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没义务带孙子,谁生的谁带”,十年后,这句话却被还给了妈妈

 IF枕边育儿 2020-04-26

说起来带孩子这件事,我想很多妈妈都会有自己的看法。觉得老人应该帮忙带孩子;还有的认为自己经济压力大,老人不帮忙,就不给养老之类的。不知道你属于哪一种?

“我没义务带孙子,谁生的谁带”有位妈妈说了自己的故事,关于带孩子和老人。我觉得也是我们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分享给各位家长,我们一起讨论下。这位妈妈说,自己的婆婆没善待过她一天,没伺候过月子,更没带过孩子。几年后要求她养老,还说是义务的,拉来了一群广场舞的姐妹,来给她做思想工作。她说自己带孩子很辛苦,而且是两个孩子,相差2岁。老公一直忙着上班,赚钱养家,她辞掉了自己的高薪工作,在家做起了全职太太。

说的是好听,但其实,个中辛苦,也只有她自己知道。她说自己几乎没睡过整夜觉,一年中平均每天的睡眠,都达不到6小时。本来爱美的她,现在黑眼袋、褐斑,都在脸上了。她知道,带孩子的辛苦,就是要自己熬着,因为毕竟是自己生下的。当初婆婆的一句:“我没义务带孙子,谁生的谁带”,也让她更清楚,自己带娃是定数,别指望别人能帮忙。所以,有苦也只能咽下,自己生的,能找谁呢?最后她只能让婆婆住进了自己的家,并且一日三餐供给。在她看来,只是为了让生活舒适一点,并非觉得养老是义务。但这一切,却没想到也发生在自己的妈妈身上,而且在今年发生了转变。

老人不帮忙带孩子,十年后难受的还是自己回娘家的时候,妈妈拉着她去找嫂子,说有事儿,还让她别胳膊肘往外拐。她觉得有些不好的预感,但由于是自己的妈妈,也就没多问。到了嫂子家,结果却没被请进门,嫂子隔着们问:“有事儿吗?没事儿就走吧!这里不欢迎你们!”接着妈妈就开始喊:“没事不能来了吗?我不看你,我看我孙子!”妈妈嗓门大,惹得邻居们都探出头看,还有人说不要大声喧哗。嫂子觉得挂不住面子,邀请她们进家门了。

进了家门妈妈就开始不客气了,坐到了沙发上,鞋子也没换。嫂子倒水,然后坐在一旁。妈妈则开说说话:“我年纪大了,到了你们养老的时候,你们是出钱还是出力呢?”嫂子显然是没办法直接回答,接着10岁的侄子跑了出来:“奶奶,我妈没义务给你养老。你以前跟我妈说,谁生的谁养,这话今天还给你吧!”听到这里,母女俩都有些挂不住。接着嫂子说:“以前大汛(哥哥)还在的时候,我不得不听你的,就算你不帮我带孩子。现在我们娘俩已经熬过来了,你过来让我给你养老,怎么张开的嘴呢!”

最后这件事,不用说了,就这样不欢而散,两个人被嫂子赶了出来。妈妈拉着她的手说,自己多辛苦带大你们两个,结果你哥找了这么个白眼狼!而这位妈妈则对着自己的妈妈说:“妈,我婆婆也做过跟你类似的事情,但我觉得嫂子说的在理。哥哥不在了,他们本来就很难,你都不帮忙,现在来要养老,是不是说不过去?”或许这位老母亲也意识到,自己做的不对,也就没再说什么,只是抹眼泪。后来跟着女儿回家了。没人养,自己的老母亲毕竟要养的,即使再难!

老人带孩子不是义务,养老也一样如果说要用法律来规范这类家庭问题,我想最终也只能让嫂子养老人。毕竟,法理不外乎人情。但这样每个人心里都会不舒服的,当初你不帮我,现在你却找我养老?老人带孩子不是义务,但养老也一样。如果你有经济条件,可以帮衬一下年轻的家庭,毕竟孩子跟你还有血脉关系;如果没有,但你有时间,帮忙带孩子,其实也可以的。

虽然婆媳关系难处理,但毕竟走进一家门,能帮衬就帮衬,这点总没错吧?如果老人身体不允许,不能帮忙带孩子,年轻人也不会嫌弃。谁都有老的那一天,该赡养还是要赡养的。可上文中的这位妈妈所表达的,好像并不是这么一回事。有能力却不帮忙,等到自己需要别人了,马上就换了一副嘴脸,是不是太过分了呢?

我们国家是礼仪之邦,我也一直认同家和万事兴。如果老人能搭把手,还是搭把手,但也可以给钱,自己图个清闲。如果说觉得自己之前养孩子已经很辛苦了,没必要再帮现在的孩子,是不是到时候老了,也不用人家赡养呢?十年河东,十年河西。与人为善,总是好的。枕边语儿寄语:这样的事情发生在同一个人身上,看起来概率很低。但其实,却也是那么真实的。在老人带孩子的问题上,我觉得因人而异,并非一定要帮忙带,或者坚决不能带。如果想想以后,每个人也都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吧?你家老人不给带孩子的话,你会养他老吗?

【本文图片均来源网络,侵立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