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马的摇头晃脑到于承惠的发力,说说形意拳如何动手

 遁甲散仙 2020-04-26

先说说写这篇文章的缘由。自从在百家号开始发表一些关于形意拳的论述,经常在评论区看到一些似是而非,甚至是啼笑皆非的评论。

我知道中国传统拳术没落已久,但还没有料到中国传统拳术被误解至深。尤其是内家拳术,由于理论博大精深,著述浩繁,同时文言夹杂,有的单论拳,有的兼论其他,不同的人对其解读非常的庞杂,这里边有一些似是而非,甚至是牛唇不对马嘴的观点。

由此有一阵子,我刻意的关注了一下网络对于中国传统拳术的论调。这一看不要紧,发现中国传统拳术的理论几乎是被打乱重来的。

一些人对传统拳术的解读,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如果今天的爱好者没有师门的传承,又错误的接触了先入为主的这些概念的话,可以说炼出来的是什么东西?不敢想象。

今天网络上有很多以中国传统拳术活跃的大神或是妖孽,是是非非亦真亦幻。很多人对中国传统拳术,尤其是内家拳的了解,几乎都是在一个错误的基础上建立的。而这些人当中,有很多居然是以中国传统拳术的代言人的身份在发言论述。这几乎就是把中国传统拳术往阴沟里带的路数。

我接触形意拳比较早,接触的是正统的传承脉络。我这里所谓的正统指的是拳术的一脉相承,而不是指名份身份地位。现如今一个修炼形(心)意拳的老农,或许其修炼的技艺比一个某某名头的名家修炼的更加地道。因为他们传承的是技艺,而不是名份花头。真练功的,你可能不认识他,假练功的你可能会知道他,但是却不认识他的功夫。

我说这么多,没有针对任何人的意思,只是说这么一个现象。在这种现象下,可能我们在平时或者是网络上接触的一些中国传统拳术的代言人(姑且这么说吧,不准确),其功夫事实上是一个怎么样的水平,或许跟他的身份地位或者是知名度,都不能轻易的划一个等号。

打着中国传统拳术的名义,在网络上活跃的一些人物,可能大家比我要熟悉得多。我的一些文章也往往被人指责为这些人代言,其实不是,我只是为形意拳发声和任何人都没有关系。

我今天结合网络公开的形意拳视频说一说心意拳的现象不是针对某个人,就是就功夫论功夫,大家不要曲解我的用意。我只论拳,不论人,请不要做这方面的争论。

网络上关于形意拳的视频有这么几个代表。鉴于我个人的见识有限,也只是抛砖引玉,做一些拳技拳理方面探讨,不是针对谁更不是否定谁,一家之言不当之处,请多多包涵。也欢迎大方之家能够勇于发声,为形意拳的良性发展献出自己微薄的力量。是为我写此文的目的。

我们先说说网络上争论声音最大的马先生。马先生的视频在网络上公开挂着,每个人都应该有评论的权利。如果马先生对此有异议,可以联系我删除。下文涉及到的所有人,我均持这一个观点,不再赘述。

看过马先生的视频的人应该有这样一个观点,不太像是打拳,更像是跳舞。这么说并不是一种讽刺,因为跳舞和打拳原本就一脉相承,因为我们熟知的五禽戏,摔跤场的跤舞,拳台上阿里的蝴蝶舞步,这都是拳舞的结合。

所以这些类似舞步东西,用一个拳术的名词来概括就是“晃”。李仲轩在逝去的武林中也提到过这一点。形意拳的晃,用李仲轩形象的讲法,就是掀门帘子。

掀门帘子的技艺,用武侠电影的描述就是移形换影,用武术的术语来讲就是换身形。

电影中的移形换影是一种夸张的特效,但武术中的换身形却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东西,而且还是一种普遍的存在。形意五行拳每一势都左右互换,这里边实际上练的就是换身形。形意拳的运用实际上不是胳膊腿儿来打人,而是身形互换,换势打人。单纯的胳膊腿儿力量单薄,不仅笨拙或者轻浮,而且是打不动人的。

在马先生的视频中,大多体现的是这种单纯的胳膊腿儿的劲儿。单纯的胳膊腿儿的劲有两种,马先生的这种显得比较轻浮,身手分家,摇头晃脑,胳膊腿儿乱飞,看起来就花里胡哨的,力气无根手上没有威力,打到人,也不足以摧动别人的重心。实际动手不以打点取胜,打中了没有威力,仍是个败。

反其道而行之,手(腿)借身势,加强势能的堆积,然后借助手脚来爆发。这样对不对呢?首先给你一个确定的答案,这是走入另一个极端。

这个极端的代表,就是庞超。庞超的形意拳从实用入手,讲究的是怎样更有实效。但是为用而用,以效果来修正技艺。把劲(发力)做了简单化处理,也把拳练的单薄了。最直观的表象就是外家化了,长拳化了,劲力变长,缺乏内家劲力这一抖,就是没有震颤,这不是内外结合,而是内外夹杂不清。

内家劲力的抖决,振颤,网上我能找到的视频有两个,一个于承惠在徐皓峰电影中一段形意拳发力的表演,另一个赵永昌老爷子的十二形合演。

这两个视频堪称经典,遗憾的是都只是表演而不是实践运用。这让外行无法领略更无从触摸内家拳的用法。内家打人之技在网上仍是空白。我用文字做一些表述,希望对爱好者能有一些有益的引导。

内家是近身用法,这一点勿庸置疑,扬伸胳膊腿,够着去打人,不是内家拳。硬打硬进指的是上身,而不是强硬的把胳膊腿递上去。内家打人的秘诀,不是怎么打而是怎么能打上去,就是怎么上身。

说到打人有两种,一种是主动打,一种是被动打,由这两点会引发出,先发制人与后发制人的争论。这点我不深入了,仅点明一点,出手先后不等同于先发后发。

我今天只说说怎么打进去,这个话题其实也很复杂,三言两语说不清。想打进去有三个手段。

一,硬打硬进

二,抛门帘子

三,不知不觉

篇幅所限不展开了,这三个方面难易程度是递进的,这里大家难理解的可能是二、三。二,请参考逝去武林,李仲轩老人说的很直观,我只简单说一下三。

首先澄清一个概念,不知不觉不等同于偷袭。太极拳讲,我独知人,不知我。今天我讲的是形意拳的不知不觉。一般人对形意拳的理解是硬打硬进的刚猛,这只能算是入门的手段。

以刚用刚硬打硬进有一个前提,就是你强于对手才能用得上,而且很显然,这种用法缺乏技巧。不可取,在真正动手时很难见效,真正的用法是以强用弱或者是以弱用强。你能用上的前提是不被人察觉你的意图,打对手一个冷不丁。

说到这里人们仍然会往偷袭上面想象,其实不然,在与对手相互预警的前提下,你是不可能偷袭的。不知不觉事实上指的是存而不用。什么是存而不用,就是不把你的力量放出来,但是又随时保持发力的状态。形意拳讲灵机一动鸟难飞,就是抠扳机的状态,当你用枪瞄着对手的时候,他不知道你什么时候抠下这个扳机。在你没有抠扳机以前,你不是死的,你仍然是活的,是运动的甚至是对抗状态的。千万不要想象成拿捏个架子在那里等,只是你在运动中找一个有把握的机会,或者在运动中设置一个让对方进入你圈套的机会。高明的人会把这个过程做的无形无迹,直到把对方打了,他才会恍然大悟。这就是毙敌与无形。不是什么也不做的无形,而是在有形中藏着一个足以摧毁对方的手段,但是有能不被人察觉。

如果你没有接触过形意拳的震颤劲,你不会体会到这一点,也不可能做到这一点。形意拳的发力可以极短,打人如亲嘴,这种发力方式是你成功藏起自己意图的前提。不是老用短而是在不断的长劲对抗中,给短劲挣出一个一击必杀的机会。这是一种。

还有一种,以无力来用,就是不放劲儿,以步伐吞吐与对方游斗,能够接住对手的攻击而不失势。通俗的讲就是化或说接手。这一点要求比较高,没有平时的接手训练是做不到得。不出手的情况下,敢让对方全力施为,有这个前提才能谈得上这种用法。以前的老前辈和小辈动手时一般用这个。这个难度比较大,一般人想想就可以了。

内家拳一直有一句老话,拳打人不知,就是这种境界。不是你不知道他要打你而是你明知道他要打你,而且明确的告诉你要打那个点,可你就是避不开。因为他动作上的意图给的你都是假信息。你不动,他又变成真的,你应了,他就是虚的,正好上他的当。

形意拳不是直愣愣的拳,藏着变化,藏着虚实,藏着智慧,有意与无意结合,这样的拳才是真厉害。没有人跟你比点,挨一下就结束了。半天没有出手,只是在那儿游来动去,进了他的圈套,他只是一下就结束了。没有一击必杀的实力,也只能老老实实的和对手对抗。

说到底,你瞬间击败对方的能力时,才能谈得上技巧。否着还是加强你的能力吧,任何技巧都是用实力说话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