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师谈读书——书海那么大,你该去看看

 wenxuefeng360 2020-04-27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古往今来的学者,没有不爱看书的,在书籍中,他们恣意徜徉,收获累累。看看他们的读书经验,对你有什么启发呢?

冯友兰

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

著有《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新编》等。

会读书的人能把死书读活;不会读书的人能把活书读死。把死书读活,就能把书为我所用,把活书读死,就是把我为书所用。能够用书而不为书所用,读书就算读到家了。

林语堂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语言学家,新道家代表人物。

著有《京华烟云》《啼笑皆非》等。

那个没有养成读书习惯的人,以时间和空间而言,是受着他眼前的世界所禁锢的。

最好的读物是那种能够带我们到这种沉思的心境里去的读物,而不是那种仅在报告事情的始末的读物。

风味或嗜好是阅读一切书籍的关键。

世上无人人必读的书,只有在某时某地,某种环境,和生命中的某个时期必读的书。

季羡林

著名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史学家和教育家。

著有《东方文学史》、《印度简史》等。

如果读书也能算是一个嗜好的话,我唯一的嗜好就是读书。

把脑海里记忆的东西搬出来,搬到纸上,就形成了书籍,书籍是贮存人类代代相传的智慧的宝库。后代的人必须读书,才能继承和发扬前人的智慧。人类之所以能够进步,永远不停地向前迈进,靠的就是能读书又能写书的本领。

朱光潜

现当代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

著有《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西方美学史》、《谈美》等。

读书方法,我不能多说,只有两点须在此约略提起:第一,凡是值得读的书至少须读两遍。第一遍须快读,着眼在醒豁全篇大旨与特色。第二遍须慢读,须以批评态度,衡量书的内容。第二,读过一本书,须笔记纲要精彩和你自己的意见。记笔记不仅可以帮助你记忆,而且可以逼得你仔细。

郁达夫

中国现代作家、革命烈士。

代表作有《怀鲁迅》、《沉沦》、《故都的秋》、《春风沉醉的晚上》、《过去》、《迟桂花》等。

书即是人,人亦即是书。

诗人高法莱说:“一个人好像一本书,人诞生,即为书的封面;其洗礼即为题赠,其啼哭即为序言;其童年即为卷首之论见;其生活即为内容;其罪恶即为印误;其忏悔即为书背之勘误表;有大本的书,有小册的书,有用牛皮纸印的,有用薄纸的,其内容有值得一读的,有不值卒读者。可是最后的一页上,总有一个‘全书完’的字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