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诗鉴赏-秋日(高翥)

 高山仙人掌 2020-04-26

庭草衔秋自短长,悲蛩传响答寒螀。
豆花似解通邻好,引蔓殷勤远过墙。


注释

高翥(zhǔ)(1170-1241)南宋诗人,字九万,号菊磵,余姚(今属浙江)人,游荡江湖,布衣终身。
蛩:蟋蟀。
螿(jiāng):蝉。


赏析

古人说:“一叶而知秋”,作者开篇就抓住了对秋天的到来最敏感的小草来写,“衔”字可以写出小草的神韵。作者通过一个“衔”字,运用拟人手法,把无形的秋具体化(形象化)了,仿佛是小草伸长脖子首先衔住了秋的衣角,而后秋天才会张开它金色的翅膀去拥抱整个庭院乃至世界。诗中的“悲蛩”指悲鸣的蟋蟀,“寒螀”即寒蝉。“衔秋”、“悲蛩”、“寒螀”表达了作者暗自伤春悲秋,显得妙不可言。

第三、四句,作者由“豆花、引蔓”作寄托,表现自己“似解通邻好、殷勤远过墙”的心意。这两句融情于景,长长的豆荚蔓上缀着一朵朵淡色的小花,弯弯曲曲地爬过墙头,好像是去殷勤慰问邻家,作者把自然景物描写得如此有人情味,含蓄地表现了平时与邻居之间的和睦相处、友好往的情形,饱含着诗人满腔的感激之情(或对村居生活的热爱之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