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要不要清仓手里的中国平安

 石头renmin 2020-04-26

01

要不要清仓手里的中国平安

这几天财经界出了两个大瓜,一个是原油宝事件,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了,另一个是中国平安一季报。平安一季报刚出来的时候,很多朋友都表现得非常担心,纷纷来问我,中国平安的基本面是不是变了,会不会跌停,要不要清仓手里的中国平安。中国平安真的有那么不堪吗?我们先来看看它一季报的数据。

今年第一季度归属母公司运营利润359.14亿元,同比增长5.3%;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60.63亿元,同比大幅下降42.7%。净资产增长仅2.5%很多投资者看到净利润负增长42.7%感到非常担心,担心平安基本面是否发生了改变。

我们先来科普一下运营利润和净利润的区别,净利润是大家最常用的一个指标,也是市场认可度最高的衡量指标,各个行业都用这个指标。因此,净利润经常用来做跨行业的比较,各个行业之间的盈利能力都可以用净利润进行比较。但其对保险行业的缺陷也是明显的,主要体现在保险行业利润受资本市场的短期影响大,另外也容易受管理层主观影响,比如保险行业的很大一部分浮存金会用来炒股。

因此,在保险行业,经常用到一个指标,那就是营运利润,运营利润是指净利润中剔除掉那些业绩波动较大且具有一次性特征的项目(主要是权益投资和非营运投资的税后净收益)后得到。我认为这是一个不错的可以衡量保险公司运营能力的指标。

为什么一季度运营利润增长5.3%,而净利润却下降了42.7%呢?这里面就说明两个问题:第一平安的寿险业务是增长比较快的,中国平安的运营利润,扣除了短期投资波动80亿元和准备金20亿元后,一季度的平安寿险及健康险业务归属母公司股东的运营利润243.02亿元,同比增长23.7%,寿险和健康险是中国平安的核心业务,核心业务增速依然强劲。

第二说明平安一季度的投资短期浮亏比较多,这个也是在所难免的,今年一季度因为疫情的原因无论是港股还是A股都出现大幅度的下跌,而平安投资的那些公司股价跌幅也是巨大的,比如汇丰银行还有华夏幸福之类的地产股,大家应该知道,中国平安投资的地产股比例比较高,而今年一季度,所有的地产股都跌了不少,投资浮亏是在所难免的。

净利润负增长那么多的另一个原因是去年的基数太高,众所周知,2019年一季度的股票行情是非常不错的,特别是中国平安投资的那些白马蓝筹股,都有了很大的涨幅,所以导致2019年一季度的利润非常高,大家可以看看2019年平安一季度的净利润增速为77.1%,非常吓人的增速。而今年正好相反,一季度所有股价都表现很差,所以最终导致中国平安一季度-42.7%的增长,如果跟2018年相比,净利润还是增长的。

因此我认为根本不需要太担心,保险公司的优势就是它的浮存金有源源不断的现金流,而中国平安又有一支非常厉害的投研团队,所以今年一季度股市低点,正好是中国平安买入优质公司的好机会。今年一季度建好了仓,明年一季度股市稍微有行情就会出现2019年一样的好业绩。所以,中国平安的投资收入预期是非常好的。

关于中国平安一季度的业绩,还有一个关注的点就是新业务的问题,今年一季度新业务价值放缓,下降24%,不过这一点我也不是太担心,一季度因为疫情,我觉得下降是正常的,二三月份保险业务员基本没办法出门推销保险,所有行业都在下降,疫情过去之后,我认为还是会好起来的。

中国平安一季度有没有亮点呢,当然是有的,我们来看看平安季报里有哪些亮点。

客户经营业绩持续增长,个人客户数已经超2亿人,一季度新增个人客户871万,今年预计会有超过3500万人的增幅,在这么大基数的前提下还能保持这个增长速度已经非常不错了。

产险业务品质保持优良。平安产险综合成本率96.5%,同比下降0.5%,持续优于行业。相比同行,平安的产险业务还是做得不错的,在新冠疫情期间还推出了“一键理赔”的功能,非常接地气。

截至第一季度,“平安好车主”APP注册用户数首次突破一个亿,一季度增长了11.6%3月当月活跃用户数突破2500万。虽然车险利润很低,不怎么赚钱,但只要平安好车主这个APP的活跃用户上去了,就不仅仅是车险那么简单了,一个平台只有有庞大的活跃用户就能产生生态效应,可以培育出比车险更好的盈利项目。

银行业务整体经营协调发展,风险抵补能力进一步增强。疫情期间,平安银行全面启动数字化经营及线上化运营,业务得到快速恢复,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379.26 亿元,同比增长 16.8%;净利润 85.48 亿元,同比增长 14.8%;成本收入比 27.94%,同比下降 1.68 个百分点。截至 2020 3 月末,拨备覆盖率较年初上升 17.23 个百分点。银行业务应该算是中国平安一季报最大的亮点,平安是国内少数集齐了金融各项牌照的企业,大金融的优势越来越显现了。

另外,平安好医生在疫情期间也得到了很好的表现,互联网平台累计访问量突破10亿次。平安的科技能力也在持续深化,疫情期间还推出了远程办公的“知鸟APP”。科技实力进一步得到了国际认可,累计荣获了52项国际奖项第一名。

也许大家会觉得,说这么多,股价不涨并没有什么用。的确,中国平安的股价从去年的8月份就开始持续下跌,一直未创新高。主要的原因无外乎两个:第一,前期股价涨太多了,有回调的需求,中国平安的股价从2017年初的30元左右,一直上涨到2019年的90元以上,两年多时间涨了三倍,涨幅太大,有回调的需求;第二,疫情和众多利空消息的叠加,让投资者的预期降低了,导致股价下跌。但中国平安已经意识到了这些,在做积极的调整,对于我们投资者来说,目前中国平安的估值已经快到1EV的历史低点了。它的主营业务寿险业务依然保持20%以上的增长,内含价值的增长也保持在20%以上,而且这种增长并不是短暂的,我认为未来5年内依然可以持续。最坏的时间已经过去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第二季度肯定会比第一季度好,下半年肯定会比上半年好,明年一定会比今年好。正如中国平安季报里最后描述的那样:

受疫情持续影响,短期内,保险业务线下展业受阻,投资收益下行明显,信用风险增大且融资业务需求减少。但中长期来看,各项业务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保险、金融等方面的需求将迎来反弹;另一方面,此次疫情防控凸显科技赋能重要性,催生科技应用及医疗服务的发展机遇。面对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不稳定因素的显著增加,中国平安将化危为机,紧跟国家政策,发挥保障服务功能及医疗健康领域的业务特长,在抗击疫情及其他保障社会民生方面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上周平安开股东大会的时候,马明哲就很明确的表示:平安是比较合适做价值和长期投资的,短炒不合适。

所以,对于中国平安,我会坚定的持有,不会受短期波动的影响。

02

下周大盘走势及交易策略

最近几周A股不温不火,涨跌幅都不大,因为整体比较低估,所以下跌的空间也有限,因为新冠疫情在国外肆虐,未来充满诸多的不确定性,所以上涨的意愿也没有,一直在2800点附件徘徊。

这对于价值投资者来说,是非常好的事情,我们一直提倡像鳄鱼一样投资,理智冷静的躲在暗处观察,宁愿饿着肚子,也不会轻易出手,一旦股票出现了好的价格,就咬上一口。

把目光放在公司的内在价值上,而不是盯着股价。离市场远一点,再远一点,离投机远一点,离投资近一点。长期这样做,想不赚钱都很难。

03

2020年第17周周报

1、本周表现:

2020年第17周跑输大盘0.57%

本周无操作

第17周组合亏损1.63%,上证指数下跌1.06%,本周组合跑输大盘0.57%。

持仓组合配置情况请参见图表:

2、历年投资业绩

截至2020年4月25日,今年亏损17.04%,今年上证指数从年初的3050.12点下跌至今日的2808.53点,下跌7.92%,跑输大盘指数9.12%。2006年7月1日至2020年4月25日已实现29.07倍盈利。

整体收益情况请参见图表:

 3、公开实盘净值走势

天涯组合自2017年7月10日建仓以来,至2020年4月25日,历时两年零9个月,盈利50.02%,组合净值1.5002,同期上证指数涨幅为-12.58%,跑赢上证指数62.60%。

有人问我,组合的收益是否包含打新的收益?在这里统一回复,没有,本组合的收益不含打新收益。本组合资金不增不减,打新的收益会转出来,所以组合的收益完全是股价增长带来的收益。

文章只是传达理念和调仓逻辑,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果文章内容涉及到个股,绝非推荐,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独立判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