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标题

 陈延普 2020-04-26

二、藏教之五停心觀

有關三藏教之四念處觀,天臺分聲聞、辟支佛、菩薩乘來加以論述之。而修此四念處,基本上須具備某種定心才能修觀,如《四念處》云:

行人聞生滅四諦,發心觀苦諦,欲出生死,為煩惱風,搖動慧燈,照境不了。為除此障,修五停心。……此五停門,復有五意:謂對、轉、不轉、兼、亦對亦轉亦不轉亦兼。對者,數息對覺觀,不淨對貪欲,慈心對瞋恚,方便對我,因緣對癡。對治若成,煩惱不起,又發禪定,禪定持心,安隱出入,故云:五停心也。心既調停,乃可習觀。[5]

此明行人雖聞知四聖諦之殊勝,且發心觀苦諦以求出離生死,但無奈為煩惱風所干擾無法於境上作觀,於所觀境上亦不明了。此等障礙,不外乎覺觀(散亂)、貪欲、瞋恚、我執、愚癡等五種。因而以五停心觀(數息、不淨、慈心、界分別、因緣觀)來加以對治之。如下圖表所示:
對治
數息門──────→覺觀
不淨門──────→貪欲
慈心門──────→瞋恚
方便門──────→我執
因緣門──────→愚癡
藉由此五門之分別對治,而令心調停,乃可以修四念處觀。若無法以此五門分別對治障礙,

p. 275

則可靈活運用轉、不轉、兼、亦轉亦不轉亦兼等方式來治障。[6]

由此可知,於貪、瞋、癡等種種煩惱障礙中,並不利於修習四念處觀。因此,先以五停心觀調停之,然後修習四念處觀。即藉由五停心之對治煩惱障,令煩惱不起,又發禪定,以禪定持心,進而修習四念處觀。此顯示了禪定於修習四念處觀之重要性。

若所修五停心,於四念處觀前,皆可說屬於事觀,未有觀慧,故非理觀。如以具慧性之因緣觀而言,雖具慧性,但四念處觀未成就之前,此所修因緣觀也只是停心而已,是屬事觀而非理觀,如《摩訶止觀》云:

(因緣觀)……三世推尋,雖是慧性,猶名停心。心得停住,如密室無風,可作念處觀也。念處觀成,方名文慧,聞慧乃是理觀,……。此因緣觀在念處前未有是力,故屬事觀。[7]

此顯示了於四念處觀之前的因緣觀只是事觀停心得定而已,未真正具有慧力。於四念處觀之成就時,才具備慧力,此因緣觀才稱之為理觀。

至此,吾人可以明確地得知:所修數息觀、不淨觀、慈心觀、因緣觀、界分別觀等種種觀法,於四念處觀未成就之前,皆可視之為事觀,所修偏重於攝心、停心修禪定上,以此作為修四念處觀之方便,如前所言:「心得停住,如密室無風,可作念處觀也。」[8]

由上之論述,在在顯示了修念處觀慧之前,需運用事觀令心停住,然後得修念處觀慧。換言之,藉由事觀調心得定而後修念處觀慧。

至於事觀停心所得之禪定,為何種禪定而後開始修四念處觀?為欲界定?

p. 276

未到地定?根本禪定?

對此,天臺並未有明確之規定。若依部派佛教而言,其對欲界定與未到地定之界說亦不同,如《成實論》則未設置未到地定,毗曇則有之。換言之,《成實論》之欲界定,可能是毗曇之未到地定,如《摩訶止觀》云:

若依《成實》,無未來禪(指未到地定),故云:「汝說未來禪,將非我欲界定。」毗曇則有。尊者瞿沙、《釋論》具出之。佛備兩說,而論主(指成實、毗曇論師)偏申耳。[9]

此說明了成實論師與毗曇論師對設置欲界定、未到地定之不同看法,另外也提出尊者瞿沙、《大智度論》、佛所說,皆備有欲界定、未到地定之說法。而為何成實論師偏設欲界定、毗曇論師偏設未到地定?對此《摩訶止觀》有加以說明,如其云:

今則逐人判之,自有得欲界定累月住,未到﹝地定﹞不久,即入初禪,此但稱欲界,不言未到。有人住欲界不久,在未到經旬,故言未到,不言欲界。有人具久在二法(指欲界定、未到地定),故言兩定。不可偏判,今依《大論》備出之。[10]

此說明偏設之不同,可能來自於行者於欲界定、未到地定停留時間長久不同所致。如第一種情形:於欲界定停留時間很長,於未到地定所停時間不長,就入初禪,如此則可能只設置欲界定,而不設未到地定,此如成實論師之主張。第二種情形:可能行者於欲界定停留時間不久,而在未到地定停留時間卻很長,才入初禪,如此則可能只設置未到地定,而不設置欲界定,此如毗曇論師之主張。第三種情形:可能行者於欲界定、未到地定各停留時間皆很長,所以設置欲界定、未到地定,此如尊者瞿沙、《大智度論》之看法。而天臺對此等之採用,則認為不可偏判,所以依《大智度論》之看法,皆將欲界定、未到地定加以備出。但不論主張欲界定或未到地定或兩者皆有之,皆可看出其對禪定之重視。

p. 277

藉由五停心觀之訓練或對治,無非令心調停得定,以便於修四念處觀慧,至於其所須具備之禪定,是欲界定或未到地定或根本禪定,只是對禪定見解看法不同罷了。而可以肯定的是至少於欲界定起觀,如《四念處》云:

行者因停心故,得欲界定,或得對治心,在靜中功德法門起,即便觀之。[11]

由此可知,於欲界定或未到地定起功德法門時,進入修觀慧。

若依《大毗婆沙論》之看法,則認為想於現身入正性離生,則須依根本禪定起煖、頂、忍、世第一法等,如其云:

依根本靜慮起煖等者,現身必入正性離生。所以者何?彼由聖道引煖等故。依未至定、靜慮中間起煖等者,此則不定,所以者何?彼由煖等引聖道故。[12]

此明由根本禪定所起的煖等四加行,現身必入正性離生。若由未到地定、中間定所起煖等四加行,則未必入正性離生。甚至認為欲界定雖有正觀而不能斷結,如其云:

若能正觀亦能斷結,名為靜慮;欲界三摩地,雖有能正觀而不能斷結,故不名靜慮。[13]

此等在在顯示了部派佛教對四根本禪之重視,由四根本禪入四加行乃至斷結。

但對於毗曇所強調具根本禪定共念處才能斷結問題,依天臺之看法,此乃毗曇基於鈍根而說,而實際上利根者則未必如此,如《四教義》云:

問曰:如《雜心》說,共念處斷煩惱非餘,自性念處雖有略境界,彼不具足不能斷結也?

p. 278

答曰:眾生根有利鈍,鈍根結厚,彼不具足,不能斷結;利根結薄,雖彼不具足助道,性念處慧即能斷結。復次,如《雜心》明四念處,法念處斷結,非前三念處;今明如《禪經》說,摩訶迦絺那修身念處,觀成即得初果,何必定至法念處也?[14]

此說明鈍根者結使厚重,須禪定(指根本四禪)之助道才能斷結;而利根者結薄,雖未具足禪定之助道,但可於性念處慧斷結。除此之外,毗曇不僅主張須共念處斷結,且須於法念處之共念處斷結,餘三(身、受、心念處)則無法斷結,對此,天臺進而舉出《禪經》作為反證,認為於餘三念處亦可斷結,如摩訶迦絺那修身念處觀成就時則證得初果。

由上可知,依五停心觀為對治諸障、得禪定助道之看法,本身即是一相當錯綜複雜的問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