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侠之“武”的丰富意蕴

 紫微o太微o天市 2020-04-26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20-04-24 14:16

  作者: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教授 周冰

  “世界读书日”刚过去,话题热度还在持续。阅读是人一生的志业,当坚持不懈乐在其中。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在众多的读物中,中国武侠小说别具一格。长期以来,相关作品层出不穷,描绘出刀光剑影、风起云涌的江湖世界,塑造了一个个侠骨柔肠、义薄云天的经典形象,深受人们喜爱。

  谈及武侠小说,很难不讲“武”,因为武侠小说的核心毕竟是“以武行侠”。无论是唐代的豪侠小说、明清的侠义公案小说,还是20世纪以来的旧派武侠、新派武侠,众多的江湖侠客要想“任侠使气独掌正义”“弹铗高歌看剑抒情”,“以武犯禁”之武必不可少。或许历史的演进总会给武侠小说注入新的经验,但作为中心要义的武始终不可或缺,所谓“侠是灵魂,武是躯壳。侠是目的,武是达成侠的手段”。那么,何为武?

  “武”字“从止从戈”,本意是人扛着兵器上战场。许慎的《说文解字》释为“止戈为武”,虽曲解了武之原意,却朴素地反映了古人以武来平息纷争的思想。从这样的解释来看,武本质上是人的力量外显,以对他者的征服或威慑为标志。武侠小说承继了“武”的这种含义,却做了一定的延伸,将之与技能、术法、规则等相联系,在赋予其文化的、神秘的、想象的因素的同时,也使之演化为可以传授、学习的武功、秘籍或宝典。例如,佛教中的典籍《易筋经》《洗髓经》成了少林的镇派武学;《九阴真经》、太极剑法等对《道德经》的引用、化用,耐人寻味;黯然销魂掌、天地交征阴阳大悲赋等自创武学,蕴含着一定的神秘因素等。

  当武被赋予这些特性后,它在武侠小说中就变得十分重要。凡人因它而化身英雄、仗剑天涯,侠客靠它救危扶弱、快意恩仇,恶人仗它搅动纷争、掀起混乱。再深入一点,不少作品的叙事需要它来铺陈演绎,不少作品的意境需要它来提升营构,不少角色的设定需要它来确证成就,不少的打斗场面需要它来润色添彩,等等。例如,《神雕侠侣》对独孤求败学剑时不同阶段进境的描述,“凌厉刚猛”“软剑”“大巧不工”“无剑胜有剑之境”等既演绎了情节,又提升了小说的文化品味与境界等。如果说江湖是武侠小说所着力虚构的生存空间,侠客是这个世界的活动主角,那么武则是这个江湖世界不可或缺的关键物。江湖因武而充满生机,侠客则因武而被定义和标识。

  既然武这么重要,武侠小说的相关呈现自然异彩纷呈。在这个世界里,武有类型之分,可以是拳术、剑术、刀术、枪术、箭术、棍法,可以是掌法、指法、爪法、腿功、音功,如打狗棒法、九阴白骨爪等。武有性别之分,男人之武偏阳偏刚,女人之武偏阴偏柔;男人之武多以力胜,女人之武多以巧胜,如大力金刚掌、峨眉剑法等。武有功用之殊,有的武注重调息敛气,有的武偏重突袭攻伐,有的武侧重转嫁更生,有的武擅长巧奔妙逃,如吸星大法、凌波微步等。除此,武亦有道德之别,侠客之武光明正大、刚正不阿,恶人之武歪门邪道、嗜血阴暗,如太极剑法、修罗阴煞功、地狱还魂经等。

  武又有高低层次、境界之分。低等级之武常为“大路货”,是对力量、技巧等的简单驾驭,一般为基础性招式,比较直观,属技的层次,习得者大抵为凡夫俗子,江湖里的中下层人士。高等级之武则常为“秘密级”,既是对低等级之武的融合、再构,更是“技进乎道”,从天地境界的高度赋予技以生命。因此,相比低等级之武对技的强调,高等级之武更偏武道及境界之体悟,习得者除了武之法要优,主体自身之勤奋、悟性、机缘等亦比较关键,往往只有少数人能够掌握。比如,《多情剑客无情剑》中,李寻欢与上官金虹决斗,一个认为“手中无环,心中有环”,另一个认为“刀上无招,心中有招”,但真正的武学至境则是“无环”“无招”,是“妙参造化,环我两忘”。

  武的习得途径多样,家传、师授,奇遇、自创等,不一而足。家传、师授之武,往往是武学世家、江湖名门。比如,欧阳克习得的蛤蟆功,就来源于西毒欧阳锋;郭靖学的降龙十八掌,则来源于北丐洪七公。奇遇习武,在武侠小说中相对普遍,比如张无忌跌落山崖习得九阳神功,段誉偶然闯进山洞习得凌波微步,虚竹不经意间获得北冥神功,等等。至于独创武学,比较有代表性的,例如杨过在黯然神伤中创造的黯然销魂掌,周伯通在玩耍中创造的双手互博、空明拳等。不过,最为常见的武之习得模式则是,某位少年、少女在家人或名师的指导下,艺成下山,行走江湖,伴随着阅历的增加,对自身所习之武理解加深,武功逐渐获得某种突破,再加上各类奇遇,最终达到武艺之巅峰,成为一代大侠,威震江湖。比如,《笑傲江湖》中的令狐冲,师出华山名门,在江湖中摸爬滚打,最终习得孤独九剑,领悟“无招胜有招”的真谛,从而成为一代大侠。

  从生理学的角度来看,武是人通过一定方式对自身力量的效益性调度与运用,这也是武在现代以来被纳入体育运动项目的原因所在。但武侠小说之武显然不同,它走得更远,沿循的是文化化、神秘化、夸大化的路径,反映的是人们试图超越有限,追寻自由与无限的精神,可谓人们以白日梦的书写方式来实现自我的一种途径。时移世易,江湖已成为一种传说,侠之精神亦萍踪难寻,武也下坠为徒有其表,武侠小说的创作与阅读走向低迷。但媒介时代的网络武侠、玄幻、仙侠、游戏等类型作品,是不是它的另一种复兴?这说明,无论世界怎么变化,人终究需要想象力,需要一种对现世的超越,正所谓“千古文人侠客梦”。(周冰)

[ 责编:刘冰雅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