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假如庞统不死在雒城,他能替代诸葛亮吗?不可能,他没有那个条件

 我的学校西亚斯 2020-04-26

刘备入川之后,身边带的不是诸葛亮而是庞统,足以证明刘备对庞统的重视。

诸葛亮和庞统二人在智谋上来看,凤雏是更胜一筹的,刘备与刘璋反目之后的最大战果,恰恰是在依循庞统的计谋后取得的。

可惜的是庞统在雒城被流箭射中,不幸身亡。为此衍生出了一个由来已久的争论:假设庞统没有死在雒城,诸葛亮还能成为蜀国的丞相吗?

这个问题看似无解,毕竟斯人已逝,但是仔细阅读史料会发现诸葛亮是最合适的人选,庞统不可能取代他。

诸葛亮在智谋上虽然稍逊庞统一筹,但丞相这一职位并不完全依据智谋来的,综合素质非常重要。

诸葛亮和其他的五个方面是完胜庞统的,论综合素质他还是更适合丞相职位的。

第一点,诸葛亮和庞统的来源是不一样的:诸葛亮是刘备“三顾茅庐”请来的,而庞统则是周瑜的转世,他是刘备从东吴借来的。

从两个人的履历来看,诸葛亮明显是占了上风的,尤其是担任重要职务的问题上,诸葛亮永远是刘备的自己人,而庞统则是外人。

第二点,刘备将诸葛亮留守荆州恰恰是重用他的体现,而并非是忽视他。

荆州是刘备的立身之本,而入川取蜀对于刘备来说则是前途未卜的赌局。

刘备亲手把自己的大本营交给诸葛亮,最好的证据就是关张二人和诸葛亮一起留在了荆州,难道关张二人在刘备心目中的地位还抵不上庞统吗?

刘备显然是把诸葛亮放在和关张同样的位置上的,而庞统则是属于和黄忠、魏延一样的第二梯队,在刘备的心目中只有守家的人才是最重要的。

第三点,诸葛亮的行政能力明显强于庞统,而蜀相这一职务是需要超高的行政能力的。

刘备的毕生目标表面上是“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但实际上他的野心不止于此,他还是向往自己的祖宗刘邦,想建立一个一统的王朝。

诸葛亮的存在是相当于萧何的,而庞统的存在则是相当于张良的,关张二人则是相当于韩信。

就行政能力来讲,庞统连一个小小的耒阳都治理不好,如何能够和治理江南三郡的诸葛亮相提并论?

第四点,庞统的性格不适合担任后勤任务,诸葛亮的性格更适合这一职务。

作为文人来讲,庞统和诸葛亮都有着恃才傲物的通病,但是诸葛亮从本质上来讲是更明白君臣之道。

在南阳之时,诸葛亮高傲地让刘备三顾茅庐,而后大谈天下大势总结出了《隆中对》。

但他在确定归于刘备手下之后就完全收敛了自己的性格,严格地按照君臣之礼站在刘备的身边,这样的性格是庞统所不具备的,也是庞统的致命缺陷。

更为重要的是,魏蜀吴三家重用的都是后勤能力超强的行政人才,而不是军事才华杰出的谋士。

这一个习惯其实是由来已久的,和第四点一样,防守内敛型的臣子更容易取得君主的信任,而攻击外向型的臣子则很容易遭到君主的嫉恨。

尤其是随着君主的阅历的提升,这一点就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在前途未卜的时候,大后方的稳定更是重中之重。

诸葛亮和庞统明显是截然不同的两类人,庞统具有攻击型的外向人格是不适合担任蜀相的。

无论庞统是否活着,也不论刘备在他死如何怀念他,诸葛亮都必定成为蜀相。

刘备的设计意图相当明显:自己在外开疆拓土,而诸葛亮镇守大后方;诸葛亮谨慎以及稳重的性格也适合辅助自己的下一代,而历史也证实了这一点。

刘备去世之后的蜀汉后期,诸葛亮虽然政治军事一把抓,但他基本上没有脱离刘备的初衷。

而诸葛亮与刘备、刘禅之间的君臣关系,也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和谐,这一点就足以证明诸葛亮是最合适的人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