怎么办。  据说秦桧的墓在1485年被盗时,发现了巨额的财宝。这是不可信的,怎么可能过了三百多年才有人想起去盗全国顶级大贪污犯的墓地,中国的盗墓贼反应也太迟钝了吧。另外他们能够盗去财宝,那些神道两边的石人石马,墓碑建材之类怎么也毫无踪迹了呢。而秦桧的后人、族人怎么也不理不睬,仿佛忘记了这个有着巨大名声甚至超过唐朝名相魏征的秦桧呢。据说在南宋,岳飞的墓地就已经非常出名了,人们就已经恨死秦桧了。如果是这样的话,怎么就不会去秦桧的墓地发泄一番呢,如果去了,怎么就见不到这方面的官方记载呢。而野史的东西不可信,且笼统而无凭据,不过是情绪的发泄而已。  在与老人的交谈中得知,来这里拜访秦老先生的有艺术家金锋,就是他搞的引起轩然大波的秦桧站像。这里也来过作家和记者,写过一些关于秦先生的文章。但是尽管在网上关于秦桧的讨论轰轰烈烈,而到秦桧故乡来的普通人还几乎没有,至于秦粉则几乎为零。看来大山是头一个了。  大山为秦桧写作,才有了来这里的想法。为什么要写秦桧,是因为感觉真实的秦桧不是历史

书、宣传材料以及人们传说中的那样。秦桧这个人比较低调,也比较老实,别人说出他的问题,他就主动辞职。一旦罢官,他也不胡搅蛮缠,默默的一边待着去了。也不惹是生非,发牢骚讲怪话,也没有阴阳怪气的时候。比较的谨慎细心、稳重厚道,比较的勤奋热心。“秦长脚”的绰号就是勤跑腿啊,而且也有他报恩的故事。他是在什么情况下恨了岳飞的?一是为了“淮西军”岳飞撂挑子不干的时候,再就是不肯“援淮西”的时候。他如果是个奸臣,岳飞做了凡是对南宋不利的事情,秦桧应该高高兴兴才是,而不会“忿忿”、“恨之”。秦桧为了南宋的心态难道还看不出来吗,这是个坏人和奸臣的表现吗。  据秦老先生的说,也有岳飞的后人想来见他,托人捎了个信来。为什么不直接来,恐怕是担心吃闭门羹吧,不知道其用心是什么,要是有的话,写信是可以表达的。不过据了解,有些人对于秦桧有利的事情是一概反对的,而对秦桧不利的事情是一概支持的,所以他们来者不善的可能性极大,于是秦老先生拒绝了他。其实有个问题岳飞后人是应该考虑的,这就是秦桧夫妇跪像的问题。如果不改正这样的侮辱,那么一个如此对待他人者,是不可能得到别人接受的。尊敬他人,就要尊敬他人的先祖,如果不能尊敬,也要有尊重之心。其最好的方式就是呼吁撤掉那些侮辱人的跪像,不要进入人们的视野。而现在的情况则是,金锋先生搞了个秦桧站像,立刻就有人来兴师问罪,其忿忿之态溢于言表,就差动手打砸了。有报道说秦岳的后人讲和了,握手言欢了,还有说要请人家吃饭,此人就是岳飞的嫡传第30世孙岳顺元,他家住南京游府西街,已60多岁,是一名老工程师。显然也是个有文化的人了。  要说言和,有这么简单吗,真的能够解决问题吗,你个人想要言和,与其他人统一意见了吗,有谁能知道他们之间的心结是什么吗?看看秦桧站起来都会被岳氏怒目而视、兴师问罪,言和能不是空话吗。虽然岳顺元表示自己很想结识秦氏,如果秦老先生来市区,自己将请他吃饭、喝茶,一起探讨岳飞和秦桧的历史

旧事。但是如果不能把站像和跪像的事情解决好,言和就不会有希望,让一方的祖先去跪另一方的祖先,谁能接受、心平气和?不要以为自己宽宏大量就好办了,这没有代表性,要有个呼吁,有个共识,才能够做到相逢一笑泯恩仇,否则全是一厢情愿。  在前往南京的途中,大山就已经想好了要请秦老先生题个字,写什么好,在火车上拟好了两个。一是“都是中国人,以和为贵”;再就是“化干戈为玉帛,中国人之福”,但是考虑到一个也足以说明问题了。也就不多提了。对于大山的请求,老先生欣然答应,他展开宣纸,饱蘸笔墨,挥毫写下了“都是中国人,以和为贵”。这样的认识,不是每个人都有的。不管怎么说,秦桧做的是有利于两国人民的事情,他就应该受到两国人民的拥护和欢迎,甚至是爱戴。大山的祖籍在河北,先祖自然是金国人。岳飞打来了,兵戎相见,非金人之福,他当然是不受欢迎者。他的爱国精神,爱的是南宋王朝——一个割据小朝廷。对于宋金来说,爱自己的国家都没有错,金国人一样也是爱中国,他们也一样是爱国者,并且还是祖国北部边疆的建设者。  大山到秦桧的故乡来,本来有一个想法,在为秦桧写本书之际,通过官方,在经过充分的准备,于2015年,为秦桧立一个挺立的铜像。因为这一年是秦桧诞辰925周年,故去860周年纪念日。同时还成立秦桧研究会,秦氏宗亲会,出面牵头和领导的,应该是政协和文联一级的组织和秦桧的后人。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前八百年和后八百年,都不会再有了。也就是说,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因为实在太难得了,再不会有大山这样的人物出现了。  望着墨迹未干的题字和秦世礼的签名,大山的内心好不激动,秦老先生则拿到太阳下来晒干它,以送给远方的客人。这个题字,可以放在书的扉页,如果《大山侃秦桧》能够顺利出版的话。  使命完成之后,已近中午时分,秦老先生留大山吃饭,能与老先生举杯共进午餐,是宝贵的经历。可惜还要赶回南京买返程的火车票,真的不敢久留,于是对老先生说了一些祝福话之后,依依不舍地挥手告别了。  在等候公交车的时候,有位秦氏村民在晒太阳。大山从他那里得知,这个村里有近百家上千的秦桧后裔,他们分为东秦、西秦、北秦居住,每年还与在南京各地的秦桧后裔搞一场聚会。另外还有更远的分布在常州、杭州等其他地方。本来秦氏是有个族谱的,后来被杭州的秦氏拿去就再没有了音讯,会不会被人骗了,是故意跟他们过不去,或是其他原因被毁,都是说不清楚的。  秦桧故乡之行结束了,却感到意犹未尽,时间是太仓促了,自费出行有许多的困难。另外及早赶回来是为了尽早把书写好。也包括了写好《大山侃岳飞》,其文字多出了一倍以上。这项百万字大工程还要付出许多艰苦的努力,而此行是必不可少的一环。不过今天还不能算是完全的成功,没有预期的那样好,因为秦桧后人过得太低调了,官方和民间都没有任何的计划。而大山本人也是势单力薄,成不了大事,他的奋斗目标,就是把书顺利出版了,其他的事情听天由命,能干成什么样算什么样吧。或许机遇的来临就在意料不到的时候。  秦桧的事情不会因为有难度而停止,还要继续做下去,直到秦桧真正站起来的时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