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 在考察一位基金经理时,我们往往会将从业年限、累计任职年限作为一个很重要的考察指标。 任职时间越长,实战里经历的牛熊周期就多,相对于经验也就更丰富。 而我们今天讲到的这几位基金经理,累计任职时间不超过三年,偏偏受到了资金的追逐,管理的基金总规模超过100亿。 ☆☆☆ 交银基金·郭斐 代表基金:交银成长30混合22.92亿、交银经济新动力混合63.88亿、交银创新领航混合49.43亿。 交银基金虽然是银行系基金,但更擅长权益类投资。而无论现在的“交银三剑客”(王崇、何帅、杨浩),还是去兴全基金的任相栋,交银基金确实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明星基金经理。 郭斐是2019年三季度的时候,业绩排名很靠前;由于业绩的飙升,其管理的基金规模也水涨船高,比如交银成长30在去年三季度规模涨了6倍。而今年发行的交银创新领航,也一度成为市场上一日售罄的爆款基金。 富国基金·于洋 代表基金:富国新动力混合、富国精准医疗混合、富国医疗保健行业混合等 于洋,先后在第一创业、华创、安信证券三家券商当过医药分析师。我们看到他管理的基金基本都是清一色的医药主题基金。医药行业有着明显的抗周期属性,短期内有疫情的催化,长期时间,医药又是未来有潜力发展的行业。 ☆☆☆ 兴证全球基金·乔迁 代表基金:兴全商业模式优选混合、兴全有机增长混合等 乔迁管理规模超过270亿,一半以上的规模要归功于与明星基金经理董承非共管的兴全趋势投资混合(LOF)186.94亿。 乔迁单独管理的基金只有兴全商业模式优选混合,有65.73亿规模。这个规模在权益类女性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里,也是不常见的。单独管理时间1年又291天,累计回报54.78%,也很优秀了。 综合上面提到的三位基金经理,规模奔向百亿,都是优秀业绩带来的规模增长,同时与公司整体的投研实力也是分不开的。 现在这些“新星”基金经理,也许三五年后,随着自身投研水平的成熟,加上牛熊周期的洗礼,也会成为明星基金经理。当然,说的是也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