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记·屈原列传》与历史剧《屈原》的叙事比较

 黑龙江波涛 2020-04-26

司马迁对屈原的形象塑造主要是他忠于国家与人民的积极一面和无可奈何的孤高的消极面。所以传记的主题歌颂主人公屈原'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明道德之广崇',将屈原这个正面形象与很多恶势力比较,运用对比的方式,用概述调节叙事节奏。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段展现其精神。郭沫若笔下的屈原是愤怒的,一腔热血的他能高喊出《雷电颂》,直抒胸臆,自白充斥着愤怒,剧作旨在抨击当时黑暗的社会现象,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故采用借古讽今的方法,故事时间远超文本时间,戏剧冲突震撼,在一天中将屈原跌宕起伏的一生演绎展现。

一、《屈原列传》的叙事内容与手段

作品在尖锐的对抗与冲突中,鲜明地呈现出传记的主题,塑造了主人公的光辉形象,对于屈原的经历描写,十分详细,以直接性的描写突出他命运的悲惨文中'虽放流,睠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一篇之中三致其志志,他一心想要为国忠,为国家贡献自己的生命,这份一腔热血遭遇的是流放。

《屈原列传》对屈原的刻画在与其他形象的对比刻画中体现出来,与屈原悲剧命运相关的密切人物是楚怀王,对他的细节刻画到位,'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怀王这一庸君,与屈原此类忠臣一个是积极应对,一个是消极躲避;楚怀王听信奸臣,不听忠言相劝。运用了屈原与楚怀王的对比的手段,还有屈原与张仪、上官大夫、令尹子兰都能形成对比。被比较的有屈原的君主,他的国家敌人还有政事上的意见不同的大臣,而另一方只有屈原一人,屈原这孤独英雄的形象跃然纸上。对比屈原的早年这种孤独感与失落感深入人心。

《史记·屈原列传》与历史剧《屈原》的叙事比较

在叙事内容上对楚怀王的刻画有侧重,在屈原的传记中用大量的篇幅将楚怀王这一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其原因是他和屈原形成的对比特殊,像屈原和张仪的对立,两个人从根本上是对立的,一个是秦国,一个是楚国,两个人本就是敌对状态。但是楚怀王不同,他的最终目的实际上和屈原是相同的。两人都希望楚国可以日益强盛。目的上一致却为什么导致了意见的完全相左?'王怒而疏屈平。''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怀王怒,大兴师伐秦''不愿得地,愿得张仪而甘心焉。''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怀王贪婪,脾气比较暴躁,'竟'字可以读出作者对于这位君王的态度,他固执己见,最终导致自我的灭亡和国家的衰亡,楚王的结局令人感叹。更令人感叹的是屈原的命运。连自己效忠的君王都不理解自己,屈原孤独英雄的形象在比较中跃然纸上,这种叙述表明作者地将悲剧责任更多地归于君王,在内容上强调君王的过错与固执。

叙事特点有概述,言简意赅,开篇'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这一段是整个生平叙事的出发点。几句话将其生平展现在读者面前,背景性的介绍概略地写,这样避免了因刻画人物一生导致地繁杂,便于简明引起后面的叙事。其实当时的关于屈原的资料并不是很多,对于司马迁来说,搜集关于屈原的资料并不全面,因为受到当时社会条件的限制,他收集资料的方式常常是亲自考察,用这种方式弥补资料的不足,再通过侧面刻画的方式塑造屈原的艺术形象。最终使得传记很流畅,屈原的形象丰满。屈原的春风得意的为官生活过后,他的人生转折到来,上官大夫进谗言导致'王怒而疏屈平'后来有一系列矛盾产生:张仪访楚、楚齐绝交、伐秦失败,最后以屈原沉江的悲剧结束,楚王被杀的个人悲剧和楚国破灭的国家悲剧,悲剧性灭亡,形成了传记开头君臣和睦和结尾悲惨的强烈对比,使得作品跌宕起伏,文学性强。楚怀王是次要人物却是主要被聚焦者,占很大篇幅。造成这一奇特现象的原因显然也是与屈原事迹的缺乏有着直接的关联,采取侧面烘托得方式恰好弥补这一不足,司马迁在叙事手段得巧妙配合,造就流传千古的名篇。

二、历史剧《屈原》的叙事内容与手段

太史公在刻画形象时采用对比的手段,在叙事节奏上张弛有度,尤其是概述与侧面烘托,总看来节奏相对缓慢。在历史剧作《屈原》中,叙事节奏明显快,如作者所说的写成只费了十天,但其经历了二十一年之久。历史上的屈原出身富贵,地位崇高,历史剧的体裁不允许作者对他的地位以及发生的事件长篇大论。他的创作具有爆发力,'郭沫若对戏剧性追求的独特之处在于作家通过对人物内心情感的刻画,使人物在各自意志的指引下迅速行动起来并发生意志冲突,人物的意志冲突作为情节的基础进一步突显了情绪的感染力。' 为了使戏剧冲突紧张集中又能真实地体现屈原的'历史精神'。他采用了把屈原艺术生活的'一天'与历史上屈原的'一生'有机结合起来的手段。戏剧展现的是屈原从清晨到半夜一天的时间,表现了屈原悲剧的一生,管窥全豹。

《史记·屈原列传》与历史剧《屈原》的叙事比较

《史记·屈原列传》与历史剧《屈原》的叙事比较

在艺术方式上,郭沫若将现实主义手法与浪漫主义恰当结合。屈原作为伟大政治家和诗人的悲剧一生是历史记载客观存在的,政治斗争和文学创作也以文字形式保存下来,他的联齐抗秦主张被昏庸的楚王否定,驱逐出朝廷。作者在创作中将这种历史真实,通过艺术形式加工之后呈现出来最大程度地还原历史,这是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同时,为了使戏剧冲突高度集中的表现屈原悲剧的'一生',他继承与发扬传统美学精髓,在传情达意上采取了诗化抒情方式,在戏剧结构上又借鉴了传统戏曲的形式,强化了戏剧的表现力,'他还认为为剧是诗的分化,是诗的一个分支。听以他总是以诗写戏,戏也便成了诗。他把早期几个剧本称为'诗剧'并收入诗集。' 以表现屈原的不屈精神为主,选取各种有用的材料构成屈原生活中最紧张激烈的一天,最终塑造了爱祖国人民、光明磊落,忠贞不屈,敢于同恶势力顽强斗争的伟大政治家和杰出诗人的形象。体现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完美结合。具体来说,第一幕,清晨,屈原漫步橘园读诗,虚构了小人物—侍女婵娟,这个人物在《史记》中并未出现,在婵娟身上,有当时底层群众正直的影子,誓死守护家园,不屈服恶势力,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戏剧这种演出形式不被底层群众广泛接受,创造这个人物,对话采用白话,观众容易理解其涵义,起到很好的呐喊作用,具有强大的时代性。第二幕,宫廷中屈原被陷害、被罢官,其他人物陆续登场,贴合历史,语言进行大胆的创造。第三幕,《招魂》是屈原代表作,剧中出自老百姓之口,这反映屈原的创作来自群众,来自现实生活。第四幕,屈原向危害祖国的罪恶势力展开了勇猛的进击。不同于传记中的无奈和落魄,在这部分叙事内容上,屈原表达自我的感情酣畅淋漓。第五幕,'烧庙出走',屈原终于高喊出感人肺腑的人生之歌——《雷电颂》,一曲高歌在演出时以极强的感染力给迷茫的观众们极大的震撼。作者以炽热的爱国主义激情揭露和控诉了国民党顽固派对外丧权辱国、对内积极反共,迫害抗日志士的政治阴谋和卖国行径,以历史事实反映现实斗争,在感情奔放的剧本中,充满革命浪漫主义精神,与塑造了与史公笔下不同的热血屈原。

两部剧作,一个采用对比的方法,在多方冲突中展现一个真实的,忠君爱国又孤高自傲、无可奈的忠臣形象,概述使得文章多了几分真实,形象贴近历史,言简意赅,是优秀的史传文学。另一部进行大胆创新,将屈原一生的经历浓缩在一天当中,对于历史真实中空白的部分进行大胆的想象与创新,他少了几分无可奈何,多了几分勇敢无畏,这时的他能够高歌《雷电颂》,警醒世人,是那个黑暗时代的一束强有力的光,驱散一点愚昧的黑暗,在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手法中表达强烈的爱国主题和对当时黑暗社会的痛诉,节奏感强烈,全文更具时代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